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十四講)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十四講)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十四講)

《張遷碑》全稱《漢故谷城長盪陰令張君表頌》,刻於東漢中平三年(186年),於明代出土。《張遷碑》現存於山東省泰安岱廟。《張遷碑》和《曹全碑》都為漢末名碑。碑中字體大量滲入篆體結構,字型方正,用筆稜角分明,具有齊、直、方、平的特點。整個碑的書風雅拙、質樸。

《張遷碑》碑文記載了張遷的政績,是張遷故居韋蔭等為表揚他而刻立的;是傳世漢碑中風格雄強的典型作品。

第十四講:之、謨、帝、游、上、林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十四講)

之字在近幾講中頻繁出現,但每次的書寫方法與結構都不同。此字需注意上部分留白處需得當,長橫提頓明顯,用筆沉實。重心向右下。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十四講)

謨左右結構,左邊言處下側向里收,上大下小。右側兩點要靈巧,不可死板。下側左右兩豎一彎一曲。沒橫畫之間間隔勻稱,布白相等。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十四講)

帝字中宮嚴緊,四肢伸展。整字書寫需要平正,長橫伸展,兩點中聚。下側兩橫五豎間隔勻稱,注意中間內部彎曲。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十四講)

游字在書寫時多用走之旁,屬半包圍結構。偏旁處三點靈巧,長捺伸展。方處長撇與橫折鉤一直一彎。子處上方呈倒三角狀,下面彎鉤轉筆厚實。整字書寫需要穩重。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十四講)

上字獨體結構筆畫較少,書寫厚重,行筆果斷,三筆書寫不可直板,注意波折與行筆。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十四講)

林字左右結構,左右相同。但在書寫時應注意左小右大。中間筆畫行筆穿插錯落。

前十三講回顧:

往期熱點頭條: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十四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鍾情小楷的傅汝明告訴我們:我「專一」起來自己都怕……
《千里江山圖》18歲少年的千年絕唱,此後沒有人超過他!
她的山水畫,既沒有山也沒有水,卻畫出了世界的本來面目

TAG:書法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