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散人」盧偉孫:在非遺中不斷創新
喜歡建盞的人對於建陽都不陌生,作為建盞之鄉,建陽的發展也被愛盞之人所關注。建陽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是長長龍窯,或者堆積成山的宋代建盞碎片,但是今天古盞堂小編卻想帶大家來看一個不一樣的建陽水吉。
建陽水吉
水吉鎮位於建陽區東部中心,南浦溪中游。地理位置在東經118`14'--118`25',北緯27`31'--27`30'之間,海拔142米。東部漳坊鎮,西以尤嶺童游鎮銜接。南與小湖鎮毗鄰,北連回龍鄉。土地面積273平方公里,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地形大部分為低山丘陵。年平均降雨量1700毫米,年平均氣溫在15C--19C之間,氣候春暖夏秋爽,熱盛於寒。
建陽水吉窯址
建陽水吉窯址位於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南面約7.5公里處,地屬後井村和池中村。窯址所在地三面環丘陵,西面有河流注入南浦溪。已發現的地點有蘆花坪、大路後門、營長墘(社長埂)、源頭坑、牛皮侖、庵尾山等,總面積約10.4萬平方米,是宋代黑釉瓷器主要產地。產品以碗居多,俗稱「建盞」,以兔毫紋黑袖(「兔毫盞」)獨具特色,馳名中外。
說到建陽水吉,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建盞,在大家的印象中,建陽的特色應該是長長的龍窯,隨處可見的建盞碎片。
而在實際的航拍中,建陽水吉是這樣的,與歷經風霜的建窯遺址形成鮮明對比。正是這一方純凈自然的水土,孕育了黑釉瓷的奇蹟——建盞
建盞之鄉—水吉的【春,夏,秋,冬】
這樣純凈無污染的好山好水,為建盞的燒制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四個條件:
1、漫山遍野的天然森林,提供充足的木材燃料;
2、丘陵地形提供適宜的坡度,便於修建百米長的龍窯,足以用柴燒達到1300°的高溫;
3、臨近閩江水系的南浦溪,水路暢通,北上至兩宋二都,南下至太平洋,都極為便利;
4、儲藏大量含鐵量高的釉礦、黏土,窯工就地取材即可燒制出精美的鐵繫結晶釉。
孫建興【編號:52228】
想要了解更多與建盞相關的資訊,關注古盞堂,更多驚喜等著你。


※建盞工藝師職稱大全,來看看你最喜歡的建盞工藝師是什麼職稱
※想養出好盞,先了解這些入門知識
※茶器種類那麼多,青瓷杯為何讓眾多茶人「獨寵」
※建盞為什麼叫盞?茶杯、茶盞、茶碗到底有什麼區別
※建盞「做舊」有玄機,這些騙局很常見
TAG:古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