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想要學習寫作,先讀懂這本書

想要學習寫作,先讀懂這本書

GIF/83K

怎麼說呢?如果你一直想要寫作,卻不知道如何開始;如果你寫了很久,卻越寫越焦慮;如果你陷入失望的沼澤,開始懷疑自己;如果你迫切地想要了解寫作的過程,從此踏上寫作的道路;如果你為了寫作買了一堆書,卻只是堆在案頭,徒增焦慮......

有太多人問過我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很想寫,但不知道如何開始?我有一個想法,但不知道該用什麼題材處理?怎麼才能調動潛意識去創作?......等等。

其實,想要學習寫作,你不用買那麼多書,認真研究一本書,吃透它,實踐它,你將收穫良多。技巧的東西並非多多益善,你得學會運用才行啊。

從《成為作家》開始,挺好。

《成為作家》

多蘿西婭·布蘭德 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1·1

《成為作家》這本書不是教你如何寫作的,而是教你如何成為作家。如何寫作和如何成為作家,這是很不一樣的。

多蘿西婭一開始就指出為什麼小說(寫作)如此重要。因為,「小說給很多讀者提供了他們所了解到的唯一人生哲學;小說給他們建立了倫理觀、社會準則和物質標準;小說肯定了他們的偏見或開放了他們的頭腦,使他們能夠接納一個更廣闊的世界。每一本被廣泛閱讀的書籍的影響力都是難以估量的。如果它嘩眾取寵、劣等、低俗,則我們的生命在閱讀中會因為它所設定的低俗標準而變得貧瘠;如果它是一本真正的好書,思想表達誠實,寫作態度誠懇,則我們都會因為它而彰顯生命的高貴。」這就是為什麼「成為作家」這件事如此具有吸引力的原因。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寫作來探究人性,揭露生命的本質。而與此同時,作家天生的使命感,又必須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圍繞「成為作家」,這本書主要講了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寫作的四種困難

第一種困難就是「我能不能寫」的自信心問題。這是大多數初學寫作者所遇到的首要困難。這種困難先於任何關於故事結構或情節安排之類的寫作技巧方面的困難。同時,認識到這個困難遠比我們想像的要重要的多。事實上,越是那些敏感而具有寫作天賦的人,他們越容易懷疑自己,因為受到來自外界的打擊而喪失了寫作的信心。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很多的不能寫、寫不出都是因為自信心的問題,因為把「寫作」看得太重要了,太在意「作家」的神聖而不敢動筆。

第二種困難被稱為「一本書作者」,那些靠著自己的天賦(無意識的創造力)寫出了第一本成功的作品的人很難再複製自己的成功。根本原因就在於他並沒有真正掌握作家工作的方法,無法複製成功的焦慮演變為喪失自信,並演化為絕望,一位優秀的作家就這樣消失了。

第三種困難被稱為「間歇性作家」,這種作家要經過惱人的長期間歇才能重新進行富有成效的寫作。常常是寫不出的焦慮與寫作順暢的甜蜜交替發生。根本原因在於靈感依賴心理。他認為只能等待靈感來臨,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第四種困難是綜合性的困難,本質上是作家的個性不夠完善。他們既沒有足夠的自信把故事寫好;也沒有經驗,如何處理他的人物行動;或者是太害羞了,以至於不能滿懷激情地面對現實人生,而這恰是一個作家在進行創作時應有的態度。

二、作家到底是個什麼物種?

要想解決寫作的四種困難,首先需要了解「作家」到底是個什麼物種?你要知道作家是什麼樣的人,作家如何閱讀和寫作,作家應該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

1、作家的雙重人格

我們一貫認為藝術家的品性——情緒化和亂髮脾氣,當它們確實存在時,其實是藝術家的個性有了偏差、要誤入歧途的癥狀,因為這樣會導致精力浪費和情緒消耗。生氣、嫉妒、沮喪是靈感的毒藥,作家應該儘早消滅這些萌芽的跡象。

真正的作家是「表裡不一」的,具有雙重人格。一個「我」是毫無靈感的、普通平常的、講求實際的,他像勞動者、匠人、批評家一樣,成熟、溫和而不失公正,忍受著日常生活的壓力。同時,他必須學會聰明地評判是非、超然物外、耐心忍受。這個「我」擔任了作家的生活顧問,為那個藝術家的自我提供適宜的條件,並以一個「讀者」的批判視角,矯正藝術家的放蕩不羈。

另一個「我」是敏感的、熱情的、有偏愛的。這個「我」永遠都能保持孩童般的天性和敏感,保有「天真的眼神」,具有對新事物好奇敏捷的反應能力,對舊事物記憶猶新的能力,對環境變化有敏銳的感知,悉心觀察「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

雙重人格的好處就是,將創作的部分交給藝術家的自我,將生活的部分交給成熟的自我。藝術家的自我不必與現實世界直接碰撞,可以躲在面具背後專心致志於自己擅長的事情;成熟的自我會保護那個藝術家的自我,並用一種溫和的方式給予他建議和指導。

2、天才的作家

多蘿西婭認為,作家的天性不是雙重,而是三重。而這第三個夥伴就是個人的天賦才能。靈感閃現的真知灼見、具有穿透力的直覺、把普通經歷合成為「更高現實的幻象」的想像力,多蘿西婭稱之為「藝術家的迷醉」

你要找到那個釋放天才的方法,它通常是有節奏的、單調的、無字的休閑方式,使你處於一種輕度催眠狀態。一旦你喚醒了身上的「第三個人」,你就進入了「藝術家的迷醉」。

小練習:誘發「藝術家迷醉」的方法

保持頭腦安靜。

一連幾天每天重複一次,閉上眼睛,有意識地保持頭腦平靜。

輔助辦法:挑一個不起眼的東西盯著它看,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上面,一旦發現自己走神就馬上拉回來,讓它重新安靜下來。然後再閉上眼睛,有意識地去保持這種安靜。

出去散步,走到剛剛好,不太累,又能放鬆自己的程度,然後回來。洗個澡,走進一個昏暗的房間,躺下來,背部放平。讓你的身體安靜下來,再讓頭腦安靜下來。不要睡著,也不要太清醒。達到一種輕微的、夢遊一樣的狀態。

過一會兒,也許是20分鐘,或者1小時,當你感到一種站起來的衝動時,一種力量衝擊了你,立馬站起來去寫作。

三、如何像作家一樣工作?

成為作家的第一步,就是要約束你的無意識,讓它為你的寫作服務。「無意識」,是多蘿西婭在《成為作家》這本書中的一個關鍵詞。她認為無意識孕育著偉大的藝術形式,它比我們的智力能夠更快地看到形勢、類別和目的。任何藝術都必須依靠無意識的更高內容,及其蘊藏的記憶和情感儲備。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如果你想成為一個作家,要如何開始,並一步步抵達寫作的中心的步驟吧。

第一步:兩個奇怪而又專橫的練習,幫助你學會隨時隨地調用自己的無意識。

晨起寫作

比你習慣的起床時間早起半小時或一個小時。

儘可能地早起——不要說話,不要讀報紙,不要抓起你前一天晚上放在身旁的書來讀——立即開始寫作。

想到什麼寫什麼。昨夜的夢,如果你還能記得的話;前天的活動;真實的或虛構的談話;對意識的檢查。

將清晨的記憶快速而不加評判地寫下來。你寫得好壞或有用與否並不重要。事實上,在這種素材中你的發現會比你預期的更有價值。但是現在你的基本目的不是寫出不朽的文字,而是寫下任何文字,只要不是一派胡言就行。

再次重申:你現在做的其實是在半睡半醒和徹底清醒之間,鍛煉自己進行純粹的寫作。即使你寫下的段落亂七八糟,你的思想模糊不清或不切實際,你的念頭混沌難解,那也無礙這種練習的成功。忘掉有人會批評你;要知道,除非你願意示人,沒有人會看到你現在寫的東西。

按時寫作

教會自己在一個特定時間段內寫作。最好的做法是這樣的:

你穿好衣服之後獨自稍坐一會兒,想想這一天要做的事。

通常你會相當準確地知道你需要做什麼,可能做什麼;至少你可以想到幾個你可以自由支配的大致的時間段。這不需要太長的時間,十五分鐘就足夠了。自己決定你要用來寫作的這段時間,因為你打算用這段時間來寫作。

比如說吧,如果下午三點半你的工作能夠結束,那麼四點到四點十五分這一段時間你就可以毫無顧慮地劃歸自己支配。那麼在四點鐘你要開始寫作,不管發生什麼事,你都要堅持寫作十五分鐘。當你下定決心要這麼做的時候,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或者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下面這一點至關重要,重要到如何強調都不過分:

你既然決定四點開始寫作,那麼一過四點你就必須寫作!不要找任何借口。

就像你在早晨那樣寫作——寫什麼都行。

如果你做不到這兩個練習,就放棄寫作吧。因為你對寫作的抗拒實際上要大於你對寫作的慾望。另外,無論何時,一旦你發現自己沒有東西可寫了,就重新拾起這兩個練習吧。

第二步:第一次的檢查。

當你已經寫了一段時間,有了大量的素材積累之後,就可以開始認真閱讀你的文字,從中發現你的寫作力量。這些習作中不斷反覆出現的想法和經常使用的敘事形式會給你提供線索。它們會顯示出你獨具的天賦表現在哪裡。

比如,多蘿西婭根據她的經驗,指出:那些寫夜晚做過的夢,或者把前天的經歷進行理想化的描寫,還有那些在清晨的練習中寫出一則完整的逸聞趣事或一篇尖銳的對話的學生,很有可能成為短篇小說作家。善於進行一定類型的人物描寫,篇幅簡短而具備相當普遍(或者甚至是明顯)的特徵的學生,也具有同樣的發展苗頭。對人物分析透徹,考慮行動的動機,具有敏銳的自我審視(與將自己的行動理想化形成鮮明的對比),塑造不同人物在面臨同樣困境時的衝突,這樣的人極具長篇小說家的潛質。喜歡沉思冥想或對一件事反思自問的描寫方式通常出現在散文家的筆記中。但是添加一些戲劇衝突的元素,通過人物展現不同的思想,把一個抽象的想法擬人化,這樣的寫作往往能發現一個更善於心理描寫的小說家的苗子。

記住,第一次檢查的目的就是找到你的寫作風格,發現你最擅長的敘事形式。

第三步:第二次檢查:批評自己的作品,發現生活與寫作的規律。

這一次,你要喚醒那個沒有想像力的自我,來為你服務。用日常的眼光、平時的想法來審視你這些日積月累的習作,讓兩個自我進行對話。發揮你那個批評家自我的本領,指出自己寫作中的問題,並給出具體建議。如果你覺得這樣做很困難,那就找一個你信得過的人來做你的批評家,並認真聽取他的意見。

對照這些具體的建議,你要找到改進的辦法——模仿和閱讀

關於模仿:只有當你在別人的寫作中發現對你自己的作品有用的素材時,才是模仿對你唯一有用的方式。不要直接採用其他小說家的人生哲學、思想和戲劇觀,而是要返回那些作家的思想源頭,認真研究來自源頭的思想。找到你想模仿的作家的作品,認真研究他是如何在作品的空間里處理故事的;如果有必要,認真分析每一個句子,並進行仿寫。如果他寫了一個動詞,你也寫一個動詞,如果他緊接著有兩個形容詞,你也寫兩個形容詞。你不需要經常這麼做,但偶爾為之得到的幫助是顯著的。一旦你通過努力學會了分析一個句子的不同組成部分,並且能夠自己寫出一個類似的句子,你就會發現,你自己頭腦中的某一部分從此覺醒了。

像作家一樣讀書:讀兩遍:

第一遍,不加評論的欣賞。

第二遍,拿出筆和本子,對剛讀過的書寫一個簡短的大綱,做一個總結評價。你喜歡它,或不喜歡它。更進一步,具體化你的問題。喜歡的原因是什麼,你能否模仿?不喜歡的原因是什麼?找出具體的問題,並試著提出修改建議。

如果是一本好書,你列出的問題應該很長而且有探索性,你的回答也一定要儘可能具體。

帶著批判性的眼光去閱讀,你會收穫很多。等你再次閱讀時,只讀那些作者要麼寫的最好、要麼寫得最壞的章節。

寫作與生活:分析你在什麼樣的生活狀態下寫的更多、更好,以此為標準來規劃自己的生活。最好每三個月或至少一年兩次,羅列一個完整的實際的日常行為清單,這將有助於你保持最佳狀態,創作出最豐富的作品。絕大多數作家之所以著述豐富,是因為他們過著一種簡單的日常生活,只是偶爾放鬆娛樂一下。

第四步:故事練習,將有意識和無意識的工作合併在一起。

研究你寫的東西——從凌亂的素材中提煉你的思想(那些好的、明顯的思想萌芽)——輪番利用理性與無意識去構思和擴充——完成作品——批評式閱讀

這個練習要以一篇完成的作品作為結束,不管你要努力寫多長。

具體做法是:你要從你早上寫作的素材中發現一些想法,尤其是那些能夠給你提供一個好的明顯的思想萌芽,可以讓你寫出一個短篇小說、一個拉長的逸聞趣事或者一篇小散文。如果能發現小說素材是最好的。

然後你要思考:你打算拿它怎麼辦?除了這個簡單的思想外,你還需要什麼?重點是什麼?需要人物通過抽象的形式來體現你迷醉狀態中的思想嗎?是否需要加一些因素使其明白無誤,這樣不管什麼情節衝突都不會使其看似不重要或被忽視?

下一步,認真考慮細節。這時,你可能需要一些準備工作。去看一些參考書,補充你的事實。輪番運用你的理想思考和無意識冥想。然後在一個恰當的時候,開始寫作。

寫完後擱置一旁,過兩三天,再重新去審視你的作品,帶著批判性的眼光去讀,你會收穫良多。

最後,修改並最終完成你的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意寫作坊 的精彩文章:

你的寫作救星——小說寫作公式
好的故事就像堅固的房子,結構可馬虎不得
人工智慧寫小說?最動人的小說都源於肉身的情感

TAG:創意寫作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