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魏忠賢權傾朝野,為何卻鬥不過年僅17歲的崇禎呢?

明朝魏忠賢權傾朝野,為何卻鬥不過年僅17歲的崇禎呢?

天啟七年八月二十四日,在天啟皇帝死後第三天,年輕的朱由檢即位了。在大家都不了解這位新皇帝的秉性的時候,新皇朱由檢與權臣魏忠賢展開了較量。魏忠賢以司禮監秉筆太監提督東廠,他的黨羽有錦衣衛提督田爾耕,兵部尚書崔呈秀。朝廷內外至四方總督、巡撫都有他的死黨。當時魏忠賢並不了解思宗,不敢明面做對,只有在暗中下毒。

魏忠賢的權勢滔天是皇帝賦予的,他是朝局中平衡文官勢力的重要力量,他在,文官不能隻手遮天,朝局還能穩定,稅賦還能基本正常。一旦換上一個對魏忠賢沒什麼好感的崇禎皇帝,魏忠賢的風光也就到頭了。

明代宦官掌權與唐代不同,沒有軍權、更不操廢立大權。崇禎對魏忠賢是先剷除其他黨羽。在閹黨中,第一個倒霉的是兵部尚書崔呈秀。他不僅位高權重,而且手握兵權,一直是魏忠賢最得力的助手。所以,崇禎就把矛頭首先指向崔呈秀,利用閹黨的內部矛盾,迫使他於十月初辭職。崔呈秀的垮台,既斬斷了魏忠賢的一條臂膀,又發出了一個政治信號——魏忠賢快要完蛋了。直指魏忠賢。於是,許多官員聞風而動,攻擊的矛頭也開始。

皇帝根本不需要「斗」這個太監,因為這個太監的權力全部是皇帝給的,皇帝一句話收回權力,魏忠賢就成了軟腳蝦。。明朝內閣大臣和皇帝斗,背後還有祖宗家法、有滿朝大臣、有那「亢聲直言」的美譽給他支持,至少還有斗下去的底氣。魏忠賢一個太監,在聖人文章裡面也是上不得檯面的,他憑什麼和皇帝斗?

崇禎皇帝最大的敗筆就是殺魏忠賢,崇禎被東林黨人迷惑,上任就殺魏忠賢,魏忠賢不過是皇家豢養的一隻狗,殺來簡單,可是朝局自此失衡,文官勢力獨大,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稅賦不能正常徵收運轉,導致的最終結果就是財政崩潰,流民四起。歷史是文人寫的,東林黨正是大明文人的主要力量,受魏忠賢壓迫多年的東林黨自然要不惜筆墨在史冊中寫盡魏的不堪,何況魏本身也是行不正站不直呢?翻閱大明史料,有時候會想,如果魏忠賢不死,明朝會不會多挺幾年?可見,帝王的平衡術還是很有用的,可惜崇禎沒有學會。

魏忠賢一死,閹黨就四分五裂了,東林黨開始得勢。而東林黨不過是些只會空談、不懂治國的文人儒將。雖然魏忠賢是個禍國殃民的大太監,但其治國的能力還是有的,畢竟在明熹宗刻木頭的幾年裡,都是魏忠賢在幫忙治理國家的。在李自成快要攻破北京時,崇禎皇帝向大臣籌錢作軍餉都做不到,大臣們個個說窮。而李自成攻破北京後,卻搜出了幾千萬兩白銀。想想要是魏忠賢在的話,籌集軍餉一事絕對不是問題,畢竟在他的鐵腕之下,誰敢不給錢呢?所以如果崇禎皇帝聽其兄長的話,讓魏忠賢幫助他治理國家,那明朝也不至於在崇禎的手上滅亡。既然李自成難以滅明,那清兵入關至少要推遲幾十年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崇禎再厲害也沒能挽回明朝
明朝的海盜之王:朱元璋拿他沒辦法,朱棣懸賞750萬要他的人頭
文化歷史:乞丐當皇帝,做人還是有夢想的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