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梁山只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嗎?其實還有降龍伏虎羅漢

梁山只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嗎?其實還有降龍伏虎羅漢

熟讀水滸的朋友都知道,水泊梁山之上的一百單八將,共分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但卻很少有人知道,梁山群雄之中竟然還隱藏著兩位佛門羅漢——「降龍伏虎」,那麼這降龍伏虎羅漢究竟是誰?

《水滸傳》中「卻說方臘從幫源洞山頂落路而走,忙忙似喪家之狗,急急如漏網之魚,便望深山曠野,透嶺穿林,脫了赭黃袍,丟去金花襆頭,脫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爬山奔走,要逃性命,連夜退過五座山頭,走到一處山凹邊。見一個草庵,嵌在山凹里。方臘肚中飢餓,卻待正要去茅庵內尋討些飯吃。只見松樹背後,轉出一個胖大和尚來,一禪杖打翻,便取條繩索綁了,那和尚不是別人,是花和尚魯智深。」

「原來但凡世上雲生從龍,風生從虎。那一陣風過處,只聽得亂樹背後撲地一聲響,跳出一隻吊睛白額大蟲來。武松見了,大叫一聲:「呵呀!」從青石上翻將下來,便拿那條梢棒在手裡,閃在青石邊。雙手輪起梢棒,盡平生氣力,只一棒,從半空劈將下來。聽聽得一聲響,簌簌地將那樹連枝帶葉,劈臉打將下來。定睛看時,一棒劈不著大蟲。原來慌了,正打在枯樹上,把那條梢棒折做兩截,只拿得一半在手裡。武松將半截棒丟在一邊,兩隻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地揪住,一按按將下來。武松把左手緊緊地揪住頂花皮,偷出右手來,提起鐵鎚般大小拳頭,盡平生之力,只顧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蟲眼裡、口裡、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鮮血來。」

方臘(?~1121年),又名方十三,北宋歙州(今安徽歙縣)人,北宋末年浙江農民起義首領。據說他有一次在水中看到自己黃袍加身,於是便篤信自己能做天子,遂起義。方臘和宋江一樣,都是農民軍起義軍的領袖,他於北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月起義,攻佔了六州五十二縣(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和安徽、江蘇南部、江西東北部的廣大地區),被奉為「聖公」,年號「永樂」,建立政權。他的政權一直持續到宣和三年(1121年)。

方臘的勢力絲毫不弱於宋江,梁山泊有一百單八將,方臘手下也有良將百員。潤州有呂師囊和江南十二神,蘇州有八大王和八驃騎,杭州有太子方天定和四大元帥以及二十四猛將,烏龍嶺有太尉鄭彪、天師包道乙和浙江四龍,昱嶺關有小養由基龐萬春,歙州有皇叔方垕和尚書王寅,清溪城有皇侄方傑、太尉杜微。

水滸里宋江征遼一員大將沒有死,全傳里征田虎、王慶也一個人沒死,但打時方臘居然折損了一多半兄弟,可見方臘是如何了得了。

方臘如此厲害的人物,為何會被魯智深擒拿?這其中必有深意。要想了解這個問題,首先就要明了方臘是什麼?方臘是唯一可以與宋江匹敵的首腦,與宋江不相上下。他們之間唯一不同的是,方臘做了皇帝。

那皇帝那又是什麼?是龍啊,一條龍被一個和尚擒了,這樣就順理成章了,因為和尚是對佛門中羅漢的稱呼。而魯智深就是降龍羅漢轉世,施耐庵將魯智深作為降龍羅漢,因而讓他「降」住了方臘這條「龍」。

《水滸傳》中與「降龍」羅漢相對應的,還有另一位「伏虎」羅漢,那就是「行者」武松。如果您還不認可的話,那麼,施耐庵又為什麼會安排水滸里一個和魯智深關係最好,又同是佛門弟子的武松,去打死了一隻當世最大的老虎,這難道是巧合么?這其實就對應了佛門中一位降龍羅漢,一位伏虎羅漢的說法了。

魯智深在擒下方臘之前,曾去過大相國寺。長老對他講了「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的揭語,然後才放他下山,恐怕就是幫他完成「降龍」的 使命,等到擒住方臘,使命完成,自然要「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而「伏虎羅漢」武松在招安之後,因隨宋江等人在南征方臘時痛失一臂,最終在杭州六和寺病逝,享年八十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歷史札 的精彩文章:

跳槽十次,從來沒刷過「主宰」的劉備何以稱大哥
因為沒留鬍子,康有為欲當張勳的宰相而被拒
如果單純講軍隊的戰鬥力,北宋軍隊一點都不虛
落草同樣遭欺壓,投名狀讓這位大英雄糾結
中國歷代的聖旨都很精美,只有這位皇帝的聖旨太土了

TAG:華夏歷史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