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如何解決外國大使不肯跪拜皇帝的難題?

清朝如何解決外國大使不肯跪拜皇帝的難題?

晚清七十年眾生相(十八):禮儀之辯

中國自古被稱為禮義之邦,最早成形的禮法制度,是源於西周的周禮。從宏觀上看,它是一種社會組織制度,用以區分社會階層等級;從微觀上看,它又是一種行為標準,用以規範個人的生活方式。《左傳》中言道:「禮,所以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因此孔子也把西周末年制度淪喪、天下大亂的現象,歸結為「禮崩樂壞」四個字。

舊禮儀之分類,分吉凶大小。跪拜之禮,就是一種事天地、事鬼神、事君父的大禮。凡臣民覲見天子,都要行跪拜大禮。跪拜的形式,隨著朝代的變遷而有所不同。在明朝,以「五拜三叩首」為最高規格的大禮;到了清朝之後,把這個標準提高到了「三跪九叩」,即雙膝跪地三次,叩九個頭,即便是藩屬國的使者覲見,也要遵守三跪九叩的規則。

當然,古時候中國以「天朝上國」自居,實力也確實強大。外來的朝貢者即便不是心悅誠服,也只能逆來順受,向清朝的皇帝行跪拜禮。但十八世紀之後,西方國家通過工業革命快速崛起,這些國家一來不是中國歷史上的藩屬國,二來未受儒家思想教化,因此他們的使者覲見清朝皇帝時,不願按照傳統跪拜皇帝。這也成為了近代以來中西方多番爭辯的一個老大難問題。

馬戛爾尼是否有跪拜乾隆?

英國馬戛爾尼使團訪華,是近代史上中西交往的一件大事。當時英國早已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強國,但大清閉目塞聽,不知世界之形勢。人家馬戛爾尼使團只是前來請求通商,而清朝還以為英國是哪個地方的小國,前來給大清交保護費,在人家的商船上插上「英國進貢船」的旗幟。

當時清朝還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外交部門,一切外交工作都是由禮部主持。禮部既然把馬戛爾尼當成前來朝貢的使者,所以也讓他在覲見乾隆時行三跪九叩的大禮。馬戛爾尼爭辯說西方沒有跪拜的習慣,也不願意入鄉隨俗,後來實在是不想因這種禮節小事耽誤通商談判,勉強答應單膝跪地。

後來馬戛爾尼回英國之後,也說自己見乾隆時只屈一膝,不過中國這邊的史料記載卻說雖然馬戛爾尼「止(願)屈一膝,及至殿上,不覺雙跪俯伏。」還有一句詩說「一到殿廷齊膝地,天威能使萬心降」來吹捧乾隆爺。到底馬戛爾尼當時是單膝跪還是雙膝跪,已經成了一個永遠的謎。但從乾隆後來對通商的態度來看,應該是對馬戛爾尼下跪的姿勢不太滿意。

脾氣比父親更暴躁的嘉慶皇帝

雖然英使馬戛爾尼鎩羽而歸,但英國沒有放棄打開中國大門的願望,二十年後,另一位英國外交官阿美士德也帶著使團,來到大清談判通商貿易問題。

由於之前有過不愉快的經歷,因此雙方一開始就在跪拜禮的問題上展開了討論。禮部的職責是「教化」這些蠻夷,同時也想揚大清威嚴,因此一直想說服他們對嘉慶皇帝進行三跪九叩。而阿美士德同樣將其視為是對大英帝國的羞辱,嚴詞拒絕。也表示只願意單膝跪地,以低頭代替叩頭。

由於雙方一直在這個問題上僵持不下,嘉慶皇帝覺得英國人實在是夜郎自大,竟然傲慢至此,於是一怒之下,驅逐了英國使團。英國第二次希望與中國通商的願望,又因為中國這跪拜的傳統而再次擱淺了。

最終被迫取消的外國大使覲見跪拜制度

自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設立,標誌著大清有了正式的「外交部」。在1861年,各國的外交使者都已經進駐在了北京,關於外國大使覲見皇帝是否需要跪拜,成為了當時急需解決的一道難題。

兩次鴉片戰爭的慘敗,讓大清意識到了自己與西方國家之間的差距,因此不可能再像乾隆嘉慶那樣對洋人一趕了之。朝廷中的一些開明派官員認為,西方各國已經不是古時候中國的藩屬國,應該以平等地位看待,取消外國大使對清朝皇帝的跪拜禮,也無可厚非。但一些頑固的老臣則堅持洋人在華必須遵守中國的禮節,還搬出「一到殿廷齊膝地,天威能使萬心降」的典故,說外國大使不肯行跪拜禮,是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工作沒做到位。

管著大清外交事務的恭親王奕訢,既不可能讓外國人答應對同治皇帝三跪九叩,又說服不了朝中的頑固大臣,里外不是人。機智的奕訢便使出一招拖字訣,說同治皇帝還未成年,沒必要接見外賓,你們見我就可以了。而奕訢不是皇帝,自然就不需要使者們跪拜,以此為緩兵之策。

後來隨著同治逐漸長大,朝中又重新開始議論皇帝接見外交官時的禮節問題。此時清朝與西洋接觸日久,了解加深,官員們也逐漸傾向於取消此跪拜禮。當時的御史吳可讀上了一封《請免外國使臣跪拜疏》,說洋人不懂中國之禮儀,強令他們下跪,就如同讓犬馬豬羊跳舞,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以此說服了朝中的反對者。最後,在多方的磋商之下,取消了外國大使向皇帝叩頭的制度,改為鞠躬即可。

同治皇帝親政後不久,第一次接見了在京的外國代表。不過清朝一方雖然取消了大使叩頭的規定,卻也另外耍了個小心機,把接見地點安排在了紫禁城中的紫光閣。從乾隆年間開始,紫光閣即是大清皇帝接見藩屬國,接受朝貢的地方。若是外國的大使們知道安排在此地與皇帝會面,有這一層的含義,恐怕也會一肚子的窩火,非常難受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搞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袁世凱稱帝失敗後說 我袁某若死 是為日本去一大敵
洋人攻入北京,咸豐想逃跑,慈禧為何要苦勸其留京?
曾國藩訓練湘軍,經歷告訴我們,自己人比敵人更可怕!
龔自珍考試不順,讓家中女性學會一技能,用以羞辱考官
慈禧逃跑前,珍妃與她說了一句什麼話,導致自己葬身井底?

TAG:搞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