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閑話漢武帝的「收權」

閑話漢武帝的「收權」

  漢朝建立時,秦朝留下的是滿目瘡痍、人口銳減、土地荒蕪、民生凋敝的土地。

這不僅是朝代更迭引發連綿戰爭所致,更有秦朝政府暴虐的統治影響。秦始皇在世時,不僅修建極盡奢華的阿房宮,還為自己死後修了巨大的陵墓。這個陵墓歷時三十六年,動用了囚犯和奴隸竟然高達七十萬。除了這些還有防備北方匈奴的巨大國防工程——長城,重大的國防戰略通道——秦直道。所有這些巨大工程無一不用民工修建,巨量的勞役,巨大的資金投入,國庫早就空虛,接著便是轟轟烈烈的農民戰爭、秦漢戰爭。

所以,當漢初時,劉邦找四匹相同顏色的馬來拉他的車都找不到。可想而知當時國家的凋敝。

  擺在劉邦眼前是如此殘破的新生國家,赤地千里,糧價飛漲,民不聊生。儘快提高經濟,讓治下的百姓填飽肚子是首先面臨的問題。劉邦採用「與民休息」,「無為而治」,朝廷盡量減少對百姓的經濟生活的干預,同時「輕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恢復農業生產。

劉邦死後,繼任的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一直延續寬緩的經濟法律政策。尤其是漢文帝,為了加強農業發展,他把原來漢朝的實行的」十五稅一「的稅率政策改為「三十稅一」,一連十二年不變,遇到歉收年,甚至完全免徵賦稅。把漢朝的人口稅由原來十五歲到五十六歲,每年繳納一百二十錢,減到四十錢,徭役也由從前一年服役一個月,減少為三年服役一個月。並且廢除禁止民眾開發山林禁苑的法律,開墾出來的土地供貧民耕作。並且還頒布賑濟鰥寡孤獨的法令,裁減官吏的人數,發放倉庫的糧食救濟災民。漢朝的糧價因此大大降低,遇到了災年,也不再像從前到處逃亡。

  同時,他還「約法省刑」,廢除了連坐,一些如劓刑、刖刑、黥刑的殘酷肉刑也改為笞刑。同時自我約束,提倡儉樸的生活。他在位二十三年,所居宮室始終未曾擴大。他著黑色粗布服飾,不修紋飾。他所寵幸的慎夫人也是「衣不曳地,帷帳無紋飾」。

古代帝王動輒大修宮室陵寢,在文帝時期,這種奢華浪費民脂民膏的做法,始終被他所鄙視。這在古代帝王里並不多見的。他的陵墓「皆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器。因其山,不起墳。」漢文帝曾經說道:「蓋天下萬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以自然,奚可甚哀!」這種看透人生,但又治國有為的帝王,即使放到現在也是難能可貴的。他甚至在臨終時的遺詔里都要求,送葬的車馬,不準陳列兵杖。送葬人所戴的孝帶不許超過三寸,治喪時間也不得超過三天。

  漢朝在漢文帝、漢景帝兩位帝王的苦心經營下,到了漢武帝劉徹登基時,父輩們留給他的再也不是漢初時國力空虛,社會凋敝。而是國富兵強,經濟繁榮的政治局面。

作為漢朝第五代的皇帝,這個擁有強烈政治企圖心的接班人,十六歲就登上皇帝位。他一上台便開始加強皇權,並且強化軍隊的建設。當時漢朝的最高權力操縱在「好黃帝老子言」的竇太后手中,漢武帝對此非常不滿。同時丞相的權力非常大,也在嚴重侵蝕著皇權。

在這種情況下,漢武帝要想實現積極進取的政治理念,必須找到能夠有效對抗「清靜無為」的施政思想。怎麼辦?

董仲舒的新儒家學說實時的出現,將漢武帝趁勢送上歷史大舞台。

  漢武帝為了強化皇權,行生殺之威,必須尋求論證君權神授的學說,儒學大師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說法迎合了漢武帝的需要。董仲舒首先說「天道」和「人道」的關係,「天人之際,合二為一」,並且天人關係的核心和實質是天王合一,「古之造文字,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畫者,天地與人也,而連其中者通其道也。」

隨後,董仲舒則提出了漢武帝最在意也是這個理論最關鍵地方:「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故天子的職能「上謹於承天意,以順命也;下務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別上下之序,以防欲也。」這樣,用神秘的色彩把皇權的合法性和永恆性固定下來,使皇權成為神聖不可侵犯,為漢武帝加強皇權,行霹靂手段提供了「強大的思想理論武器」。

  漢武帝為了獨攬一切大權,開始著手削弱丞相的權力。在漢朝初期,丞相大都由開國功臣擔任,他們總覽朝廷的行政,百官恭敬從命,往往丞相的權力超過了皇權。《春秋繁露》記載漢武帝曾經對丞相田蚡說道:「君除吏已盡未?吾亦欲除吏」,(先生清楚完官吏了嗎?我也想清除幾個)可見漢武帝對丞相「權移主上」的強烈不滿。

為了改變這種相權凌駕於皇權之上的行為,漢武帝把朝官分為中朝和外朝。由皇帝的近臣尚書、中書、侍中等組成中朝,中朝是國事的決策機構,牽制相權;而將以丞相為首的外朝變成執行法令的機構。如此改革,相權立即旁落。石慶後來擔任了九年的漢武帝丞相,結果是「九卿更進用事,事不關決於慶,慶醇謹而已,在位九歲,無能有所匡言。」由此可見,身居丞相的石慶沒有什麼權力了。

  與此同時,漢武帝還對地方勢力進行打擊。董仲舒引用《春秋》大一統的理論,提出朝廷應該在政治和思想上統一。他說:「《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董仲舒的「大一統」理論為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打擊地方勢力提供了充足的理論依據。

有了理論上的支持,下面就是如何推行了。

漢武帝聽從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清除分封制。「推恩令」規定:除由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餘諸子在原封國內封侯,新封的侯國不再受原王國管轄,直接由各地的郡來管理。這項措施,名義上「推恩」,但任何人都能看出來,這是中央政府在剝奪諸侯王的政治軍事權力,限縮諸侯王的地盤。

為此,各地諸侯王對中央的「削藩」的政策不滿,地方勢力開始反撲。淮南王劉安和衡山王劉賜開始叛亂,漢武帝趁勢平定了劉安的反叛,並且借口地方諸侯交納中央的酬金成色不好為由對諸侯國實行「奪爵」、「除國」。

元鼎五年舉行宗廟大祭,一些地方諸侯就因為「金少」、「色劣」,漢武帝一次就剝奪了一百多人的爵位,並且廢除其封國,改設郡縣。

在漢武帝嚴厲的打擊下,漢朝的分封制基本上名存實亡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典型獅子座性格,天生帝王命,傲視群雄,愛憎分明
這位公主有才又貌有地位,嫁人後結局卻如此凄慘 網友:太可惜了
尋找漢文化的發源地——沛縣之旅,這幾個必來的地方
劉邦派遣陸賈出使南越,漢朝南邊的敵對勢力,成為一代偉人!
中國古代三大盛世的開創者都有一個無法抹去的污點,你知曉么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