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了老二,你們仨是一家的,她像個外人

有了老二,你們仨是一家的,她像個外人

微興從此愜 悠然不知歲

NO.074

走過不長不短的路,遇見或近或疏的人,

經過或濃或淡的事,成就了今日的我,

但願以後的路,有你一起。

有了老二,你們仨是一家,她像個外人

文/悠然

在朋友的推薦下,看了紀錄片《零零後》的前兩集,頗有感觸。因為我自己也是一個零零後孩子的媽媽。

這部記錄片歷經十年,跟拍了幾個孩子從幼兒到青春期的成長過程。

這部紀錄片選的幾個孩子都是來自北京的中產階級家庭,上的都是同一所幼兒園,小學之後有的上國際小學有的上傳統小學,到了中學,有的選擇西式教育,有的選擇傳統教育,不同的家庭,父母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格局,也造就了孩子不同的性格和思想。

孩子是一面鏡子,於父母是一種反省,作為一個旁觀者,我們也從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庭中照到自己的家庭,自己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上存在的問題。

《零零後》的第二集《閃光若倒流》,講的是談雨萌的成長經歷。這幾個孩子里,唯一的二孩家庭。與我的家庭相似,也就特別關注。

鏡頭一開始,是父親和女兒在車裡對話的場面。或者那應該是父親一個人的獨語。父親試圖跟女兒聊天,詢問各種問題,絮絮叨叨說了很多。但全程,女兒都帶著耳機,眼睛看著窗外,自始至終不發一言,或者,她根本什麼也沒聽到,或者,她戴上耳機就是為了不聽。

這是這個家庭最近的常態。媽媽面對鏡頭,說萌萌從初一開始不願與他們溝通,也不喜歡與他們有親密的動作。「她總是在自己的房間里,不喜歡我們打擾。她小的時候不是這樣的,是那種特別粘人的,小鳥依人的。……」說著,媽媽開始哽咽。

鏡頭回到萌萌幼兒園時期,剛入園的萌萌哭著抱著爸爸不肯讓爸爸離開。幾家人帶著孩子一起玩,爸爸也加入孩子的遊戲,騎著小板凳,動作滑稽。逗得孩子們哈哈笑。

可以說,萌萌的爸爸比生活中大部分爸爸好很多。他陪孩子玩耍,陪孩子學習,參與到孩子的整個成長中。

13歲的談雨萌上初二了,平時學習緊張,回到家寫完作業也是將自己關在房間,看手機,聽音樂。她喜歡跳舞,周末上舞蹈課和同學們嘻哈搞笑。她喜歡亮閃閃的指甲油,她玩自拍,嘲笑她媽媽是大媽,用大媽款香水。爸爸帶她去選眼鏡,她堅持要選大框架的,對爸爸說,你不懂我的觸。他的爸爸一頭霧水。

她用的語言,是爸爸聽不懂的網路新詞,她玩時下最流行的自拍,父母卻並不知道。她小時候喜歡粉色,但她現在覺得鮮艷的顏色都太幼稚。

她的媽媽和爸爸,不斷回憶起小時候的她,對於現在的萌萌,媽媽談起總是落淚。她還希望萌萌能像小時候那樣與他們那麼親密,但是現在的她,在她的世界與父母建立了一堵牆。她的父母拚命想進去,她卻把心門關了起來。

「我五六年紀的時候就不願跟父母一起出去了,跟他們在一起很煩。」想了想,她又改成「跟他們在一起很無聊。」

談雨萌對父母的冷漠,表現出的叛逆,一方面是因為她進入青春期了。「我不明白他們為什麼難過,可能因為我長得太快了。」另一方面,她做了10年的獨生子女,突然多了一個妹妹。而她非常不喜歡。

「我從來沒有想要過弟弟妹妹。他們自己喜歡,想要,那就要唄。他們要之前也沒問我的意見。」

鏡頭裡有一個場景我印象深刻。飯桌上,談雨萌一個人在吃飯。沙發那邊,媽媽再給妹妹喂飯,爸爸在一旁逗著。有的時候是談雨萌不願意與父母親近,但有的時候,也確實因為老二,爸媽冷落了談雨萌。

為了增進女兒與他們的關係,談雨萌的父母約著幾個朋友一起去乘輪船旅遊。他們幾家孩子是從小一起玩大的。小的時候也曾一起乘過輪船,有過很美好的回憶。

其中的一位朋友一陣見血,對萌萌媽指出問題所在:「我看到,萌萌爸爸抱著小柚子,你跟在旁邊,你們三個是一家人,而萌萌像個外人。」

媽媽為了加深姐妹倆的感情,在給談雨萌買她想要的生日禮物時附加了條件——每天陪妹妹玩10分鐘。

在媽媽和爸爸的反覆催促下,談雨萌才很勉強地從房間走出來,坐在妹妹身邊,但是妹妹在旁邊看書,她心不在焉地玩著樂高,兩個人全程無交集。

爸爸還是很開心地把這一幕拍下來,因為這是談雨萌第一次陪妹妹玩。

爸爸媽媽很努力地想要萌萌接受妹妹,可是或許,越是這樣,萌萌越是覺得厭煩。她的心思父母猜不透,那堵牆一直隔離著,牆內,萌萌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牆外是拚命想擠進來的父母。

二胎到底會給老大帶來什麼?

鏡頭裡,談雨萌的媽媽說,很希望她們以後會是個伴,畢竟我們會老。這是我們很多要二胎的父母的初衷吧。可是,現實里,老二的出生,對老大來說,明明是母愛的爭奪者,不但奪走了原本屬於自己的母愛,還奪走了自己在家裡的地位,關注等等。

要老二之前請跟老大做好心理建設

紀錄片里,談雨萌提起,爸爸媽媽要妹妹之前並沒有跟她商量,語氣冷淡。家裡在添一個人,既然關係到萌萌,就是全家的事情,對於小有點的孩子,可以通過繪本,或通過與兩個孩子的家庭一起玩耍,讓孩子感受到有弟弟妹妹的樂趣。對於像萌萌這樣的大孩子,爸爸媽媽跟老大一起開家庭會議來討論,讓孩子參與進來。第一次沒同意也沒關係,可以改次再次提出。

當時我們計劃要老二時,是小歪自己很喜歡,我也常常跟她說我和她姨媽一起的趣事,他爸爸也將自己兄弟姐妹成長的趣事。她那時對有個弟弟妹妹還是很期待的。

也可以讓老大給老二起名字,一起選擇新生兒用品。提高孩子的參與感。但同時也記得要給老大也準備禮物。

有了老二,請給老大一個特殊時光

紀錄片里,常常是萌萌的爸爸媽媽都在圍著妹妹轉,萌萌一個人冷眼在旁邊看著。這期間,我不知道談雨萌的父母是否發現自己對女兒的忽略,但是孩子的內心一定感受得到這份冷落。只是13歲的談雨萌已經長大,她學會用大孩子的方式去處理。以冷漠還以冷落。

小乖出生的時候,小歪8歲。剛開始她是很歡喜的。可是發現這個小人很快佔據了我大部分時間和關愛時,她開始不願意了。她跟弟弟掙我的懷抱,有時故意推弟弟,也會在被我批評之後故意搶走弟弟的玩具,惹得他大哭。有時候也會說把弟弟送給別人。

有了老二,更要重視對老大的愛。因個人經歷有限,在兩個孩子之間難以平衡,就要給老大一個專屬的特殊時光。我和孩子爸爸商量,每周六抽三個小時,我只陪她,這期間,只有我跟她,不管弟弟,不看手機,不接電話。這三個小時由她來安排,做她喜歡的事情。

這段特殊時光,是告訴老大,ta在你心裡是最特別的那一個。即便有了弟弟或妹妹。但是每周都有那麼一個時光,只有媽媽和ta。

有了老二,請不要要求老大讓著老二

兩個孩子,難免會發生爭執,我們做家長的常會要求老大讓著老二,越是這樣,越是激發老大對老二這個「侵入者」的敵意。不要介入兩個孩子的爭執,即便爭吵,甚至打架,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他們自己解決。沒有大人的介入,小孩子往往很快和好。那些小矛盾不會讓他們有隔閡,反而會讓兩個人感情越來越近。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成長是個必然。

那個8歲還跟弟弟搶被窩的女兒,等到現在11歲了,我想陪她睡會,都會拒絕。「我都這麼大了,多怪啊。」在她這個年齡,覺得在和媽媽睡在一起,會被同學笑話。

心裡有時也會難過。她再不是那個在我懷裡撒嬌,要我陪著才肯入睡的小女孩。我們真正擁有一個孩子的時間真的就是那短短的10年。她長大了,我會不舍,但還是祝福,我在這裡,張開雙臂,您需要時,我會隨時給你擁抱,你若邁步向前,我會目送,告訴自己不用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悠然不知歲 的精彩文章:

有多少婚姻敗給自己的惰性,生活里從來沒有一勞永逸
就是想說謝謝你

TAG:悠然不知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