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未來主人已成翁 ——踩在中年門檻上的80後

未來主人已成翁 ——踩在中年門檻上的80後

點擊政商參閱

關注我


 做價值的傳播者,歡迎您加入!更多交流請添加微信號:

jcg654



作者: 肥肥貓


來源:肥肥貓的小酒館(ID:zhihufeifeimao)




在我18歲的那年,高三。我的同桌是一個復讀了兩次的男生。自然地,他年齡要比我們大兩歲。







我到現在還記得在他過20歲生日那天,坐在我倆前排的一個漂亮女孩,突然轉頭和他說,X哥,你從今天起就是奔三的人了。周圍同學愣了一下,馬上反應過來並鬨笑起來,搞得這位20歲的壽星非常不好意思,只得自嘲了一番解圍。




在18歲的時候,30歲是一個多麼遙遠的數字,遙遠到可以拿來開玩笑。30歲的人在那時的我們眼裡早已歷經滄桑,是不折不扣的中年。



而當日曆翻到2017年尾的時候,30歲已經從一個遙遠的路標,變成了快要逝去的東西。 「中年」這個詞對於我們,似乎已經不是一個矯情的用詞。

而是確確實實的,即將到來的現狀了,這怎能不讓80後們驚慌。







又是一年秋天。等深秋一過,便可以數著日子期待新年了。2017年的年味好像還沒散去,過年時候和父母的對話還言猶在耳,這一年居然又要翻篇了。



這是怎麼了?時間像發瘋似地飛跑。




2007年似乎並不遙遠,然而十年後的2017都要走完了。等下一個新年到來的時候,1980年出生的人就要38歲了,這已經不是奔四了,這都可以稱之為「小四十了」。而80後中間最小的89年生人,也即將邁入30而立。

往下再看,90後熙熙攘攘。




當許多人還覺得自己是孩子,感覺校園生活還似乎猶在眼前,還喜歡用著「男生」、「女生」來形容自己的時候,40歲已然默默站在不遠處。






當年被稱之為改革開放後出生的小小主人翁,現在逐漸成為主人「翁」。

而我們中的許多人,也已經準備好了把自己switch到中年模式,即將開始一生中最勞累,背負最多責任的階段。




當然,面對這種改變,我們的內心是抗拒的。




但每當我們看到00後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大放異彩,當我們發現各種新的商品、電影、各種電子設備的目標客戶群都是針對比我們更年輕的人的時候,我們不得不被迫接受這樣的事實——

我們不再年輕了,至少,不再那麼年輕了。



這種不年輕不僅僅反映在心態上,也越來越明顯地反映在臉上,皮膚上,頭髮上。許多85前的人,如果壓力很大,現在基本上就是中年臉,中年皮膚了。甚至有些人連頭髮也已經開始花白,日益稀少。




80後的中年危機,來的要比往常要早一點。




Mid-life crisis這回事,在美國通常是40歲以後才會有的,典型的就是美國麗人里的那個愛上女兒同學的爸爸。他們通常有一點小錢,有一點小事業,兒女也開始進入叛逆期,另一半又開始和自己各種不對付。



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更大慾望實現不了,小願望又隨時能滿足的無病呻吟。美國人從普遍小沒有遇到什麼大的苦難和挫折,到了中年折騰這麼一出,有相當多的「吃飽了撐得慌」的成分。







而中國80後這場早來的中年危機,卻完全不同。

他們的「危機」比起美國人,更像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危機。

網路上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雖然是調侃,卻又道盡80後這一代人的「生不逢時」和「抗拒無力」——




當我們讀小學時,大學不要錢,




當我們讀大學時,讀小學不要錢;




當我們還沒工作時,工作是分配的,




當我們可以工作時,擠破頭才勉強找到一份工作;




當我們不能掙錢時,房子是分配的,




當我們能掙錢時,發現房子已經買不起了;




當我們沒有進入股市時,傻瓜都在掙錢,




當我們興沖沖闖進去時,才發現自己變成了傻瓜;




當我們不到結婚年紀時,騎單車就能娶媳婦,




當我們到了結婚年紀時,沒有汽車房子很難娶媳婦;




當我們沒找工作時,小學生都可以當領導,




當我們開始找工作時,大學生滿街都是。




儘管80後的父輩生在中國階層變動最劇烈的時候,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把握住了時代的機遇。而大部分人多是按部就班,在單位拿著一份死工資,積蓄不多,等醒悟過來,想投入經商大潮中來時,精力體力已經不濟,註定無法給予孩子一定的物質基礎。




80後這代人的父母,整整一代人都活得都非常相似

他們有許多相同的生活習慣——比如什麼都不捨得扔掉,會一直留著那種畫著鳳凰的被子,老式的咖啡伴侶玻璃罐。




他們是絕對不會接受什麼斷舍離的,無論是幾年沒用的棉花鋪蓋,還是廚房裡早已過時的電器,都會用布包好,把可以利用的縫隙塞得滿滿的。家家如此。




我想,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窮怕了。這真讓人心酸。







80後的父母其實是中國最辛苦的一代,前半生往往普遍非常艱辛,他們受到眼界的局限,並不真正了解社會運行的真實規則,

只能對自己唯一的孩子施以重壓。

他們在置業上的短視,直接造成了今天許多80後的人生悲劇。







80後從小受的教育,是努力吃苦會有回報,可是這個概念卻讓大量的人在踏入社會後被瘋狂打臉。自己多年的辛苦彷彿毫無用處,面對莫名其妙暴富的新貴們宛如笑話。吃苦真的會有等價的回報嗎?




現在是玩腦洞和洞察力的年代了,

吃苦和回報掛鉤,是體力勞動時代的思維。

速度+資本+正確的方向才能把對手打得滿地找牙, 80後在這一點上的反應,比起90後是慢了一拍的,只有少部分幸運的人搭上了資源。







80後沒有了機會豐沛的大環境,但生活中的困難卻都很具體。首先迎面而來的就是房子這個事情。




80後說實話買房比90後還是稍微容易一些,也僅僅只是稍微而已。

但就這,也成了某些人苛責80後的罪證——「那個年代你都沒買房,可見是你自己的努力和視野問題!」




這真的能怪80後?買房的問題上 其實老百姓都是後知後覺的,一般都是等到結婚了才想到買房,特別是房價還沒起步的時候又有幾個人能預見到呢?何況80後現在還沒買房的人,哪個沒有過買房的計劃和打算?沒有工作時想著按照現在的房價,攢夠3年錢差不多夠首付了,3年到了再一看房價,又要再工作4年才能湊夠首付,4年又過去了一看,又要5年才能首付了,這種感覺你懂?




80後,有沒有趕在2009年前買到房是分水嶺。

房產投資的核心是那3-4倍槓桿。2009年,半年多就是1倍漲幅,也就是1塊買3塊的房子,半年後變6塊。




什麼叫錯過,錯過的意思是你有錢,但是你沒買房。




趕上90年代外企在華擴張的黃金期的70後,在HP那樣的跨國公司,當時做5年就是一套房。現在做5年,一個馬桶間都沒有。所以,多體諒體諒80後吧,他們要買房,憑相同的能力絕壁比70後難好幾個檔次。請不要輕描淡寫他們的壓力——火車在站台上開動了追追還可能上去,出了站那是越追越遠了。




工作幾年小有積蓄,碰上房價飛漲,上了車的人暗自慶幸,沒上車的人的首付越來越遙遙無期;

80後這一代人兒時的所見所感和90後完全不同,尤其在婚嫁觀這方面,90後因為互聯網帶來的過度豐富的交友渠道而對戀愛婚姻閾值太高,80後因為過過「苦日子」,因此對婚姻有一些浪漫主義幻想。




老一輩對獨生子女的教育,導致男性和女性認知失衡,80後的適婚男性,仍然想找傳統意義上的賢惠妻子,而80後女性也因為經濟實力的提升而掌握了更多話語權,想要爭取更多女性權益。這些觀念的相對,或導致了80後成批單身。







80後這批人,不肯屈就於無愛情的婚姻,受到父母催婚與年齡漸增的雙重夾擊,有人選擇妥協,有人選擇將就,也有人依舊頑強抵抗。




每每看著同齡已婚一族過著有妻有兒有女的天倫生活,心中可能也有羨慕,在與年輕群體混跡職場或交際中,也逃脫不了被開玩笑的命運,總以「單身狗」自嘲的八零一代似乎總在自得其樂,實則有著許多的無奈與迷茫,生活的期待終被現實所打壓。




順利結婚了就會好嗎?




結婚後,往往要面對兩個人面對四個老人的養老與一個孩子的照顧問題。在這種上有老,下有小的困窘情況下,80後舉步維艱,有口難言。







而職場上的壓力也絲毫不會少。




其實中國這幾十年來的好機會真的不少,但恰恰都和80後完美錯過,能趕上的並不多:






  • 80年代的服貿大創業,隨便開個鄉鎮廠子就能賺到第一桶金,可惜80後那時還都是小屁孩;





  • 90-2000年代,外商投資企業湧入中國。各個行業開始飛速發展,許多傳統行業的大佬都是那時候卡位的,可惜80後此時還在上學。





  • 等到第三波飛速發展,中國加入世貿以後的2000-2010年,房價突飛猛進,互聯網崛起。80後剛剛邁出校門,只有靠給人打工賺取一點結婚的本錢,根本沒有資本參與遊戲。





  • 等到2010年以後互聯網行業噴發,大部分買了房的80後都在考慮怎麼供房,怎麼守住自己的穩定收入,導致一代人缺乏創業幹勁,到今天已經被90後在許多風口後來居上,甩開十八丈遠。







隨著一批批90後年輕人逐漸地走入社會,或創業,或入職場,年輕一代的新人們有著80後所不具備的優勢:

 

他們成長於中國經濟騰飛時期,生長在更發達和富裕的互聯網時代。




90後有著特立獨行、我行我素的自信,有著符合時代發展的奇思妙想和強大的適應能力,對於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較之80後更強。他們有著時代與年齡的優勢,可以拼得毫無顧忌,而且父母尚且年輕,沒有贍養壓力。




而80後的大部分則會繼續在現實生活中負重前行。

這並不是能力問題,更多的是機遇問題。比如九十年代初的國企改革和引進外資,把社會階層重新整理了一遍,使得許多人得以上位。這種上位,從來和什麼能力不能力的沒有多少關係。







70後特別是75前,工作五到十年後基本能上位,因為機遇太多,競爭者的數量卻和現在沒得比。現在80後用同樣的時間很難上到中層,競爭太厲害——各種競爭,遠在天南地北,和你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個個都能來搶你的飯碗。




職場上精力減退,天花板已經很明顯,家裡的壓力大得喘不過氣;注意力集中兩小時都會疲憊,80後要怎麼跟那些剛研究生畢業、加班到後半夜第二天仍然精神奕奕的90後競爭?




未來註定是數字化的科技時代了,我們的思維模式和90後00後,說實話,沒什麼太大的優勢。




80後們本應創造更大器的東西,但他們被瑣事纏身,目光收了回來,思想和精神糾結了,打起轉轉。長此以往,除了那些少而又少的高管崗位,又多少企業能讓我們工作到退休?很快在不遠的20年後我們要怎樣面對比自己小20歲的老闆擺布,等他給你發工資養活一家老小?







也許很多人在計劃著80後將來會從70後手中接管資源?




錯!更有可能的是錢、資源將會直接跳開我們這一代人,直接到90和00後的手中。




他們是真正互聯網中長大的一代人,比我們青春,比我們活力,熱錢不給他們給誰?




晉陞無望不說,還會有中年失業的擔憂。其實80後也非常地想改變自己的工作現狀與職業生涯,想要開闢新的職業道路,但是老人需要照顧、孩子需要撫養、房車需要還貸等這些家庭的各種壓力使得80後不得不安於現狀,因為不敢賭,不敢去做有太大風險的事,怕萬一失敗,父母與孩子受到自己的牽連。




也許你會勸說平安是福,平淡是真,這種話也許騙騙自己可以,但你說可以了,丈母娘不答應啊,各大小孩教育機構也不答應啊,更不用說各種商場、旅行社了。

我倒是想平淡是真,可世界不給我們選擇。







更糟糕的是,這代人身體也開始不行,很多人因為工作擠佔了全部的時間,大學後基本都沒跑過步。目前30多的80後身體有慢性病的都一大堆,十年後,上有老下有小,自己有房貸車要養,再加上一身毛病,畫面不忍再想。




80後有無數個想要坐上時光機穿越回過去的時刻,20年前買地,15年前進入互聯網,10年前買房。




我們常看到別人成功的創業項目,自己也想到過,但沒有去做,為此捶胸頓足,也為往日同學間日益加大的貧富差距而焦慮不堪,更為父母日漸衰老而自己無能為力而心酸不已。







80後是很不容易的一代,壓力越來越大,本來以為結婚生子買房就好了。沒想到之後的壓力更大。許多人現在最大的動力,就是給自己的孩子創造好的條件,自己的前半生也快走完了,原本的青蔥少年,也終於變成了每日奔波的大叔大嬸。




這是生育潮造成的周期現象,人口多的一代永遠沒機會抄底,只有挖空心思追漲殺跌一條路。今天80後的許多局面,早在我們當年一個班級塞50個人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網上有一篇反思的文章說的很好:




80後應該是中國最有希望的一代人。

在他們之前的中國人,基本上還是農民,也就是用農耕意識來生活的人,有的人住在大城市裡,但他們的思想行為方式大致是鄉村式的。




但八零後,從整體上講,是第一代真正的城裡人。中國要現代化,這是一個新的起始點。




但不管怎樣,作為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現的大規模獨生子女群體,我們的人生註定要承擔一些本不應該我們承擔的東西的。我們承擔了,沒有抱怨。善良的80後從來沒有計較或苛責過為什麼前人沒有傳遞給我們一個更好世界,

我們決定自己來建設一個更好的世界!


歡迎親們

留言並

點擊右上角把政商參閱置頂,第一時間免費接收內容推送


本文經肥肥貓的小酒館(微信號:zhihufeifeimao)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小錢錢迷


ID:qianqlc58




長按並識別關注



宏觀眼光,微觀視角,從身邊入手,以生活出發,通過簡單、可操作的實用理財技巧,提高生活自由度和選擇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政商參閱 的精彩文章:

剛剛,阿里智能餐廳落地!刷臉就吃,擦嘴就走!
延長膝蓋壽命40年,就用這一招,太重要了!
300年後的人類生活,目瞪口呆!
中國人口遷移與未來房價預測(深度好文)
80萬億產業爭奪戰爆發:一個超級風口來了!

TAG:政商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