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在中國,做什麼都別玩圈子,否則只會完蛋

在中國,做什麼都別玩圈子,否則只會完蛋





觀眾旁友們大家好,


歡迎收看本期的十三姨說事:






- 本期主題 -




玩圈子,


只能獨善其身,


兼濟不了天下,


也搞不了什麼大事兒。










這次,十三姨and蟬爺,受邀參加10.1—10.3的【「異星營地」阿拉善COART嘉年華】。





(圖片來自十三姨朋友圈好友)





(圖片來自@COART嘉年華微博)




這是什麼來著?




貼金的說就是:





李亞鵬發起的「COART亞洲青年藝術現場」和亞洲星光娛樂在阿拉善騰格里沙漠攜手打造的音樂主題嘉年華。




也順便包括了復古浪潮、手工配飾、機車改裝、紋身藝術、街頭文化...



復古浪潮


復古浪潮


復古浪潮




這裡的復古浪潮

特指美式復古

,對,這就是十三姨和蟬爺會去的原因。




但是額,這場嘉年華已經結束快一個禮拜了。




當時同期進行的越野主題、音樂主題都出通稿了,還沒見一個復古圈的出通稿。




一個個的都在朋友圈嘀卡開始又嘀卡結束。




特么的真.不容易。




中國的復古圈真.不容易。




怎麼就這麼不容易?




十三姨這次就來說道說道。










「出發

第一天





整架飛機上最復古最有品的


都是來阿拉善參展的


但一下機進入嘉年華展位


我擦


怎麼大家都穿的差不多啊





 


第一天剛去時,整架飛機里,看上去最復古!最有品!最會打扮的男男女女...




基本都是前往這次嘉年華參展的圈內資深玩家之類的...




與其他乘客、行人相比:




那真是高下立分,時髦斃了。














但到了嘉年華,各復古品牌的展位不是挨著就是對門兒,這些圈裡人集中在一起:




oh,十個裡面九個在養牛、八個穿復古馬甲、七個留小鬍子、六個戴財布鏈、五個是約翰列儂髮型...




密集式的見這些人,真的有些受不住。


不是說不好看,就是很鬱悶。




國內玩復古的復古圈內人,和公眾場合的路人倒是區別開了。




和同行呢?一撞一個準。




無論合不合適,都在玩牛仔、工裝、西部風...這一套。




是有人規定,在圈內,就必須是圈內人的打扮嗎?






開展了




展位里走走竄竄再聊聊


我擦


還聊出好幾種圈層感了







這次可以說,中國復古圈的都來了,從北京、上海、杭州、到廣州...




大家都一團和氣,三五成群的尬聊:




但整個氣氛一言難盡




中國復古圈一共就那麼大,在這裡彷彿又被分出了幾個「支線圈」:




要麼充斥一種老子很牛逼的圈層優越感;




要麼是一種自己做的真的不好,都是前來學習各位老師謙虛到不行的低調感;




要麼就真是來展覽下就行,完事走人的參與感...




明知道這些人有品、又各人都有一己之力,置身他們之中,卻並不因為加入他們而慶幸自豪,而是一種無所適從感。









復古這東西


在中國興起十多年了


但目前屬小眾


還在圈內玩兒







復古浪潮,在中國興起,有十多年了,但目前沒有一個和它有關的做大的東西。


 


甚至直到現在依然不溫不火,還屬小眾。




這和搞復古的這撥人的圈子文化也不無關係。




Black Rock Vintage Show

(黑石復古展)

和33oz,的確是每年都能挑頭把圈裡人聚在了一起,但是,然後呢?





年年圈子裡的人,還是三五成群,或者各玩各的。




當然他們自己在圈子都玩的挺好的,但說到底,是不是對圈子有什麼誤解?







圈子是用來將小眾之物形成力量


再推廣成大眾的


而不是固步自

封的








每一種文化最原始的面貌都不是大眾能欣賞來的,包括復古。




區別在於:




有的人就是有能力把這種文化推廣成大眾文化。




所以這種美式復古文化一開始並不是大眾文化,甚至是從國外傳過來的,但圈子要做的絕不是將這個文化搞得越來越小眾。這樣沒法活嘛。




應該做的是,將復古文化在圈子裡形成力量,再推廣成大眾的。







圈子裡的人應該互相扶持


但復古圈力量有限


應該先支持能凝聚圈子力量的品牌


而不是消耗圈子力量







互相扶持,的確會讓圈子更牢固,友誼更長久。




但問題在於一些從一開始創立,定位、產品走向就有問題的品牌,扶持也只會拖累別人。




國內復古圈尚小,力量有限。應該給更多的機會、資源給那些踏實定位在中國復古圈、打算用圈裡人都信服的好產品去引領圈子前進的品牌。




這樣的品牌不僅需要圈裡所有品牌的支持,更是能凝聚起圈子力量的好品牌。









因為某種文化形成的圈子


每個圈子裡的人


肩負的都是兼濟天下


而不只是獨善其身







大部分會玩復古的人,要麼留過洋、有點家底、有點經歷、審美至少高於普羅大眾...




對於他們來說,玩玩復古獨善其身沒有任何問題。




尤其有圈子加持,更能加速他們獨善其身的進程。




但是,這種因為某種文化形成的圈子,在裡面玩的最理想狀態是:




通過圈子獨善其身後,


再去兼濟天下。




但現實是大多數人靠圈子都能上升,但最多也只能上升到獨善其身,兼濟不了天下。非但兼濟不了天下,還就此把自己固步封在了圈子裡。




他們這群玩圈子的人,都明白了復古、弄懂了復古,但把自己封在圈裡,沒有將這種文化輸出給更多人。





所以很可惜,中國復古浪潮興起快十年,目前沒有一個和復古沾邊做大的。










中國復古圈遇到的好機遇會越來越多



但圈子很缺具有雄心壯志的人


將復古文化越做越大


特別缺







不要總說復古就是小眾的,「小眾」這個詞在我眼裡,是實在做不大,才會自詡清高成「小眾」,說白了就是種心酸。




這次的阿拉善嘉年華復古浪潮,我看到更多的是各玩各的,結束了就

三五成群聚一下,

朋友圈打個卡。




這樣的圈子嚴格意義上並不算圈子,


只是三五成群的幫派而已。




要知道這次復古浪潮只是整個

【「異星營地」阿拉善COART嘉年華】

的一小部分,但如果把握的好,對於整個復古圈來說,應該已經夠炸了。




但現實是這次復古浪潮並沒有引起什麼反響,比起同期進行的

越野賽事、音樂嘉年華...




甚至到現在看不到一篇通稿。




要知道,像這次的

COART嘉年華這樣的:




機會會越來越多,


機會也會越來越好。




但如果沒有格局、雄心壯志,再好的機會都是三五成群的小打小鬧。成不了什麼大事。




所以,實在很需要有遠見、有能力、有壯志雄心不局限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能夠兼濟復古圈的人站出來




隊伍給你準備好了,就等著你不止是聚起圈裡的人,更要帶著整個圈子,把復古文化推向大眾。




沒有哪個人,沒有哪種文化,應該就是圈養起來玩的,應該就是小眾的。何況復古這個東西,本來就不是為了附庸風雅存在的。




它是種文化,就應該越來越被大眾接受。










文字:十三姨  |  圖片:Joey Wang







假         裝



No bullshit,no cos bigger


「不說假話不裝逼

的時尚號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一個有故事的剁手指南




沒看夠?沒買夠?

到蟬市商城瀏覽最新上架商品

點擊圖片即可進入購買頁面
















荒蕪世界,飽滿內心


Into the wild.Beyond the sight.




閱讀原文

,到蟬市商城瀏覽更多商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蟬市 的精彩文章:

是個男人,都得戴上它!
幾百塊居然就能買到如此大牌范兒包包?
中國的精英們,現在居然都玩得這麼大了!
撩妹不是給她送包,是先給自己買個好包
99一雙的鞋500多賣給外國人,回力想幹嘛?

TAG:蟬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