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對夫妻,都有一個第三者
?本文作者:
美亞
轉載自公眾號:美亞在港村( ID:wangjinshan2015)
前幾天,在微博看到一條新聞,可謂驚心動魄。
你肯定和我一樣罵罵咧咧:
深夜幼童街上亂竄為哪般?鐵定不是親生的吧?
然而在看到原因後我露出了神秘而苦澀的微笑:
我敢保證,在受到雙邊親友、廣大群眾的漫天指責之前,夫妻倆已經展開了激烈的內訌:
誰讓你要去吃夜宵的?!
誰讓你不鎖門的?!
誰讓你生孩子的?!
誰讓你上傳的?!
小兩口結束了一天的疲累,只不過是想出門吃個夜宵,偷一段二人時光,卻差點把孩子丟了。有孩子的都懂,這是多麼心酸的浪漫。
一年
365天,熊孩子最鬧騰的那幾天,一定掐著點兒在你想放風的那幾天。堪稱世界第九大謎題。
我去年和老李看鄭秀文演唱會,一直在等《唯獨你是不可取替》這首定情歌。其實整場我們倆都有些心不在焉,彼此心照不宣在等待一個審判性時刻。
果然,9點咪咪發來了whatsapp:They don"t want to sleep with me,and they"re crying.
一想到家中哭聲此起彼伏,雞飛狗跳,只能在高潮迭起的「安可」里灰溜溜先行告辭。
回去路上,我鼻子酸溜溜,一股怨氣在任督二脈橫衝直撞。
老李:高高興興出來看個演唱會,別黑著臉。
我:高興個屁!
一路無言,兩廂失興,我們都想複習愛情,卻敗給了孩子。我們沒有時間談情說愛。
雖然,
孩子只是我對你的表白
,生二胎的是真愛。可過來人都知道,
有了孩子之後的婚姻,才是婚內愛情最大的考驗。
不僅僅是沒有了二人世界,婚前的如膠似漆、三觀吻合、遷就包容都在孩子身上慘遭滑鐵盧。我們擁有了血脈相通的愛情見證物,可在這份見證物面前,我們有時像最熟悉的陌生人。
孩子是愛情里三觀最犀利的檢測儀
生娃前,我們的三觀符合無非就是我想去吃西餐,你說要穿西裝。你說特朗普是個混蛋,我說特魯多好帥。我說世界這麼大,我要去創業,你說加油我說YEAR!
成年後塵埃落定的三觀能相符到如此百分比,已然是天生一對。
可生完孩子後,回歸到一個生命的餵養、塑造過程里,骨子裡最原始的三觀被激發出來。我們長了那麼多年,好不容易殊途同歸,可以在一張桌子上吃飯,一張床上睡覺,最後卻發現,孩子暴露了我們的殊途。
比如,我的女友和老公就女兒的上學問題激烈的爭吵。
女友認為,女兒就該換國籍去上德威,從小貴族教育,直接聯結國外名校一條龍。而老公認為,花那麼大工夫買了學區房,擠破頭要進的公立幼稚園近在咫尺,非要去崇洋媚外?
然後兩個人就吵偏題了,從擇校問題上升到:論中國是否可以在未來問鼎世界。
我和老李也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比如我提倡親密教育,而他卻奉行長幼尊卑;我認為男孩首先要夠膽肯沖,他認為男孩首先要彬彬有禮;我認為女孩首先要寵到安全感爆棚,他認為女孩首先要克己賢淑。
那些在愛情里明明可以求同存異,互相尊重的問題,落到孩子身上寸土不讓。
我們依舊沒有人犯錯,我們都想把最好的教給孩子,終於固執己見,矛盾重重。
我們因為孩子變得惡毒
曾經老李問我,那些高舉「喪偶式婚姻」的女人,到底懂不懂「喪偶」是什麼意思?難道真的希望「死了老公好出門?」
我只能報以無奈苦笑:
並非女人惡毒,而是女人太孤獨。帶孩子有多辛苦,誰帶誰知道。
比起女人言語上的刻薄,男人的「父愛如山,動也不動」,「帶孩子不就是女人的事兒」,「我媽沒錯,我也是這麼長大的」,更是一捆利刃,刀刀戳心。
婚前那些花前月下、海誓山盟,在無窮無盡的屎尿屁、通宵哄睡里幻化成了虛構的泡影。
於是我們變得煩躁、易怒、冷漠、仇恨。女人說生了孩子才知道自己嫁了個豬隊友,男人說生了孩子之後她完全變成了一個怨婦。
奇怪的是,我們對帶來這些捆綁的孩子愛之入骨,卻對一半基因的來源者恨之入骨。我們忘了當初我們為了愛而結合。
怎麼辦?
熱炒+涼辦。
熱炒:先要懂得見縫插針和時間賽跑,哪怕一拳打暈熊孩子。畢竟要有先來後到,先有夫妻,夫妻最後分離。
前兩天和老李北上辦點事兒,凌晨四點就爬起來,瘋狂奔波了一天。令人詫異的是,起床氣癌晚期的我,居然沒有暴跳如雷,而是安靜如雞牽著老李、靠著老李,睡著老李。
高鐵上和老李竊竊私語嬉嬉笑笑打打鬧鬧,旁邊座位路人甲投來冷漠而懷疑的眼神:一看就不是正經夫妻,這麼肉麻一定是偷情,打倒小三!
雖然幾乎不眠不休,但是我真的嗅到久違的愛情味道。當兩個人脫離開柴米油鹽貴氣息最重的孩子,愛情血條才有回血的空間。
婚姻那麼長,我們需要不斷地重新愛上對方。
涼辦:婚姻里的朝夕相處,讓我們失去了冷靜的空間。這是很多育兒問題僵持不下的原因。有時我們堅持己見,就是為了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一口氣。
想想我們當初是如何處理「刪不刪前女友電話」「作天作地鬧小脾氣」「婚禮怎麼操辦」的?無非就是冷靜、妥協、解決問題。
同理代入到孩子的身上,更應該如此,哪怕離家出走幾日,都好過綁在一起杠到死。
我那個為「中國是否能稱霸」而爭論的好友夫妻,好在老公出差的緩衝,最終冷靜地達成了協議:先轉女兒的國籍,上公立幼稚園,做好兩手準備。
她笑著跟我說,都抱著一顆親生的心,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我們還要學會大雜燴。就是在艱苦的育兒生涯里,二眾一心,協同作戰,一個有老有少的大家庭里,少了哪一味佐料都會索然無味,餿成隔夜冷炙殘羹。
最後我們要謹記:在現代社會,婚姻的功用不再是傳祖接代、降低繁衍成本。
我們依舊擲棄自由,生兒育女,是因為相愛。想看看你一半我一半的臉,有多麼好看。
本文經
遇見張小嫻?
轉載發布,已獲作者授權,圖片來源於網路。
▌
美亞,美亞在港村 id:wangjinshan2015。 文末:美亞,作家,心理諮詢師,定居香港。《南都周刊》特約撰稿人,《時尚COSMO》專欄作者,「單身力」理念創始人。一個放心老去的已婚育少女。微信公眾號:美亞在港村(ID:wangjinshan2015),微博@美亞在港村。
如果喜歡就轉發到朋友圈吧:)


※周末約會的份額,應該留給這樣的男孩子
※這才是婚姻里最大的敵人
※你的氣質,分分鐘影響你們的愛情 | 氣質類型評估
TAG:遇見張小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