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說:一本書是如何做到0差評的?
9 月 20 日,我們的新書《矽谷革命:成就蘋果公司的瘋狂往事》(以下簡稱《矽谷革命》)開始陸續發貨了。雖然物流方面歷經不少波折,但萬幸書最終還是如約送到讀者們手裡。在這裡首先要感謝讀者們的耐心和理解。
《矽谷革命》原名《蘋果往事》,早在 2010 年就在國內出版,豆瓣上評分 8.1,但翻譯成為最大的遺憾。2017 年上半年我們聯合博文視點在蘋果市值登頂之時重譯這本書,除了對這本書本身的珍視也表達對 Macintosh 團隊全體成員的敬意。
這本書講述的是 1979-1984 五年間 Macintosh 開發過程的書,由團隊主要成員對當時的記錄、Andy Hertzfeld 的視角集結成書,其中有團隊成員間的故事,也有 Macintosh 從 0 到 1 的開發過程。
通過這本書能看到創業團隊的歷程、團隊的工程師文化、開發者們對產品的投入,當然還有喬布斯的「現實扭曲力場」和他是如何組建並管理這樣一支看似千奇百怪實則卓越的團隊的。
想知道《矽谷革命》從內容到裝幀是如何在讀者群中獲得 0 差評的?一起來看看那些可能來自你我身邊的讀者的反饋吧!
@夕水溪下
這本書讓人重新思考創新以及極客精神,值得每個工程師都讀讀。
讀完這本書,我一下子覺得我的工作變得簡單很多,也重新思考了蘋果公司為什麼能成功,你要知道,在當時,蘋果也是一家創業公司。
這是三十多年前發生在矽谷的一場技術革命,時過境遷,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但支撐過這一切的力量卻一直沒有改變過。在現如今創新變得舉步維艱的年代,更需要這種精神。
@Calvin
周末讀了此書,全書涉及的可算是很廣了。對蘋果當年研發 Macintosh 的歷史有了更多了解,也對整個團隊,喬布斯,以及蘋果和其周邊公司合作等等都有了認識。當然,還有什麼比一幫極客式的人物在一起開發一款改變世界的產品更有趣的呢?
@蝦米大蝦~~
操作系統圖形化交互設計的鼻祖,圓角矩形, FInder, 剪貼板,字體, 滑鼠甚至電路板設計,好多小故事……當你真正去熱愛認可一份工作時候,創作靈感真的源源不斷 。
@艾斯特薔薇色
最近一直在看這本書,有種深深的感覺是現在有些過度妖魔化情懷了,就像很多人缺乏信仰一樣,面對工作時也缺乏一些情懷,反而是這些被調侃被妖魔化的東西無形的在推動我們把每件事做得好一點再好一點。雖然後來沒有成為程序員,但是還是深深的羨慕著當時的工程師文化。
@張稀虹有重度強迫症
書絕大多部分都完全沉浸在 Macintosh 團隊的開發氛圍之中,但當蘋果由於公司發展和團隊調整出現大企業很難避免的問題之後,Andy 和 Burrell 相繼從蘋果離職,不免唏噓感嘆。
兩個如此熱愛 Macintosh 的天才級開發者就這樣退出了蘋果舞台。現在回看來他們甚至都沒有迎來蘋果的巔峰時刻,不過作為一名工程師也許他們那時離開反而恰好。
@tolk
一個偉大產品的誕生一定有一些特別的故事,沒想到 mac 的開發歷程如此有趣,包括後來一直沿用至今的一些東西原來都是從那時候留下來的。
@xluo
令人嚮往的大航海時代,我們的時代也剛剛開始。
@黃建烽
最後我想說,我非常榮能跟他們同一個時代,我也很感激這個時代,這已經是人類歷史最好的時代了。
@張
剛拿到書的時候恰遇自己準備去歐洲的行李,本打算在飛機上好好品味,哪想到隨隨便便翻了一頁後,竟然不知不覺一口氣就讀完了,結果還沒出發就讀完了。書的內容自然不多說,多年經典的重印,不管是程序員,產品經理,運維人員,管理人員... 準確的講應該是任何人都適合讀,書中文章都很有趣味性,不論是從前到後一頁頁讀還是隨便從哪一頁開始都不會感覺突兀,如絲般順滑,自然而然的就讀完了。本書值得回味,值得收藏,值得流傳。


※為什麼Python發展得如此之快?
※關於無人駕駛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AI光遠觀怎麼夠 這場實戰營就讓你近觸
※如何用AI技術構建一個高可用的雲安全系統
※知乎60萬贊答主:為什麼整天看乾貨還成不了高手?
TAG:Info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