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您也許不知道,清朝也修築過長城,不為防外族侵略,而為防這個人

您也許不知道,清朝也修築過長城,不為防外族侵略,而為防這個人

清史專家、北京滿學會會長閻崇年曾盛讚清兵入關對中華民族有十大貢獻。

其中一大貢獻,就是民族融合。

他說:「清代民族關係是中國皇朝史上最好的時期。在東北,清朝解決了自遼河到黑龍江流域各民族的問題,前代所謂的『邊徼』之野,清朝則成為『龍興之地』。」

對這一問題,閻老是這麼解釋的:在北方,中國自秦、漢以來,匈奴一直是中央王朝北部的邊患。為此,秦始皇連接六國長城而為萬里長城。明代的蒙古問題,始終未獲徹底解決。清朝興起後,先後綏服了漠南蒙古、漠西厄魯特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則中國2000年古代社會史上的匈奴、蒙古難題得到了完全解決。

閻老還引用了康熙帝曾經說過的話——「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其指稱昔日防禦蒙古的長城已失去了戰略意義,成了一種擺設,而由蒙古來防禦沙俄,比長城還牢靠。

閻老認為,光是讓長城成為一種沒有戰略意義的陳跡,康熙帝就足以笑傲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而大清王朝就稱得上一個偉大的王朝。

但是,很多人似乎是選擇性地忽視,其實,清朝也修築過長城,不為防外族侵略,而為防農民起義。

清朝所修築的長城在在吉縣、鄉寧一帶,是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長城,目的是要阻止陝西捻軍東進山西。

然並卵,這道堅固的長城並沒有能阻擋住西捻軍的腳步,1867年11月22日,西捻軍由宜川進至壺口,連夜潛渡冰橋擊敗官軍,佔領了吉州,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軍平陽。

這裡,重點說說西捻軍首領張宗禹其人其事。

張宗禹,小名輝,混號「小閻王」,清廷蔑稱之為「張總愚」,亳州雉河集(今安徽省渦陽)城北十二里張大庄人,家有沃田千餘畝,不愁吃穿,其本人喜愛讀書,因不滿清朝統治,故不屑應試。

有人勸他進取,輒漫聲應答:「必須文章足登台閣,吾方應考試。」

咸豐二年(1852年),張宗禹同族叔父張樂行發起捻軍起義,張宗禹揭竿而起、率眾相隨。

張樂行轉戰江淮一帶,勢力遍卻及蘇魯豫皖等地,一度稱「大漢明命王」。

同治元年(1862年),張樂行被叛徒李家英出賣,成了清王朝「倚為長城」的蒙古王公僧格林沁的俘虜,就義於義門大周營。

為了殺一儆百,僧格林沁對張樂行實施了千刀萬剮的剮刑,手段極為殘忍,慘絕人寰。

張樂行死後,張宗禹繼續撐起捻軍大旗,與清廷鬥爭到底。

同治三年(1864年),張宗禹受太平天國梁王之封,與太平天國遵王賴文光整編捻軍,以騎兵為主、步兵配合,流動作戰。

張宗禹擅長運用騎兵,兵出無常,擊虛避實,敵虛即奮勇出擊,敵實即疾走相避。時化整為零,處處盤旋,使敵人摸不清主力所在;時合零為整,并力出擊,實力遠出於敵人意料之外,屢屢出奇制勝,迭奏膚功。

同治四年(1865年)春,張宗禹採取「打圍戰術」,率領捻軍走尉氏,誘僧格林沁清軍尾隨,一路飄忽不停,或向西南走臨潁,轉折東走郾城,又向南趨西平、遂平,接著,神龍擺尾,東向走汝寧,日夜兼程百餘公里,數日之間,在齊魯大地縱橫馳驅,往來迅疾,逼近直隸邊境。

清廷上下被弄得神經失常,一味斥責僧格林沁縱捻北來。

僧格林沁有苦說不出,只好亡命追擊,數十日不離馬鞍。

看看出擊時機已經成熟,該年四月二十三日,張宗禹在曹州(今山東菏澤市)城西北20公里處的高樓寨設伏,以小部兵力向解元集進擊誘敵。

等清軍全部進入伏擊圈,張宗禹一聲令下,四面出擊。

此戰,捻軍全殲僧格林沁馬隊萬餘人,殺僧格林沁及內閣學士全順、總兵何建鰲、額爾經厄等文武官員多人,算是給張樂行報了血海深仇。

僧格林沁之死,乃是晚清歷史的軍事轉折點。

清代統治者入主中原後,將八旗制度變為純粹的軍事組織,八旗子弟,盡僉為兵,「以清語、騎射為務」,實行世襲兵役制。

僧格林沁死,滿蒙八旗武裝再沒有了能夠真正擔當的主帥,與綠營一樣,失去了可以控制局面的戰鬥力,軍權漸次落入湘軍、淮軍手中。

無怪乎僧格林沁死訊傳入京師,慈禧太后馬上哀嘆道:「僧格林沁在,我大清國在;僧格林沁亡,我大清國亡。」

已經攻陷了天京曾國藩隨即率湘、淮軍北上,接替僧格林沁攻捻。

曾國藩恃仗洋槍洋炮實施重點設防,畫黃、運、淮、潁四河圈圍的戰略,堅壁清野,欲在封鎖中絞殺捻軍。

為了粉碎曾國藩湘軍的封鎖,同治五年(1866年)九月,捻軍在河南許州(今許昌)分兵,遵王賴文光等走東北、是為東捻軍;張宗禹西走入陝,是為西捻軍。

張宗禹五萬餘西捻軍西入西安,在西安東之灞橋十字坡殲滅陝西巡撫劉蓉部湘軍三十營,殺湘軍提督、漢中鎮總兵蕭德揚和記名提督楊得勝等,圍攻西安。

慈禧太后急得口吐白沫,急命左宗棠督辦陝甘軍務,湘、淮軍劉松山等馳援西安。

左宗棠向來以「當代諸葛亮」自許,卻在陝西連連遇挫,智絀計窮,無可奈何,「憤欲死」,不斷在奏摺中驚呼:「捻自南而北千有餘里,回自西而東亦千有餘里」,「現在局勢艱危,州縣城池疊陷」。

對張宗禹來說,他完全有能力把左宗棠變成「僧格林沁第二」。

不過,曾國藩因圍剿不力被清廷撤免欽差大臣,李鴻章繼其任,將東捻軍圍困於黃河南岸、運河東岸、膠萊河西岸和六塘河北岸的地區內。

無法動彈的東捻軍只得連連向張宗禹告急。

為了實踐「誓同生死,萬苦不辭」的誓言,張宗禹決定立刻離開陝北,解救戰友於水火之中。

張宗禹使用的是圍魏救趙的戰術,引兵直搗京畿,迫清軍回防。

同治七年(1868年)正月,張宗禹進入直隸境內,北京震動。

同治帝下詔戒嚴,諭:「湘、楚、魯、豫、直、皖、吉里之兵星夜入衛」,督師李鴻章則奏請:「堅壁清野,分地設防。」

但是,正月五日,遵賴文光已兵敗被俘,東捻軍已覆滅。

則西捻軍並沒達到援救東捻軍的目的,而幾乎把全部清軍吸引到自己周圍。

張宗禹獲知東捻軍已敗滅,急轉南下山東,欲避開清軍的圍攻。

可惜,進入直魯邊區後,屢遭清軍截殺,將士傷亡慘重。

六月,西捻軍于山東商河、濟陽接連惡戰,主力傷亡殆盡,張宗禹負傷。

七月二十八日,西捻軍殘部在山東茌平南鎮與清軍展開最後一戰,張宗禹弟張宗道、張宗先、子張葵兒,侄張振江及程大老坎等捻軍將領又壯烈犧牲。張宗禹僅率10 余騎衝出重圍,其後不知所終。

關於大英雄張宗禹的最後結局,大致有三種說法:

一、出家為僧,此說,與民間傳說中的黃巢、李自成失敗後出家為僧是同一路數,可信度較低。

二、投水而死,戰爭的直接指揮者李鴻章在向清廷的奏報中就稱張宗禹溺水身亡,《清史稿》亦據此稱「張宗禹投水死」。此說,極可能是李鴻章為給清廷一個交待所捏造出來的,同樣不可信。

三、隱居黃驊縣孔庄(今為南大港國營農場三分場所在地)隱居,20餘年後病死。《滄縣誌》即持此說,曰:「張酋敗後,逃至邑治東北之孔家莊,變姓名為童子師,後二十餘年病死,即葬於其庄,至今抔土尚存焉。其臨歿時告人曰:『吾張宗禹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沙龍 的精彩文章:

李鴻章墓中葬品讓人詫異,大部分已上交,其中兩件的下落出人意外
家族三十餘被殺,他悲憤莫名,以含血淚之墨,寫出了天下第二行書
少年赤手殺狗,手段狠辣獨特,長大後成一時悍將,卻被劾患瘋癲病
這些人的死,民間與官方說法不一致,有的甚至挑戰我們的認知極限
沒見過的文物就不存在?有些文物,即使見了,您也不相信它的存在

TAG:歷史大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