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收藏‖孩子常見物理降溫指南

收藏‖孩子常見物理降溫指南

收藏‖孩子常見物理降溫指南

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兒科 陶仲賓

由於孩子皮膚脂肪少、對產熱和散熱調節能力差,體溫易受周圍環境影響的生理特點,尤其是嬰幼兒,所以容易引起發熱。物理降溫(physical cooling)是局部或全身,通過傳導與蒸發作用使體溫降低。正常小兒直腸溫度波動在36.5~37.5℃,口溫較其低0.2~0.3℃,腋溫又較口溫低0.3~0.5℃,正常腋下溫度為36~37℃,凡體溫超過正常範圍稱為發熱。正常情況下,進食、運動、哭鬧、衣被過厚、環境溫度過高均可致體溫升高;飢餓、少動、保暖不佳時可致體溫降低。孩子出現發熱,這時家長要勤測體溫,密切監測孩子體溫波動,當體溫在38.5℃以下時(若患兒有高熱驚厥史則需提早處理),且精神狀態尚好,先別急著用退燒藥,可採用適當的物理降溫方法,達到降溫效果。

常見的物理降溫方法

1

少穿少捂,注意環境溫度適當通風

少穿衣服、少蓋被子,讓寶寶自然散熱。3個月以下寶寶的汗腺發育不完全,要多喝水,千萬不能捂,否則體溫會越捂越高。

2

多喝水或母乳

寶寶發燒是一個身體消耗水分的過程,據估計,體溫每升高1℃,要蒸發人體10%的水。另外,多喝水能加快排汗、排尿,促進體內的毒素以及代謝廢物排出,利於患兒儘快康復。因此要少量多次喂溫開水或母乳,讓身體出汗或排尿以助降溫,同時避免脫水。但不建議喝瓶裝果汁、果奶,其糖分高,滲透壓高,會加重孩子胃腸負擔,也會出現滲透性利尿。

3

冰袋(冰囊)、降溫毯或退熱貼

寶寶發燒時,可以將退熱貼貼在額頭或者大血管行走部位(常見部位有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注意觀察患兒局部皮膚顏色,如出現蒼白、發紺等情況應立即停止用冷,防止發生血液循環障礙或凍傷。通過接觸傳導及汽化水吸熱的物理變化達到降低體溫的效果。30分鐘後測量體溫並記錄,需長時間用冷者應休息1小時後再重複使用,給予局部組織復原時間。

4

泡腳

控制水溫不要燙到孩子,泡15-20分鐘以上,讓寶寶出汗降溫。

5

溫水擦拭身體,溫水浴

利用溫水接觸皮膚,通過蒸發、傳導作用增加機體散熱,達到降溫目的。可以用低於體溫的溫水擦拭頭頸、四肢、腋窩、腹股溝等大血管通過的部位,以便散熱降溫。

具體方法

盆內盛32~34℃溫水,拭浴前將冰袋置於頭部,以防拭浴時表皮血管收縮、頭部充血。熱水袋置於足底,避免患兒寒戰及不適。鬆開床尾及蓋被,不過多暴露,脫去衣服,浴巾鋪身下。將浸濕的小毛巾擰至半干,纏於操作者手上,以離心方向拍拭。分別拍拭上肢、下肢、背部,每側肢體或背部拭浴時間3分鐘,全過程不超過20分鐘。腋下、腹股溝是大血管經過處要延長拍拭時間,禁止拭浴胸前區、腹部、後頸、足心等部位,以免引起不良反應。拍拭後用大毛巾擦乾皮膚,撤去熱水袋,協助患兒取舒適體位,半小時後複測體溫,若體溫降至39℃以下,取下頭部冰袋。

6

通便處理:

發熱時,雖然孩子進食少,不會有多少大便,但腸道本身還有分泌功能,也就是體內代謝產物或毒素會積於腸內。儘快排出利於散熱,也利於疾病好轉。如果孩子超過 48 小時未排便,可暫用開塞露。

7

中醫適宜技術:

推拿、捏脊、貼敷、放血等方法。

注意事項

1、以上物理降溫辦法僅適用於3個月以上的寶寶,3個月以下的寶寶,一旦出現發燒,建議立刻到兒科就診。

2、不推薦用白酒或酒精給寶寶擦身。酒精蒸發時確實能使皮膚溫度降低下來,但就是因為酒精發揮作用太快了反而會有反作用。此外,酒精也會通過皮膚和呼吸被吸入寶寶體內,引起酒精中毒,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3、如果孩子一般情況良好,可以在家觀察治療3天,以下特殊情況要及時去醫院:

1)出現脫水癥狀:小的嬰兒換尿不濕的次數減少,或大寶寶小便次數減少。

2)注射疫苗後體溫超過39℃,發熱時間超過24小時,需要找醫生判斷下是不是由於疫苗反應引起的。

3)寶寶出現抽搐。

4)如果孩子發燒時伴有呼吸困難、嚴重噁心、嘔吐、腹瀉等癥狀或者體溫超過38.5℃以上時,應立即去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作者:陶仲賓

副主任醫師,甘肅省技術標兵。2003年畢業於蘭州醫學院,同年七月留校進入蘭大一院兒科、PICU工作至今,熟練掌握小兒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尤其擅長危重患兒的救治。曾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PICU專業、日本秋田大學附屬病院兒科、華西二院小兒血液凈化進修學習,獲得PALS培訓及小兒血液凈化合格證書。現任甘肅省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及甘肅省兒科學會專業委員會急救專業學組秘書,中國醫師協會兒童重症醫師分會重症營養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兒科救援分會公共衛生事件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甘肅省醫師協會整合醫學醫師分會血液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隴原健康 的精彩文章:

TAG:隴原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