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聯手按下「紅色按鈕」:北斗導航走向世界勢不可擋
圖為中國北斗導航星座模型,我們知道,現代戰爭是信息化戰爭,誰能夠更精確的獲得情報、更及時的鎖定敵方目標,就能搶得戰爭的先機,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就是靠著太空中密布的偵察、通信和導航衛星實現了戰場的單方面透明,因此戰爭的結果都成了一邊倒的火力表演,這其中美國花大力打造的GP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發揮了重大作用,可以說沒有GPS美軍的戰鬥力就損失了一半。
對於美軍的信息化優勢,中俄兩國都看在眼中,兩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各自開始發展國產衛星導航系統,中國這邊是北斗導航,俄羅斯則是格洛納斯導航,目前兩國的導航系統都已經頗具規模,中國已經實現在亞太地區的全方位覆蓋,而格洛納斯在東歐和西亞地區也逐漸發力,尤其是在敘利亞的內戰中,格洛納斯導航表現出色,為俄軍巡航導彈的精確打擊提供了有力保障。
按照中國方面的計劃,未來將在2020年左右將北斗導航發展成全球範圍的導航系統,預計將發射總共35枚導航衛星,其中5枚是備份衛星,而美國GPS導航則是27顆衛星,然而GPS導航的精度現階段要超過北斗導航,主要有兩大原因,首先是原子鐘等技術的差距,其次是地面觀測站的差距,前者主要是技術差距,而美國在全球各地都部署有GPS地面觀測站,我國的北斗導航地面站則少得多,目前只在巴基斯坦等國存在,這使得北斗的導航精度也受到影響。
據報道,日前中俄兩國在莫斯科又達成了一項重要協議,按下了北斗和格洛納斯融合的「紅色按鈕」,兩國在衛星導航的技術融合上達成了重要共識,未來兩國的衛星導航將深度融合,並聯合製造下一代兼容性衛星導航設備,而且中俄兩國還將在對方境內建設衛星導航站,這樣一來,北斗導航就大大擴展了影響範圍,對其早日實現全球導航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對於解放軍遠程打擊能力的建設也有積極意義。


※中國航母即將服役這國坐不住了:自稱航母技術遙遙領先
※還想偷襲中國航母?我軍最新水下利器讓敵人無處可逃
※055大驅112套垂髮世界第幾?美專家表示絕對夠用
※十枚導彈齊射曝中國終極王牌:東風41已部署這麼多
※中國55歲准院士為何加入海軍?可百步穿楊鎖定核潛艇
TAG:全球軍事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