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中年人這些事情要少做

中年人這些事情要少做

人的生來病死是不由自己控制的,沒有人願意去面對衰老、疾病與死亡,大家都想保持在自己最好的狀態,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人們在到了中年之後才會慢慢變得重視健康養生。見天,小編就為大家講一下中年人想要養生就最好少做的事情。

到了中年,這些事就要少做

一、工作熬夜

人到中年,由於工作任務繁重,特別是各類腦力勞動的人如工作上長期硬拼,生活上長期熬夜,就可能引起因神經系統過度緊張,而導致的失眠、潰瘍病、高血壓、冠心病等。此外,長期睡眠不足,還會造成大腦受損,促使早衰。

二、三餐挨餓

有些中年人因工作忙或生意難以脫身,長時間連一口水都顧不上喝,不吃早餐更是常事,長期下去會導致水分、營養缺乏症,促發腦血栓和尿結石症。

經常挨餓不進食,還會引起胃潰瘍,誘發低血糖,甚至引起昏迷、休克。

相反,經常飢不擇食、暴飲暴食,更有損健康。只有定時定量按時進食,才能保證大腦機能得到充分發揮,使記憶、理解、思維、分析等能力處於較為理想的狀態。

三、玩樂傷身

輕鬆、健康、適度的娛樂活動,可以調節人的神經,陶冶情操,有益健康。但玩樂過度,會使體內維生素A消耗過多、視力下降、神經疲勞。所以,中年人玩樂應適可而止,更應注意文明雅趣和輕鬆舒暢。

四、運動過量

適當的體育鍛煉可增強體質,有益身心健康。但過量的運動會使熱能大量消耗,乳酸等代謝物在血液中堆積,還會造成心律不齊,影響肝臟功能,導致筋骨和肌肉酸軟,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

五、病痛拖延

不少中年人時常感到活得很累,經常出現頭暈、乏力、胸悶、胃痛等,還滿不在乎地拖延就醫,結果小病熬成大病,輕病拖成重病,以致失去治療的良機。若身體有病兆,不可諱疾忌醫,應該早檢查、早診斷、早治療。

那麼中年人保養吃什麼好呢?

1、杏仁

預防血小板凝結。研究發現,即使每周只吃一次堅果,也能減少1/4患心臟病的風險,其中特別推薦杏仁。

吃法:將杏仁磨成粉狀,拌入沙拉、菜中,不但增加口感,也能充分吸收營養。

2、黃豆

降低膽固醇。黃豆含多種必需氨基酸,可促進體內脂肪及膽固醇代謝,十分適合素食者當主食。

吃法:先將黃豆在熱水中泡4小時,再換水煮。可將黃豆中容易產氣的多醣體溶解出來,不易脹氣。

3、菠菜

預防心血管疾病。菠菜富含葉酸,比其他營養補充劑更能有效預防心臟病。

吃法:保存葉酸的最好方式是大火快炒,營養價值能保留最多。

4、薏仁

降低膽固醇。薏仁降膽固醇效果不輸燕麥。它屬於水溶性纖維,可加速肝臟排出膽固醇。

吃法:薏仁湯易增加熱量,最好將薏仁煮成飯。

5、黑芝麻

防止血管硬化。黑芝麻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維持血管彈性,預防動脈粥狀硬化。

6、木耳

抗凝血。研究發現,木耳含九種抗凝血物質,與洋蔥、大蒜效果類似。

吃法:將干木耳用水泡開,洗凈切絲,用熱水燙一下,撒上薑絲、糖、白醋、醬油涼拌。

中年人保養在平時生活中需要怎麼做呢?

1.測體重

要注意體重,過於肥胖會減少你的壽命。採用一種簡單的計算方法,即用身高的平方除以體重,所得數如超過25為超重。例如你的身高是1.70米,用1.70×1.70,結果是2.89。如果你的體重是75公斤,用75÷2.89,結果是25.95。(正常指數是20-25。)。

2.不抽煙

抽煙會使壽命平均減少10年。在40—50歲間死亡的人,30%是因患與抽煙有關的疾病而致命。因抽煙而患肺癌、支氣管炎的佔總患病人數的9%;有20%的抽煙者患心力衰竭。但若在50歲以前戒煙,你仍可恢復健康。

3.少喝酒

對某些人來說,酒有著特殊的危險。如抽煙的人,酒又喝得很多,其患食道癌的危險可能增加44%;酒能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喉頭癌的可能性;酒可升高血壓,從而導致心臟病和腦卒中。

4.控脂肪

每天脂肪攝入量不得超過總熱量的30%,也不可少於15%。高脂肪飲食可導致肥胖症、心臟病和高脂血症。

5.多食果菜

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有保護身體健康的作用,每天至少應食用400克水果和蔬菜(不包括土豆)。

有的人認為生死由天命,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做主,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如果能用擁有健康的身體最好,如果不想患上疾病那也是命中注定的事情,再怎麼掙扎也是沒有用的,這種悲觀的想法希望大家不要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