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蘭「四大天王」集圓的來源故事
集園形態特徵
春蘭(原變種)是地生植物;假鱗莖較小,卵球形,長1-2.5厘米,寬1-1.5厘米,包藏於葉基之內。葉4-7枚,帶形,通常較短小,長20-40(-60)厘米,寬5-9毫米,下部常多少對摺而呈V形,邊緣無齒或具細齒。
集圓又名老十圓,為春蘭『四大天王』之一。
《蘭蕙同心錄》的作者許霽樓曾為春蘭"十圓 寫了這樣一首詩:「月樣團欒花樣嬌,金錢爭買暗魂銷;如何魚目珠同混,銅雀春深鎖二喬。」接著又寫第二首:「質如翠集,影似鏡圓,春風二月斗芳妍,供向明窗淨几,一笑嫣然。」概括內容,不外說『十圓 有兩個品種,一個『老十圓 ,一個則稱『集圓 ,它們的花品相似,外三瓣著根結圓,整體如一輪圓月,把二者比喻為三國時喬公的兩個女兒大喬和小喬,言人猶花,它們具有絕色之美,不禁使人傾倒在它的面前,竟會不惜金錢去爭相擁有。我們的這個故事不說及彼與此的爭論,只說這個來自民間傳續的故事本身,其內容卻並非是所謂作者虛構。
相傳在清朝道光後期(約1846~1850),大運河仍是南北交通的樞紐,它的蘇杭河道兩岸田疇連天,水面上千帆競流。但到橫穿嘉興段時因有「端平」和「北鯉」。兩座較低矮的石橋,不論來的或去的船隻,都得先拉下風帆、放倒桅杆才能從橋下通過。這就是二橋岸邊的那個亭子為什麼喚作「落帆亭」的原因所在。
「落帆亭」的後邊有一座廟宇叫「修塘寺」,每天清晨和夜晚,水上的人們都可聽到悠遠而深沉的鐘聲。一天傍晚,有隻大木船突然停在落帆亭河岸邊,船艙里走出一位鬚髮斑白的雲遊和尚,他抬頭注視下黃色圍牆上的「修塘寶剎」四個大字,便徑自走進寺里,遇見寺內的住持僧,趕緊雙手合十,口念「阿彌陀佛」,又從身上斜背著的那隻黃色朝山袋裡摸出證明僧人身份的度牒,讓住持僧驗閱,然後要求在寺內「掛單」暫住,不與寺內僧人一起參加佛事。但按規矩雲遊的和尚在各寺只能暫時停留,因此數日後這位雲遊和尚就悄然離開「修塘寺」,誰也不知道他去了什麼地方。
光陰如箭,一年便匆匆而過,第二年的早春二月,運河邊的蘆葦芽子才露出水面。一天,這位雲遊僧又突然來到「修塘寺」,他左手提著一紮蘭花草,右手拎著一袋鼓鼓囊囊的泥土,進得寺內沒有歇息,趕緊去尋找可以栽蘭的盆盎之類,把那扎蘭草分成數盆栽植,置放在菜園角落邊養植。數天之後,雲遊僧又離寺而去,而蘭花卻在菜園裡舒適地生長起來。約莫一個月左右,隨著天氣變暖,蘭花也競相吐芳。和尚們滿心喜歡,住持僧吩咐他們把蘭花搬到大雄寶殿的石級旁,以供來寺的香客們觀賞。人與花好像是心靈有什麼感應似的,就在這天傍晚,雲遊僧又奇蹟般地趕到「修塘寺」,隨後的日子裡他接待了來自四方的蘭友,高談闊論有關蘭花的趣事佚聞和品種鑒別等藝蘭技術,雲遊僧說話諧趣,見識寬廣,更使一些蘭友為之拜服,特別是那位住在南湖邊的楊姓老人更有相見恨晚的情感,他找了個嗜蘭的地方官朋友,由這地方官出面與住持僧打個招呼,要讓雲遊僧多住些日子,這當然是他一句話的事。但云游僧性喜歡遊走四方,隔不多久又不知他去向何方。
卻說嘉興地處浙北,是滬杭蘇浙要塞之地,屬杭嘉湖三角洲,是富饒的魚米之鄉,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清朝咸豐末期(1858~1860)太平天國起義時,這裡曾發生過激烈的戰爭,老百姓逃的逃,死的死,整個嘉興城裡二片恐怖景象。楊姓老人一家由於早早逃離,才倖免勁難。不久戰事平息,老人重返故里,可是許多親朋卻已在戰火中喪生!修塘寺也成為廢纏一片,只有這「落帆亭」仍孤單不語,濤聲依舊。老人獨自坐在「落帆亭」里,兩眼望著滔滔的河水,懷念著雲遊僧,黯然淚下。
數天以後,楊姓老人到鄉下去走訪親戚,半路上竟巧遇這位雲遊僧,兩人相遇,悲喜交集,彼此都有再世做人之感。雲遊僧說:「打仗是一大劫數,實是無法避免的災難。今天再能相逢,卻是緣分。」他又說:「我系雲遊僧,無固定處所,只有一事相托,請您去修塘寺萊園裡救救蘭花,它們是我在十年里從四方所搜集到的異品、神品啊!可能還有活著的,您若能讓它們長留人間,實為莫大幸事、善事!」
兩人別後的第一天,楊姓老人就趕往修塘寺遺址,他細細分辨菜園方位,心想:興許這些蘭花真的還有活著的。於是就搬走石塊,扒開瓦礫,終於見到一些蘭花殘草,但它們都已經枯萎。老人不肯死心,再繼續堅持尋找,一直到太陽偏西時,才找到一塊根已乾癟但尚留二三片綠草的殘苗。後經老人幾載精心培育,直到同治元年(1862)時已有大草近8株,秋後孕蕾兩個。到了來年的春三月里,一花競放,它梗高、肩平,花色嫩綠,分窠的蠶蛾軟捧,如意舌舒而不宕。老人真是喜歡不已,他見花思人,可再也不知道雲遊僧今在何方。他面對這花,心裡默默地呼喚著朋友,我受您重託,終於把一個孤兒教養成人,圓了您曾花十年心血凝聚而成的那個「夢」!由此老人覺得給這花從形和意兩個方面思考,起個「十圓」的名字是最貼切不過了。
在戰後的數年中,大批的蘇北人、紹興人、餘杭人等不斷遷徙到嘉興謀生、定居,使嚴重遭受戰爭創傷的嘉興很快恢復了生機,眾多的搬遷者中,自然會有愛蘭、養蘭的人,也自然地會引來專門從事蘭花為業者,其中富陽的蘭客張聖林更為活躍,只要是誰家有好花,他都必到,南湖邊的楊姓老人之家,當然也是他熟悉的去處。那天他來到南湖邊楊姓老人家裡,正遇『十圓 放花正香,他立即被這秀美的花品引誘得暗自魂銷,表示願出好價錢收購此花。楊姓老人把雲遊僧與『十圓 的故事原原本本地給張聖林講了一遍,使張聖林心裡更有了迫切想得到的慾望,老人說:「我已是耄耋之年,自己留下一點賞玩外,其餘你都拿去。蘭情蘭誼無價,只望你去認真養好,能使這大難中倖存的品種從此能平安地長留人間。」
後來張聖林把此花送到餘姚等地方出賣,從而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歷經百年之後,當地流傳著大同小異的兩種花品,一叫『十圓 ,一叫『集圓 ,究竟是同種分化?或者本是異地的兩個品種?這一爭論直留於後世,卻沒人能解開其中之謎,但張聖林是富陽人並不是餘姚人,卻是清清楚楚的。
聲明:以上內容來自於微信公眾號蘭友之家編輯整理,轉載請聯繫。
想學習更多蘭花種植知識加老嚴微信
GIF/37K
最近需要蘭花用藥和蘭花植料的蘭友們,
在公眾號下面菜單欄的蘭花商城看一看瞧一瞧啦
最重要的是,蘭花已經在商城上線了!!!


※蘭花澆水:水質的好壞對蘭花生長影響較大
※欣賞寒蘭,葉姿優雅俊秀,香味清醇久遠
※蘭友分享,寒蘭種養繁殖的有效辦法
※種養蘭花,蘭花冬季加溫有這樣的好處
※搞懵了!酸牛奶可使蘭花快速恢復生長,蘭友怎麼發現的呢?
TAG:蘭友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