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努」來了!「秋颱風」就像秋天的蚊子會更威猛
又一個颱風要來了。
10月12日,第20號颱風「卡努」生成,並於13日3時前後在菲律賓呂宋島北部沿海登陸。中央氣象台預計15日至16日,「卡努」將給海南島北部、廣東南部和中部地區帶來風雨天氣,過程累計降水量為40毫米~80毫米,其中海南點雨量最大可達250毫米~320毫米。
國慶中秋長假後,一股強冷空氣突如其來,北方地區一下子就像入了冬一樣。而在華南地區,高溫卻一直居高不下。 「『秋姑娘』『卡努』的到來,將會大大緩解最近的華南高溫。」國家氣象中心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錢奇峰說。
錢奇峰介紹,「卡努」是典型的秋颱風,它發展過程中始終有冷空氣的參與,但冷空氣對其強度的影響並不明顯。之後,「卡努」登陸後,本體會給海南島帶來持續降水,而本部的雲系與冷空氣相結合,會給廣東帶來較大的風雨影響。
13日10時,中央氣象台發布颱風黃色預警。
大風預報:12日20時到13日20時,受第20號颱風和冷空氣共同影響,台灣以東洋面、巴士海峽、台灣海峽、南海中北部,以及台灣南部和西部沿海、廣東沿海、福建沿海將有7-8級大風,其中台灣海峽的部分海域風力有9級,陣風可達10-11級。
降水預報:12日20時到13日20時,台灣大部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100~180毫米)。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七八月是颱風生成「旺季」,「秋颱風」為何如此兇猛?對此,錢奇峰表示,颱風並不是盛夏的特產,事實上一年四季都有,尤其是秋天裡的颱風,就像秋天的蚊子,有時比夏天還要威猛。
中國天氣網曾做過一個PK,在數量上,夏颱風小勝一局,但在強度上秋颱風碾壓夏颱風。從影響上來看,對浙江、江蘇、山東、遼寧等地理位置相對靠北的省份來說,因為大氣環流的形勢變化,秋季颱風很難影響到。華南地區情況正相反,1949年來登陸廣東、海南、香港、福建最強的颱風都是出現在9月。
的確,據1981 -2010年的氣象資料統計,秋季平均生成颱風10.9個,登陸我國的颱風每年為2.5個,僅次於夏季。在1949年至2014年間,夏季總共生成颱風783個,其中超強颱風為128個,秋季總共生成颱風755個,其中超強颱風為211個。
對此,錢奇峰解釋,秋季之所以容易出現超強颱風,主要是因為夏季向秋季過渡時,太陽直射點由北向南移動導致海溫偏暖;海溫高意味著積攢了更多的熱量,提供給颱風的能力也就更大。「按照預報,『卡努』可能會加強到強熱帶風暴或颱風級別,不會達到超強颱風級別。」錢奇峰說。
錢奇峰表示,秋颱風和夏颱風相比,它發展過程中會一直有冷空氣的參與;秋颱風帶來的降水一般為持續性降水,小時雨強不大,而夏颱風帶來的降水會伴有雷暴大風等對流性天氣,小時雨強大。同時,秋颱風的登陸地點更偏南,主要集中在浙江以南地區,最愛登陸省份為廣東和海南。這是因為進入秋季以後,影響熱帶氣旋路徑的副熱帶高壓開始東退南移,位置逐漸偏南造成的。秋季冷空氣活躍,颱風若遇到冷空氣,會激發出更強的降水。
「當秋颱風遇到冷空氣,無疑是『強強聯手』。 」錢奇峰說,強風、暴雨、風暴潮可謂颱風的三大「幫凶」,秋颱風遇到冷空氣,容易激發出更強的降水,2013年10月在福建登陸的颱風「菲特」,也是因為和冷空氣相遇,導致浙江餘姚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
據中央氣象台預計,直到10月底,還會有1至2個颱風生成並影響我國。錢奇峰介紹,9月下旬以來的「空窗期」主要是由於大尺度環流的季節性調整,導致熱帶對流活動不活躍,並且有北方冷空氣南下,抑制熱帶系統發展。但目前南海季風仍較為活躍,並且從統計來看,10月份多年平均生成颱風數為3.8個。因此,颱風較前段時間活躍尚屬正常。
註: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路
編輯:朱麗
審核:管晶晶


※中國畜牧育種技術,有了發展的好環境
※小麥遺傳育種專家何中虎:他讓中國面更好吃
※簽證限制將對科學產生影響?《自然》:阻斷「大腦流通」將破壞科學體系
※不光有技術,還能拼服務!中國衛星成為高端出口新「名片」
※一個人的畢業照與化石保護者的一聲嘆息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