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極流派簡介(三)-吳式太極拳

太極流派簡介(三)-吳式太極拳

太極拳

吳式太極拳是中華傳統拳術之一。以柔化著稱,架子斜中寓正、松靜自然,大小適中。推手時,守靜而不妄動,以善化見長。吳式太極拳,分南北兩派,南派為吳鑒泉宗師傳承,其傳人主要有吳公藻、吳公儀、吳英華、馬岳梁、徐致一等。北派為王茂齋宗師傳承,其傳人主要有王傑(子英)、王倜(子超)、趙鐵庵、修丕勛、彭廣義(仁軒)、楊禹廷等,再傳有趙安祥、李經梧、王培生、修良、修占、戰波等。修良、修占又傳修淑玉、崔鈺臣、周旭林等。北派吳式向南傳播的還有吳圖南系的莫韞龍(莫斐之子)莫斐為吳圖南上世紀30年代弟子。莫韞龍主要傳播吳式南國神韻太極。

起源傳承

河北大興人吳鑒泉,在楊露禪到北京授拳時,其父全佑從學太極拳,後又拜楊之次子楊班侯為師,在楊式小架太極拳的基礎上逐步修訂,又經吳鑒泉改進修潤而形成了一個流派,即「吳式太極拳」。王茂齋(1862-1940)山東掖縣人,王茂齋老先生祖居山東省萊州市(原掖縣)大武官村,他是吳式太極拳宗師吳鑒泉的師兄,威望極高。吳式太極拳門人中流傳著一本《同門錄》,第一頁便是王先生的英照,第二頁是吳鑒泉宗師的英照,以後是二位先生的弟子及子侄們的照片。王先生對吳式太極拳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

特徵

吳式太極拳的特徵可概括為:功架緊湊、安靜自然、招勢嚴密、細膩綿柔,符合太極陰陽理論。

練習技法

五字訣

靜:思想要高度集中,不能有雜念。但是人的思維是複雜的,要使中樞神經系統高度集中,處於單一的興奮狀態,實在不易。那麼,怎樣才能使思想集中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使自己的動作盡量做得正確。換句話說,就是動中求靜,適樣比較容易見效。久而久之,即可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的境界。

輕:太極拳中的「輕」,不能因單純不用力來解釋。輕是相對於重而言的。太極經中說:「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虛」,輕就是不能用「暴發力」,其次是避免雙重。輕也可作「柔」的解釋,「極柔軟然後極堅剛」適就是說明輕的靈活性,輕也不是鬆懈,鬆懈和暴發力均為太極拳大忌。輕是有力不用,所以說「似松非松將展未展」為太極勁。太極拳的動作,手、眼、身法、步法,都介於有力無力之間,呈現將展未展之勢,虛實宜分清楚,才能構成「太極勁」,懂得這個勁,則是練太極拳高級階段,只有在長期鍛煉中,默識揣摩,才能從心所欲。

慢:練太極拳要慢,但不是停頓。慢是相對快而言,慢的原則是要求「貫串」,不能有斷績。太極經中說:「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所以練太極拳時、要求動作前後要街接,所謂「往複須有折迭,進退須有轉換」,使全套動作連綿不斷,節節貫串,動作之間不能有意拖延。一般來說,一套拳大約應控制在25-50分鐘之間為適宜。鍛煉有素的人,每次打完整套拳的時間,基本相同,這就是功夫深的具體表現。

切:即是認真的意思。練太極拳需要切切實實地下功夫,不可草率行車,無論哪個招式,都要做到準確。虛實要分清楚,動作避免欠缺,立身須中正安舒,「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切的另一個意義是研究,練拳時不研究,練後要回憶,哪個拳式練錯了,今後再練時要更正。這就是切、磋、琢、磨的工夫,如此下工夫則進步快矣。

恆:就是「定時」、「定量」,首先是持之以恆,無論是嚴寒或酷暑都不能間斷;其次是定量,根據各人體質和時間,制訂相應的時間和運動量。時間輿運動和量均需逐步加強,才能逐漸提高水平。

靜、輕、慢、切、恆五個方是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的。在練太極拳時,只能並存,不能偏廢。

生理要求

練太極舉生理上的要求和和心理上的要求,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心理上的要求屬於精神方面:生理上的要求則要落實到身體各部位。

(一)虛領頂勁,(頂頭懸)十三勢行功心解中說「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練太極拳時要求頭部正直,下頜稍向內收,但不能用力收,否則僵硬,頸部要靈活,但不能晃動。這三項要領構成「虛領頂勁」。無論身如何轉動,這個姿勢不能變動。

(二)涵胸拔背:涵是向內收斂之意。練習太極拳時尤忌挺胸,挺胸易於導致軀幹僵直,影響氣的上升,壓胸易使閉氣,此二者皆不合太極拳的練氣方法。涵胸是胸微微沉下,肺則向下開張,肺活量自然加大,氣則沉丹田矣。拔即向上提的意思,拔背是用頭將背微微提起,有了虛領頂勁,背部自然提起,使脊柱垂直,則中樞神經安定,所以,涵胸與拔背是相連的。作好虛領勁和涵胸拔背。則滿身輕利矣。

(三)沉肩墜肘:沉肩垂肘與涵胸拔背都是互相關聯的。肩不沉,則胸廓以上皆受束縛。墜肘也是重要的,肘不墜肘則動作遲滯,力不能長,兩脅失去保護。

(四)松腰垂臀:練太極拳腰部是重要的,故有「命意源頭在腰隙」之說。松腰就是要求腰部要輕鬆,使身體動作運轉輕靈。因為太極拳的運動變化皆繫於腰。腰松關係著身體的下部著力,不致有頭重腳輕之弊。垂臀就是臀部不能突出,突臀會造成松腰的障礙。

(五)裹襠含腚:裹是包起之意,裹襠是大腿肌肉由外面向襄面包裹,臀部不翹,肛門自然向上提,稱為含腚。

(六)尾閭中正:是頂頭懸的延續動作,只要頂頭懸做好了,脊柱自然會正直。做到了虛領頂勁與尾合中正,就能使全身處一種興奮狀態。

(七)氣沉丹田:氣沉丹田就是使橫膈膜下沉,成腹式呼吸。這種呼吸方法能促使呼吸飽滿,精神振奮,有利於動作順遂。[2]

行氣法

練太極拳要求練心、練氣、練身、三結合。十三勢行功心解所講「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

這裡所說的心,不是血肉之心而是指大腦皮層的思維活動,近似於通常講的「以意領氣之意」,但心和意還有區別,拳諺講的「心動意動」說明心和意之間是主從關係,心為主導,意隨心動,致於以心行氣的「氣」也可以分為二種,一種是有形的呼吸氣體,一種是無形的元氣。

適二種氣也有關聯,練拳時首先要呼吸平穩。要保持常時呼吸的次數和呼吸的深度,久之自然成為深呼吸,是練太極拳的自然發展,而不是故意造成的。元氣是人身的元陽之氣,也就是「以心行氧」之氣。元氣充足。則人的精神飽滿,聲音洪亮,體格強健,年老不衰;元氣消耗過多,則人精神不振,聲音喑啞,體格衰弱;元氣耗盡,人即危矣。中醫所謂調和氣血,這個氣就指的是元氣,元氣衰了,用藥滋補就難以奏效。太極拳的特點是由動中生靜,靜中養心,以意行氣,而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練氣的要求,首先是使呼吸平穩,由平穩而達到深呼吸,不可故意改變平穩的呼吸方式,用靜、輕、慢、切、恆的方法練習太極拳的功架,久而久之,動作自然配合呼吸。十三勢行功心解上講的「能呼吸然後能靈活」,能呼吸自然能養元氣,元氣自然沉到丹田,達到增強元氣的目的,自然能運到周身,也就是「氣遍周身不少滯」的目的達到。以上各節都有關聯,要深加體會,自然貫通,達到延年益壽,非作枝梗之末也。

克卿武術

武者之家

挈龍泉以強身健體,舞偃月為保國安邦

我輩武功勤奮起,弘揚國粹萬年春

更多武術內容請關注我們哦

你就是未來的武術之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太極渦旋結構——宇宙星球翻轉運動的動力學機制探析(二)
孫式太極拳的訓練方法分享,其實各門派太極習練者值得學習和借鑒!
太極拳極松極柔是結果,緊而又張是手段!
一個「太極拳」關門弟子的回憶與懺悔
極致優勢,成就太極新境界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