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情遇曼哈頓》真的太差差差差差差了

《情遇曼哈頓》真的太差差差差差差了

今天應該是國慶檔之後,十月份新上映電影最多的一天,總共有七部電影上映。

動畫的、搞笑的、愛情的、親情的,而我挑了部顏值高的

可事實證明,美麗果然是要付出代價的:這片竟然出乎意料地差。

《情遇曼哈頓》

《情遇曼哈頓》真的太差差差差差差了

本來對這部《情遇曼哈頓》的預期有兩星,五星制。

猜測這應該是一部還湊合看得過去,稍低於及格線的電影。

如此不看好的是因為自《北京遇上西雅圖》的成功讓近年來湧現了太多加上外國地名,看起來十分「高大上」可實際卻差的沒邊,口碑票房雙撲街的電影

諸如《巴黎假期》、《北京紐約》、《紐約紐約》······

這些電影還都有過相同的特點,顏值高、演員好。

《情遇曼哈頓》真的太差差差差差差了

《北京遇上西雅圖》——吳秀波&湯唯;

《巴黎假期》——古天樂&郭采潔

《北京紐約》——劉燁&林志玲

《紐約紐約》——阮經天&杜鵑;

再加上這部《情遇曼哈頓》——高以翔&王麗坤

《情遇曼哈頓》真的太差差差差差差了

總結一下就是,找那些口碑好顏值高的藝人來演一個俗套到家、空洞無比的愛情故事。

罵讓人不忍心罵,誇又誇不出口,只能默默地打個低分,然後無奈地說一句,為了顏值。

一次兩次,三次四次,導演們樂此不疲,演員們純當玩票。

這種作品我認為不應該叫做電影,因為相比起來,它其實更像是一部超長的MV。

《情遇曼哈頓》真的太差差差差差差了

直到今天這部《情遇曼哈頓》,讓人實在是忍不住得說道兩句了。

想過它差,可是沒想過它竟然這麼差,連兩星都讓人給不出手。

雖然片名叫情遇「曼哈頓」,但片子里曼哈頓區一次都沒出現過,影片中每次提起都是說「紐約」。

所以那為什麼不幹脆叫「情遇紐約」呢?因為「紐約」已經被用濫了。

《情遇曼哈頓》真的太差差差差差差了

我們的女主人公白淇是一位有著美國夢的漂亮姑娘。

儘管簽證已經過期很久,仍然想方設法躲難,對紐約這座城市不拋棄不放棄。

除了想要在紐約立足之外,她還有一個演員夢。

只要這個夢能夠實現,她不惜用盡一切手段。

《情遇曼哈頓》真的太差差差差差差了

會將一同面試女主角的演員關在衛生間;

也會將喝酒喝到不省人事的競爭對手扶上開往波士頓的大巴,好讓他錯過第二天的排練;

還會故意讓競爭對手吃下他所過敏的食物,讓他幾欲喪命,當然事先她並不知道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

不要以為她只是一個會耍心機的badgirl,更令人感到害怕的是,除了對別人狠之外,她對自己同樣不留情。

可以訓練到舞蹈室熄燈管理員大媽來催也不聞不問,也可以在腳崴了的情況下依然堅持排練。

《情遇曼哈頓》真的太差差差差差差了

對別人狠,對自己更狠。

有趣的是,她的競爭對手正是扮演男主角的高以翔。

你沒有看錯,這或許算得上是本片的唯一亮點,由195cm/88kg的高以翔扮演花木蘭,這個可男可女的戲劇人物。

那麼面對白淇的這些心機,我們的男主又做了什麼呢?

什麼也沒有做。

《情遇曼哈頓》真的太差差差差差差了

任女主如何整他,陷害他,他都當沒發生過一般,彷彿被欺負的人不是自己似的,最後還要厚著臉皮在地鐵求人家留下來,大聲告白「我愛你」。

告白這段,全場最尬,沒有之一。

為什麼?這不是愛情電影嗎?

人家喜歡女主,為了她做什麼都願意,願意被欺負,甘願被整,一個痴情男兒怎麼了?告白礙你事了?扎你心了?

是的,這的確是愛情電影,但除了那句表白的「我愛你」,我真的看不出一點有關愛情的痕迹。

《情遇曼哈頓》真的太差差差差差差了

簡單地說就是這告白來的毫無防備,沒有鋪墊,太過突兀。

愛?怎麼你就愛了?影片表現出來了嗎?並沒有。

在影視作品中,一般表達人物內心想法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通過旁白或自白,由自己或畫外音講述人物的內心活動。

這是比較低級的一種手法,一般多用於電視劇。

《情遇曼哈頓》真的太差差差差差差了

而高級點的方式,就是第二種,通過故事情節,通過畫面去讓觀眾自己感受人物的內心。

比如在經典愛情電影《泰坦尼克中》,Jack對Rose的一見鍾情,Rose對Jack的逐漸傾心,通過情節的一步步推動都能讓觀眾深切感受到,他們的濃情蜜意,他們的生死與共。

尤其是救援事故後,當別人問起Rose的名字時,那句簡單的


「I"m Dawson , Rose Dawson」

《情遇曼哈頓》真的太差差差差差差了

僅這一句,就讓人肝腸寸斷,涕淚橫流。

這便是好的導演、好的電影表達人物感情的高級方式。

而在《情遇曼哈頓》中,100分鐘的電影,95分鐘都是兩個人在競爭,愛情?抱歉我真沒看見。

所以,當在地鐵中,那句「因為我愛你」出來的時候,我整個人不由自主地尷尬到腦袋鎖進大衣里不敢看。

這片,也太差了。

《情遇曼哈頓》真的太差差差差差差了

除了故事俗,講的爛,感情突兀之外,我對這部電影或者說此類「地名」電影還有一個極大的疑問。

為什麼要給片名添上「曼哈頓」或者「紐約」這種外國地名?

你會發現,如果將「紐約」換成「鐵嶺」、 「寮國」、 「越南」除了場景不同外,其他幾乎沒有任何影響。

那何必多此一舉呢?

有人說,用「紐約」是因為紐約是世界第一大經濟中心,是追夢的好地方,在追夢過程中在邂逅一段浪漫愛情,多好。

《情遇曼哈頓》真的太差差差差差差了

而把這一個主題玩的最好的電影,莫過於19年前馮小剛執導的那部《不見不散》。

我看到了劉元在美國的摸爬滾打、身兼數職,賣保險、賣墳地、辦旅行社住房車。

我也看到了李清幫人看家、做清潔工、開花店、辦家教班。

最終,在飛機上,我同樣看到了劉元和李清的愛情。

《情遇曼哈頓》真的太差差差差差差了

什麼是在追夢過程中邂逅一段浪漫愛情,這就是。

而反觀近年這些地名電影,要麼是愛情線飄忽,要麼是劇情零散空洞。

除了顏值高的演員,國際化大都市的車水馬龍、燈紅酒綠,還有什麼?

表面工作做的非常之到位,但其實就是一花架子,打開裡面什麼也沒有。

不是只有紐約才有夢,不是加上一個外國名就是洋氣,不是請幾個顏值擔當就能拍出好電影。

我真真是怕了這些加地名的電影,太糟心了。

《情遇曼哈頓》不止是無聊、無趣,它還無理取鬧。

別再去電影院給這類電影貢獻票房了,觀眾確是不需要它這類電影。

當然,如果只是為了欣賞顏值,您快請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