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初學者的建議-太極一年小結

給初學者的建議-太極一年小結

有天,許久不見的同學突然問我:你是想練成功夫高手嗎?

我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她是在說太極。「高手」這個詞目前離我太遙遠,完全不在我的考量之中。但轉眼間,我居然就已經練了整整一年了,並且看這架勢,完全沒有停下來的趨勢。

於是我問自己:吸引你練下去的最重要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好像也並非只是對健康的幫助,因為作為一個非常敏感的人,任何非劇烈的運動以及艾灸對我的健康都很有幫助。太極對我的幫助雖然更大,但更有可能是因為我在這上面投入了更多的時間。

而讓我即便踩很多坑、即便經過很多起起伏伏,也還沒有放棄的最重要的原因,大概是因為:練習的過程中我一直在變化,在不斷地得到一些新的東西。

身體的變化之外,我發現自己開始能夠體驗到一些以往直接忽略的東西,慢慢能夠發現自己性格中的缺陷和為人處世中的一些問題,變得比以往更為耐心和更能接受現實。我從來不知道原來那些問題是我必須去解決的---其中的大部分都需要時間;我還遠遠沒能成為更好的自己,但我想,我應該在正確的道路上。

以下建議基於個人經驗。想要寫出來的原因是:所有的道理其實老師都已經在課上反覆講過,我聽過很多遍又忘過很多次。直到有一天,又再聽到某個人(老師、或者同學)用不同的說法說了一遍的時候,不知道到底哪個點觸動了自己,然後忽然就能體會到了。所以,儘管我接下來要說的其實都是陳詞濫調,但如果你在看到某處時心有戚戚,那這篇文章就沒有白寫了。

1. 多看書

《李雅軒楊氏太極拳法精解》(以下引用的所有內容都來自這本書,不再重複標註)中說:

毛病有明者,有暗者,明者易改,暗者難除。手足高低不稱,方向不正,腰胯不端,脊背不舒,為之明病易改。心意思想不對,動作神氣不隨,身心內外不配,為之暗病。此病若藏若露,摸不著,拿不著,口裡說不出,故不好除。

練拳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糾正錯誤的過程。老師在很早之前就叮囑過大家要多看書,然後我買了很多書---大概主要出於裝逼。拿起兩本看起來最薄的從頭到尾掃了一遍,就當看過了,看完什麼都不記得。

後來的時候,有一次吃了很多葯,過敏癥狀嚴重。於是有生以來第一次打開藥盒裡的說明書,說明書上關於這個葯的過敏反應有一個很大的表,分成三個類別:小於1/100的人會出現的癥狀,小於1/1000的人會出現的癥狀,以及極罕見的癥狀。然後我看到,我出現的所有過敏反應都在那個「小於1/100」的類別下寫得清清楚楚。

好吧,每個人確實都和別人不一樣,但是又真的沒有那麼不一樣。當我開始看書時,就發現我遇到的絕大部分情況踩過的所有坑,在書上都寫得清清楚楚。

2. 練你應該練的內容,

而不是你喜歡的內容

我最喜歡的是拉筋的部分,可能因為以前練過瑜伽的緣故柔韌性不錯,稍微努力下,就能比大部分人做得好。於是,儘管老師說過到後來就不必特別練拉筋,可是一直到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拉筋沒有以往那麼有效果了,我還在每天練。

我最討厭的部分是活樁,那是個體力活,從一開始就覺得體力不夠,然後從頭到尾除了上課就沒練過這個。其次不喜歡的是站樁,總覺得這是個考驗意志力的活動,而我的意志力常常經不起考驗。

上課的程序包括拉筋+活樁+站樁+拳架,回家的練習大家經常會縮水成拉筋+拳架---如果你也是這麼做的,然後出現這個那個的問題或者始終都沒有進步,那真的不冤。誰叫你不練基本功呢?

3. 請務必站樁,並盡量站久

假如練時動作散漫,氣意上浮,那就對身體無甚補益。所以太極拳的功夫,對氣沉丹田這一規則是很重要的。

那麼氣沉丹田怎麼才能做到呢?

先松心,後松身,心身俱松之後,其意氣可使自然地沉到丹田了,而不是使硬力將氣意壓到丹田去的。

簡而言之就是要站樁(當然,練出功夫的老師中,有人特別不喜歡站樁於是練的是跪坐;有類似情況的可以參考,前提是你可以找到老師來指導你跪坐的細節)。

上課的站樁時間是30分鐘,通常我可以沒有任何障礙地站下來。但是一回到家裡,我一般都只能站十幾分鐘。在十來分鐘的節點上,我會嗝氣、流眼淚、打哈欠,然後又慢慢停止;然後大腦就會接著說:好累啊,不想站了。然後就真的不站了。

其實累是假的,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時間有點緊,哪項都不太好壓縮,那就壓縮站樁吧;如果只給自己留了30分鐘的時間又總想著快點結束,那麼打個折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於是我現實的情況是:每次去上課的時候都感覺很好,回來以後打拳會變慢身體感覺也比較靈敏,然後這種狀態在一周裡面慢慢退步,到下次上課前基本都會困擾打拳打太快又上火了。下一個周期又是如此。而如果有一段時間沒去上課,那就必然一直在上火。

直到幾天前,朱老師說起他當時邊工作邊練拳的時候時間不夠,所以如果每天只有一個小時的空,那這一個小時就只用來站樁。對他來說效果很好。於是我決定也這麼做---如果一次站不了一個小時就站兩次,保證一天站滿一個小時---寧願別的什麼都不做,先保證站樁的時間。

然後我發現自己很快可以站到45分鐘,上火問題直接就解決了。並且有點理解為什麼要通過站樁來尋找「松」的狀態了: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身體能不僵硬嘛;正是在你開始覺得僵硬的時候,你才知道哪裡僵了哪裡沒僵,然後才知道對和不對的差別。如果站個15分鐘完全沒什麼壓力,哪都不僵,你又怎麼能找出哪裡松哪裡緊呢?

然而僵硬似乎也並不是終點,因為再站下去好像又慢慢松下來了。我不知道站到最後是不是越久越好,但現階段而言,先站滿一個小時再說。

4.請在行住坐卧間注意沉氣

雖在平素行住坐卧之間也要注意沉氣,這是對練功夫一個很好的輔助。

這點老師也講過很多次,從練拳開始我走路的姿勢發生了自然的改變,站的時候也比以前直。但其它就沒有注意過了。

某天晚上我抱著一本太極的書看,書里都在講身形,講沉肩墜肘、立身中正、虛靈頂勁。看著這些字眼的時候,不自覺地希望在坐著的時候也能做到這樣。於是就坐成了身形垂直的樣子,將書本斜45度豎在了桌子上,平視內容,開始深呼吸。然後就一直保持這個姿勢。十幾分鐘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我開始不停地嗝氣,就跟站樁的反應一樣。大概一個小時左右,覺得心靜了很多;第二天,發現因為上火而沒了的舌苔長回來了很多。

也許你真的沒有鍛煉的時間,那就從坐正開始吧。現在「坐」幾乎是辦公室工作者一天中最常用的姿勢了,改掉你最大的壞習慣可能比養成幾個好習慣更有用。

5. 保持愉悅的心情

無論在任何時間,也別忘了心神氣意的舒適愉快,神清骨爽的精神。假如步心神愉快,神清骨爽,天天在精神萎縮、抽抽縮縮的日子中過生活,那非但在功夫上不能進步,即身體的健康方面也大受影響。

將一趟太極拳形容出來,不是四肢局部之動,練後有甜液生於口中,便是練之得法,身心已感泰然。如此可堅持日日按時練功,不要間斷,以後就會有顯著的進步。假如練後口中沒有甜液發現,這便是練之不得法,心神未靜下來,在這種情形下,就不必按時練功了,當速請太極拳名師指正之,否則毛病暗出,則更不易改正。

總結起來就是:請保持日常的心情愉悅,這很重要。而練完拳的時候如果口乾舌燥或有各種不良反應,別一個勁地堅持了,趕緊找老師給你糾正吧。

練拳本身也應該是一件讓你心情愉悅的事,事實上我每次上完課的時候心情都會很好。但是在家裡練的時候常常並不如此。後來的時候終於學會了多請教老師,多和同學交流。而如果早看到這段話,大約可以在錯誤的道路上少走幾步---但是也不一定,有時候是因為犯了錯誤才會關注這方面的內容。

但願在未來的日子中,我們會走得更遠。而在這過程中,如果我們是愉快地走得更遠,那就太好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太極拳架的規矩與要領
太極流派簡介(三)-吳式太極拳
太極渦旋結構——宇宙星球翻轉運動的動力學機制探析(二)
孫式太極拳的訓練方法分享,其實各門派太極習練者值得學習和借鑒!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