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通文墨而發跡,奮鬥成「山東王」,他咋變成了 不學無術的粗人?

通文墨而發跡,奮鬥成「山東王」,他咋變成了 不學無術的粗人?

在當代許多人的印象中,「山東王」韓復榘似乎是一個笑話:魯莽,好色,貪得無厭,不學無術,凡是和「蠢、笨」相關的負面詞語,似乎都可以貼到他的身上……不過,這就是事實嗎?

通文墨而發跡,奮鬥成「山東王」,他咋變成了 不學無術的粗人?

很可惜,這只是我們印象中的錯誤概念。只要稍微翻看歷史,查找一些相關的資料,就可以看到一個,和我們口耳相傳中完全不同的韓復榘形象。

在現今的百科中,也有相對客觀的評述:韓復榘生於一個清末秀才家庭,雖談不上富足,也算小康之家,年紀輕輕,韓復榘接受了相對完整的傳統教育。19歲,他離家出走,闖關東。當時,北洋軍正在招兵,韓復榘果斷吃了軍糧,當了兵,並在這裡認識了他的上司,馮玉祥。

通文墨而發跡,奮鬥成「山東王」,他咋變成了 不學無術的粗人?

馮玉祥

馮玉祥見韓復榘有文弱書生的氣質,能寫得一手好字,文筆流暢,就對他青眼有加。韓復榘能投其所好,處事有技巧,有眼光。十幾年間,韓復榘一步步升遷。1930年,中原大戰。韓復榘和馮玉祥分道揚鑣,於當年9月獲任山東省主席,從此開啟了長達八年的「山東王」時間。

通文墨而發跡,奮鬥成「山東王」,他咋變成了 不學無術的粗人?

在主政山東期間,韓復榘大有和蔣分庭抗禮的勢頭。他一方面重視發展本地經濟、文化事業,另一方面,截留稅收,擴充勢力。韓復榘任內,文從沈夢了解,對維護地區穩定、和經濟發展,有一定貢獻。在民間,還有他微服私訪、開堂審案等段子流傳。不過這些段子,皆表明他有機智和決斷的能力!

但,就是這樣一個文化人,咋成了老百姓口中的、和張宗昌一個模子的大老粗了?

通文墨而發跡,奮鬥成「山東王」,他咋變成了 不學無術的粗人?

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相聲段子——《關公戰秦瓊》。這個段子調侃韓復榘的父親,順帶也將韓復榘的形象刻畫得粗俗不堪。

這個段子,是1950年代侯寶林加工而成。要知道,這個段子的最早的版本應該形成於1930年的!創作者是誰,已經無法考證出,不過,當時相聲中的主人公是張宗昌。這在以同一個版本流傳在台灣的相聲中,可得到印證。

但是,為什麼侯寶林故意混淆是非呢?

通文墨而發跡,奮鬥成「山東王」,他咋變成了 不學無術的粗人?

這就不得不提到那個大環境了!1950年的,當時流傳有一句話「韓復榘用槍杆子殺人,梁漱溟用筆杆子殺人」!梁漱溟因耿直敢言,成了批判對象。而梁漱溟又和韓復榘有一段交情,曾撰文評價韓復榘「讀過一些孔孟理學之作,並非一介武夫」!一些人認為,批評韓復榘不正是批評梁漱溟嗎?在這種可笑的論調推動之下,侯寶林等人積極應和,最終創作出這樣——現在看來相當可笑,而且和事實不相符的段子。

通文墨而發跡,奮鬥成「山東王」,他咋變成了 不學無術的粗人?

由此我們看到,我們對韓復榘的誤解,主要是相關相聲段子的作用。另外,還是因為我們對民國人物了解太少,無意間隨了大流。

從現在的條件回頭看,侯寶林雖為一代藝術大師,跟時局跟得太緊,也難免犯些錯誤!

通文墨而發跡,奮鬥成「山東王」,他咋變成了 不學無術的粗人?

而韓復榘,雖然不至於那麼荒唐,但他犯的錯誤,卻是人所共知的,我們應帶著批判的眼光去了解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通鑒 的精彩文章:

關東大地震損失慘重,鄰國慷慨捐助,他們是如何應對的?
從唐朝到明初,被供奉了600多年的武成王廟,為何消失了?
被毀壞最嚴重的帝陵群:皇帝頭骨被製成酒具,地面建築幾乎無存!
因齊白石墓成便溺之地,後人聯名致信求搬遷,新墓地詩意而冷清!
尋訪《誰是最可愛的人》作者魏巍墓地,為何三年後才安葬於兩市?

TAG:歷史通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