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盤點三國中的「替罪羊」,有飛黃騰達的,也有稀里糊塗丟了性命的

盤點三國中的「替罪羊」,有飛黃騰達的,也有稀里糊塗丟了性命的

羊是古代祭祀中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一樣祭品,它們除了用作獻祭的犧牲外,還承擔了另外一項任務,那就是為人類「替罪」,從而衍生出了「替罪羊」一詞,比喻代人受過的人。

在整部三國故事中,就有一些人是出於自願或是懵懂中就成了別人的替罪羊,甚至有的因此還稀里糊塗就丟了身家性命,著實可憐。

盤點三國中的「替罪羊」,有飛黃騰達的,也有稀里糊塗丟了性命的

一、夏侯淵

曹操原本姓夏侯,其父被宦官曹騰收為養子,所以曹操本質上既是曹家人,又是夏侯家人。由於這層關係,曹操對夏侯氏兄弟非常器重,比如不管是夏侯淵還是夏侯惇,曹操就經常委他們以軍權重任。

這其中尤其是夏侯淵,曾經常替曹操當替罪羊,這讓曹操甚是感動。原來,曹操打小就經常惹是生非,是個典型的混世魔王,一次犯下了案子被官府捉拿,講義氣的夏侯淵主動站了出來,替曹操頂了罪,被打入了大牢。幸得後來被曹操打通關係,救了出來,這才得以免禍。

從此,夏侯淵更是成為了曹操的心腹大將,跟隨曹操一路南征北戰,官至征西將軍,封博昌亭侯。

看來這樣的替罪羊當得還是比較值的。

盤點三國中的「替罪羊」,有飛黃騰達的,也有稀里糊塗丟了性命的

二、王垕(hòu)

這是《三國演義》小說中虛擬的人物,正史中並無記載。

當年曹操在壽春大戰袁術時,雙方相持不下,曹操缺糧,又遇大旱。於是當時管糧官任峻部下的倉官王垕,便請示曹操怎麼辦。曹操叫他用小斛給士兵放糧,權且救一時之急。

王垕說:「這樣做的話,軍隊會有怨言的。」曹操說:「你就這樣辦,我自由良策。」於是王垕就按照曹操的意圖去辦了。要知道人肚子里是有桿秤的,能否吃飽是騙不過的,果然吃不飽飯的將士開始怨聲載道起來。曹操為平民憤,便以盜竊官糧的罪責將王垕砍了腦袋,以王垕的項上人頭穩定了軍心。

盤點三國中的「替罪羊」,有飛黃騰達的,也有稀里糊塗丟了性命的

就這樣,王垕做了替罪羊。

看到這裡,有人會說曹操是奸雄,犧牲了王垕的性命,既解決了糧草不足的一時之急,同時又讓士兵沒有怨言。其實這種事情在歷史上屢見不鮮,很多時候,主政者要犧牲百姓利益時,往往都會抬出這樣的一個「糧官」出來,待到事情搞定後,便會將其一殺了之。

盤點三國中的「替罪羊」,有飛黃騰達的,也有稀里糊塗丟了性命的

三、成濟

成濟只是三國中的一個小人物,但卻幹了一件天大的事情,那便是殺掉了魏國皇帝曹髦,但同時也因此成了司馬昭諉過的替罪羊。

曹魏末年,司馬氏權力日益強盛,司馬昭篡位之心早已是路人皆知。魏國皇帝曹髦年少氣盛,不甘心坐以待斃,決定殊死一搏。一日召集了宮中的衛隊和一些太監等數百人,亂鬨哄地殺向了司馬昭的府邸。司馬昭對此早有準備,他讓心腹賈充率數千名禁軍前去劫殺。

雙方剛一接仗,曹髦便怒喝著揮劍殺了過去。賈充手下士兵見皇帝親自衝過來,都膽怯了,畏縮著不敢上前,此時賈充部下、太子舍人成濟見了便問:「怎麼辦?」賈充厲聲道:「司馬公平日養著你們幹什麼的?這還用多問嗎?」立功心切、頭腦發熱的成濟聽罷,掄起長戟便向曹髦刺去。曹髦躲閃不及,當場被刺穿胸背死去。

盤點三國中的「替罪羊」,有飛黃騰達的,也有稀里糊塗丟了性命的

事後,司馬昭假惺惺地跑過來痛苦一番,一邊命人收斂皇帝的屍體,一邊宣布定要嚴懲殺害皇帝的兇手。有大臣說要殺賈充才能夠向天下謝罪,才能安定民心,可賈充是司馬昭的鐵杆心腹,怎麼能殺,於是一番思量後決定將弒君的帽子扣在成濟頭上。

稀里糊塗的成濟還等著司馬昭的賞賜呢,沒曾想最後等來的卻是殺他以謝天下的命令。據《魏氏春秋》的記載,成濟不服,光著身子跑到屋頂,大罵司馬昭,被軍士從下亂箭射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歷小軍 的精彩文章:

揭秘:通訊不發達的古代究竟是如何指揮戰鬥的,一般人還真玩不轉
唐僧其實一起有五個徒弟,另外兩個為何鮮為人知?原因都在這裡!
朱棣曾下過一招臭棋,建文帝有兩次機會幹掉他,卻一次次給錯失了
揭秘:小說中的全真七子武功平平,可為何江湖地位那麼高?
成吉思汗有兩件心愛的寶貝,曾救其一命,蒙古族一傳統就跟這有關

TAG:古歷小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