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秋雨蕭瑟讓人「悲秋」!這樣做可趕走它

秋雨蕭瑟讓人「悲秋」!這樣做可趕走它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冬時節,秋花、秋雨、秋草的蕭瑟,這種在冬季來臨之前的一派蕭條之景,多愁善感憂傷之情油然而生。所以,秋冬時節也是季節性抑鬱症的好發時期。心理專家指出,進入秋季之後,因心情的壓抑、煩悶、失眠、軀體的疼痛而來看病的患者也增多了,因而在這個草枯葉落、花木凋零的季節,多爬爬山開闊胸襟,或者多做一些開心的事情來進行心理調適,預防季節性抑鬱的發生。

常言道「秋風秋雨愁煞人」。每年癥狀最重的時候就是在秋季。每當看到青青的樹葉在慢慢凋零,綿綿的秋雨灑落在臉上,心中便充滿著惆悵和失落。這季節性抑鬱的發作原因與「悲秋」不無關係。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專科主任李艷說:「我們說的悲秋,其實就是一種抑鬱的情緒,抑鬱情緒累積到一定程度,就可能轉變為抑鬱症。而每年這個時候發作,常會被稱為季節性抑鬱症。」為什麼在這個季節會引起抑鬱發作呢?李艷指出,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在秋冬季節陽光照射減少,人體生物鐘不適應日照時間縮短的變化,導致生理節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出現情緒與精神狀態的紊亂。

一般來說,在春夏季,人體內負責調節情緒的神經遞質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功能最強,到了秋冬季節則功能最弱,並受日照的影響。因此,秋冬季節日照時間減少,容易引起一些易感人群腦內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功能不足,隨之出現失眠、煩躁、悲觀、厭世等一系列癥狀。

中醫:陽氣升發不足,情緒低落

對於季節性抑鬱,中醫也認為,秋冬季有一定的發病誘因。按照中醫理論,秋冬陽氣下降收斂封藏,容易產生抑鬱癥狀。所謂「四時陰陽消長」,春夏陽長陰消,秋冬陰長陽消。臟腑氣機在春夏升發、長旺,功能活躍,生機勃發,精神情志也趨於興奮,思維敏捷,活動增加;而在秋冬收斂、閉藏,功能低下,生機內藏,精神情志趨於抑制,思維遲緩,活動減少。因此,人體在秋冬季節陽氣升發不足則容易產生悲傷情緒。

由於季節性抑鬱症屬於抑鬱症的一個特殊分類,李艷認為,患者的臨床表現有抑鬱症的典型表現,也有季節性的特殊臨床癥狀。抑鬱症的主要臨床表現包括:情緒低落,思維遲緩,興趣下降,容易自責自罪,自卑消極,甚至有自殺觀念,睡眠障礙,進食和體重減少或增多等。季節性抑鬱症的特徵集中表現在每一年同一時間發作,尤其是秋季開始、夏初結束,患者的癥狀以疲勞嗜睡,精力不足,食慾旺盛,注意力無法集中,希望獨處等為主。

在這「悲秋」時節,這些身體問題也會讓人不開心,比如肝鬱、心火和氣血虛。

肝鬱,鬱鬱寡歡

愛發脾氣、鬱鬱寡歡,經常出現這樣癥狀的人,有可能是肝臟出了問題。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傳統療法中心副主任朱慶軍指出,肝主疏泄,當人的肝氣不暢時就容易生氣發怒、愛發脾氣、心情不佳、鬱鬱寡歡。全國名老中醫、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腦病醫院院長王新志介紹,肝氣鬱結還會使人感覺胸部悶脹、咽喉部發緊,總想長舒一口氣。

此外,肝鬱還會影響人消化功能。從中醫上說,肝臟屬木,脾臟屬土,木克土,肝鬱氣滯,攻克脾土,使脾臟受傷害,脾臟管消化,就會出現沒有胃口、不想吃飯,口淡乏味。

王新志院長介紹,出現肝鬱時,不妨做做「捶胸頓足」。先將兩手握拳,握拳時無名指和中指中間摳的穴位就是勞宮穴,這是手厥陰心包經的穴位;小指和無名指摳的是少府穴,這是手少陰心經的穴位,握拳伸屈這兩個穴位會得到刺激,能幫助降心火。

心火旺,煩躁不安

如果說肝鬱是「鬱鬱寡歡」,那心火就是「煩躁不安」。心火旺的人,總覺得心神不寧,煩躁不安。

王新志院長解釋,中醫講心在五行中屬火,與之想對應的是屬水的腎臟。當心腎相交時,水火互濟,互相幫助,火能讓水不寒,水能讓火不亢;當心腎不交時,則導致腎寒而心火生,心火亢盛,就會出現心煩、失眠、口乾、舌燥、情緒不佳、心神不寧、煩躁不安、舌尖變紅、脈象細數等癥狀。

降心火,王新志院長推薦泡腳,「床前洗洗腳,勝吃安眠藥」。泡腳時下肢血管擴張,血往下走,人就容易睏乏,昏昏欲睡,有利於睡眠。洗腳時可以同時摳摳湧泉穴,有助於心腎相交,幫助睡眠。還可以在腳心上用傷濕止痛膏貼上一克磁石,也能幫助降心火。白天則可以用蓮子芯三克沖水喝,一天三克反覆泡水,喝一周左右即可。

此外,心火旺盛的人還要注意調整情緒,做到怒不過夜、怒不過人。

氣血虛,情緒低落

莫名情緒低落,無精打采,對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這樣的情況很可能是氣血虧虛所導致的。

氣血虛主要指肺氣虛、脾胃氣虛和心肝血虛。中醫講人的情緒怒喜思悲恐和肝心脾肺腎對應,肺氣不足時人就會莫名情緒低落,甚至哭泣。氣虛會使人神疲倦怠、乏力懶言,語聲低微、咳聲無力、動輒汗出,容易感冒。

血虛可因氣虛而導致,脾胃乃氣血生化之源,是化生氣血的大本營,故脾胃氣虛會導致血虛,血少則不能榮養全身,使人出現口唇、指甲、眼瞼色淡微黃,還會出現月經變少,頭髮枯萎,形體消瘦,視物不清,心慌,失眠。

王新志院長介紹,血虛可以吃歸脾丸,也可以用當歸、桂圓開水泡水、熬水喝,桂圓一天30克,當歸一天12克,一天反覆沖喝,喝一周左右即可改善。

朱慶軍主任介紹,有些食物對補氣血很有好處,比如肺主白色,多吃白色食物,百合、山藥、梨、銀耳、馬蹄、麥冬等,有助於肺氣保護。將紅棗、花生米、桂圓、紅糖、紅豆放到一起煮著吃也有助於補氣血。此外一定要加強機體的主動性,積極主動鍛煉,氣血才能旺盛。

面對「悲秋」,何以解憂?唯有從「衣食住行」入手了。

衣:其實,為自己或者家裡多添置一些新物品可以讓心情好起來,這個對女性特別有用。

食:七情傷五臟,就如「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脾,悲傷肺,驚傷腎」。「悲秋」之感會傷到肺氣,而肺氣虛的人,也更容易產生「悲秋」之感。所以,要解決「悲秋」,潤肺是一條路,適當補充一些秋梨膏、荸薺、百合、蜂蜜等潤肺食物,避免秋燥,從而解決肺氣虛。另外,像一些食物是預防抑鬱症的好幫手,比如水果中的香蕉、甜橙,蔬菜中的黃瓜、西紅柿等,咖啡和可可也是極好的心理良藥,它們能增強腦細胞的活性,對調節情緒、減輕抑鬱也大有益處。如果吃不慣咖啡和可可,綠茶也不錯的提神良藥。但不管吃什麼,最好清淡些,油膩食物會在體內產生酸性物質,加深睏倦。

住:從睡眠入手,要保持充足睡眠,盡量在晚10時前入睡,中午小睡也利於化解困頓情緒。

行:季節性抑鬱可以預防,以日常生活保健為主,比如生活規律,早睡早起。在工作不宜過度勞累,除了中午外,早上10時,下午3時宜放下工作,喝杯茶,休息片刻。每日加班不宜超過兩小時,否則會導致慢性疲勞,容易患病。吃過午飯,宜散步或逛逛街,鬆弛身心,晚上到公園跳跳集體舞等。

使人心跳加快的感覺就很容易使人放鬆,運動就是加快心跳的好方法。運動可以讓神經系統興奮起來,並促進大腦分泌一種讓人高興的物質——5-羥色胺。李艷說,這個季節去登山、遠眺滿山的紅紅綠綠,是抵抗秋季抑鬱症最好的辦法。另外,中醫所說「氣鬱成病」,練習太極拳、八段錦等中醫氣功,調整人體氣機,也可收穫良效。

此外,通過按摩也能改善季節性抑鬱。

對於已患有季節性抑鬱的病人,其診斷和治療均需要及早讓專業的精神心理科醫師專門指導,不能妄自診治,以免延誤和加重病情。目前,季節性抑鬱症的治療通常採用藥物治療,配合物理治療、心理治療的治療方案。不過,一些中醫傳統療法也對季節性抑鬱有改善作用,比如以下的穴位按摩——

內關穴(位於前臂正中,腕橫紋上兩寸,橈側屈腕肌腱同掌長肌腱之間)可以寧心安神、理氣止痛,對情緒調節有很好的作用,具體方法:用一隻手的拇指指尖按揉,以微有酸脹為度,每次可按摩2—3分鐘,每天3次。

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可用拇指指腹按揉,由輕到重,感覺力量深入到肌肉層,再由重到輕,如此重複10遍,每天按摩3次左右。

(來源:健康時報、新華網、羊城晚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游新聞 的精彩文章:

黃酒大閘蟹《王牌特工2》刮中國風
這個男人綉出24米長清明上河圖
我國經濟法學開拓者張序九教授逝世 曾獲西南政法大學特別貢獻獎
長假出遊的真相原來是這樣的……網友:扎心了,我還是呆在家吧
特朗普向拉斯維加斯槍擊案遇難者及家屬表哀悼:願上帝保佑你們!

TAG:上游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