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意的疏離 藝術

有意的疏離 藝術

谷 物|專 注 旅 行 與 生 活

okeeffemuseum.org

喬治亞·歐姬芙(Geogia O』keeffe)是20世紀最偉大且最富魅力的藝術家之一,她以大膽創新的藝術作品而聞名。她作品中獨特的鮮花、戲劇性的城市景觀、燦爛的風景和對抗沙漠天空的骨頭圖像是對美國現代主義藝術的標誌性貢獻。

Ram s Head ( 1935 )

她的作品《曼陀羅草/白花一號》( Jimson Weed/White Flower No.1 )在 2014 年以 4440 萬美金成交,打破了蘇富比拍賣行有史以來女性藝術單品的最高價紀錄。此後,人們開始重新聚焦於她的性別,關注女性身份與她「強烈的」美學風格之間的必要聯繫。

White Flower No.1(1932)

生於1887年11月15日,逝於1986年3月6日,歐姬芙98年的人生即是傳奇與藝術的一生。她認為,藝術是從心靈中湧現出來的,是生命的呈現方式。因此,她的藝術歷程也是體驗生命的歷程。儘管關於她的評論不計其數,但歐姬芙從不對自己的作品做出解釋,就像她的生活一樣,不停地出走,遠離人群,在孤獨與靜寂中與心靈對話。

20 世紀40 年代中期,歐姬芙被阿比丘一處廢墟所吸引,將其購入。464 平方米的院子起初是處廢墟,歐姬芙委託女性朋友、畫家和作家瑪利亞·沙博(Maria Chabot)對這裡進行重建。房子被圍牆圍成一個大的灌溉花園,可以種植新鮮的水果和蔬菜。為了欣賞Chama河谷的美景,歐姬芙將邊緣的一個穩定而又漂亮的房子改造成她的工作室兼卧室。

房間里,她買了許多質量上乘的東西,都是有來頭的(她的很多朋友都是設計師),空間上做了大量的留白。追溯她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到一條直線:窗外的天際線連接著她畫布上的一筆一畫。

阿比丘的房子在1949年6月完工。歐姬芙把自己和丈夫的藏書從紐約的公寓和喬治湖的房子里運到了阿比丘。當年,歐姬芙離開紐約,在新墨西哥永久定居。

有意的疏離

參觀喬治亞·歐姬芙的家兼工作室

1.

圖片:

a)歐姬芙一襲黑衣,坐在土坯客廳里,背景是一條埃姆斯長椅。

b)歐姬芙在陽光炙烤的院子里跟她的狗說話,旁邊的牆上掛著一具牛頭骨。

c)歐姬芙打開工作室的窗帘,陽光灑在一張膠合板改制的工具台上,一個回收的鋁罐被當作臨時畫筆桶。

2.

有意的疏離,對質量和功能的重視,追求簡潔,自律,卡斯特納重複使用這些詞。它們是歐姬芙藝術理論的基石。這些短語也同時描述了現代主義、後瑪瑞·康朵美學(post-MarieKondo aesthete ),根據語境,按慣例,它們要麼是強調自我意識,要麼是陳詞濫調。

3.

「我無法以其他任何方式生活。我阿比丘的家很空,我唯一的需要就是待在裡面。我喜歡空蕩蕩的牆。」——喬治亞·歐姬芙

4.

有時候我覺得個人「審美」是現代通行貨幣。當我們有意識地選擇簡約風格時,審美就代表著自我意識,因為有太多選擇是21世紀的特權。可是,誰能仲裁什麼是真正美好的生活?

5.

「 我生在哪裡,我在哪裡生活,怎樣生活,這些都不重要。我在哪兒做了哪些事,才是人們應該感興趣的。」——喬治亞·歐姬芙

6.

當你遠離一切,眼前只有天空、石頭和斜坡時,是很容易變得敏感的。在這兒我只想做歐姬芙,一個只在角落裡吃早飯,晾乾草藥,拋棄一切期望,搬到寂寞里的人。我只是繆斯的一個化身而已。

7.

客廳里有一把嵌入土坯牆的椅子。歐姬芙在屋子中央挖了一條窄窄的溝槽,裡面陳列著一條響尾蛇標本。重新考慮你的工藝品吧。

8.

我在想,我是真的想過這種生活,還是只想成為那種「為做想做的事,堅定地朝著目標前進,獨立而有遠見」的人?歐姬芙這麼美的房子,坐落在渺無人煙的地方,就像一座設計燈塔一樣,卻只是一個人為了遠離什麼又進入什麼而創造的副產品。我不想住在歐姬芙的房子里,我想要的是那種對自己理想中的家非常確定的想法和遠見。

9.

「生命中每時每刻我都在害怕,但是我從來沒有讓它阻止我做想做的事。」 ——喬治亞·歐姬芙

-End-

內容摘編自《穀物07·刻意疏離》

官網

okeeffemuseum.org

文字

Leigh Patterson

Wikipedia

Violet

攝影師

Justin chung

翻譯

Zhang Jin

編輯

Violet

穀物新刊《 穀物07·刻意疏離 》

京東 / 噹噹 / 亞馬遜 / 天貓 售賣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EREAL穀物 的精彩文章:

TAG:CEREAL穀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