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命此人撤退,結果他自創戰法殲敵11萬,毫無爭議成一代戰神

蔣介石命此人撤退,結果他自創戰法殲敵11萬,毫無爭議成一代戰神

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淵之前曾為大家介紹過許多經歷傳奇的抗日英雄,引發了讀者的強烈反響,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因違抗上級命令而成一代戰神的傑出將領——薛岳。

《長沙保衛戰》薛岳劇照

上個世紀30年代末,日軍在武漢會戰後決定繼續打通其本土至東南亞的大陸交通線,並將侵華日軍各部相互貫通,以有效保護本土和東海安全。長沙城正是日軍戰略的關鍵之地,一場惡戰在所難免。日軍將領岡村寧次曾多次在戰場上戰勝中國軍隊,他早在2個月前就開始準備長沙會戰,10多萬士兵、100多架飛機被調到戰場。

裕仁天皇老年照片

此外,岡村寧次還通過電台、報紙等大肆宣揚日軍要進攻宜昌的假消息,以掩飾其真實目的。岡村寧次準備兵分三路,先出奇兵攻擊贛北地區,用以迷惑和牽制中國軍隊。然後重兵逼近湘北地區,最後出奇兵直插鄂南(湖北),趁中國軍隊不備攻打其側背。他自以為這個計謀天衣無縫,再加上日軍裝備精良,入華之後戰績輝煌,一時間得意滿滿。

《長沙保衛戰》交戰劇照

然而另一方面,蔣介石很清楚日本對長沙的虎視眈眈,他也明白日本在太平洋戰場、北方與蘇聯的戰鬥中屢次失利,靠自身實力根本撐不了多長時間,中國軍隊只需要保存實力,等待時機為以後的全面反攻做準備,於是遂命令第九戰區不做抵抗,主動放棄長沙並進行戰略轉移。

蔣介石劇照

作為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非常不理解這一命令。在他看來,敵人都打到家門口了,臨陣退縮還算是軍人嗎?思量再三,薛岳果斷決定抗命不遵,積極針對附近地形布置戰場,並憑藉其多年作戰經驗察覺到岡村寧次的出兵意圖,只是不知道日軍的主攻方向。

長沙會戰進軍路線

為此,薛岳將軍隊分為三路並把防禦主力放在湘北地區。與此同時,岡村寧次也得到了中國軍隊的部署地圖,但生性自傲的岡村並未留心敵軍指揮官姓名,甚至都不知道敵軍的番號。他自認為日軍士氣正盛,這些細節根本不足為慮,但很快他就為自己的傲慢行為付出慘痛的代價。

閻錫山、白崇禧合影

蔣介石曾多次派遣白崇禧勸說薛岳放棄長沙,但他始終不為所動,下定決心要一雪南昌失利的恥辱。由於戰爭的主動權被牢牢地掌握在岡村寧次的手中,薛岳便主動將國軍撤到熟悉的山區,用 湘贛鄂三省交界處的複雜地勢來化解日軍的進攻優勢。同時,國軍士兵的頑強抗戰也消耗了日軍大量兵力和物資。

長沙會戰紀念碑

岡村寧次事先並未想到國軍的抵抗會如此頑強,而且日軍兩翼不斷有軍隊在集結。這時,薛岳指揮軍隊反守為攻將日軍趕到發軍起點,消滅日軍3萬餘人,日軍主力遭到重創。長沙戰場的槍聲還未停息,全國上下就已經在慶賀抗擊日軍的勝利。岡村寧次走投無路只好將軍隊全面撤退,薛岳也憑藉此戰中自創的天爐戰法殲敵11萬人,一舉成為「中國戰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被稱歐洲武則天,諸多方面與慈禧相似,後世評價卻極其完美
此人本是清末落第書生,傾家蕩產不為名利,只求送日本兩架飛機
韓國國旗上原本有八大字,表明他們的地位,如今卻死活不肯承認
古代有一殘酷刑罰,比死刑更難以接受,如今有許多人呼籲恢復
此地曾是戰國第一大城市,經濟水平舉世矚目,如今卻沒落成一個區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