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從蘇格蘭到加泰羅尼亞——歐洲獨立公投為何泛濫成災?

從蘇格蘭到加泰羅尼亞——歐洲獨立公投為何泛濫成災?

喧囂一時的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公投已告一段落,雖然從眼下看,這次公投最後幾乎演變成一場鬧劇,但引發的震動和影響卻依然不可低估。

當然,這次公投,並不是近年來歐洲西方國家的頭一次。3年前,蘇格蘭的那場獨立公投,就已經讓英國心驚膽戰了一回,這一次的加泰羅尼亞公投,不過是這種「民主分裂運動」的又一次上演而已。而在英國和西班牙之外,其他的諸多歐洲西方國家內部也都存在著獨立公投的呼聲,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步英、西兩國後塵。

為什麼獨立公投之風在近年的歐洲愈演愈烈?想必近期大家在媒體上已經了解不少,最直接的,就是地緣、人文、經濟差異。無論是蘇格蘭還是加泰羅尼亞,其在所屬國家的地緣區位都相對邊緣,板塊格局也比較獨立完整,文化上與主體板塊存在一定差異,經濟上,要麼與主體板塊融合不夠緊密——分不分影響不太大,要麼比主體板塊強——所以不甘心被人拖累或者吸血。這種種客觀因素,都為獨立風潮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但也僅僅只是基礎而已。畢竟這個世界上,內部存在地緣、人文、經濟差異的國家多得是——別的不說,就拿咱們中國來說,這上面的哪一條都完全符合。但有基礎,並不代表著要鬧到獨立公投這一步。而且從歷史角度來看,英國和西班牙的這些地緣、人文、經濟差異並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一直都客觀存在。為什麼之前的他們,大家都能求同存異,到今天,就鬧的不可開交,必須要用獨立公投來做個了斷了呢?

在雲石君看來,這既折射出西式民主制度天然缺陷,也與當下歐洲的政治經濟大環境密切相關。

與東方集權式國家中,政治權力佔據絕對主導地位不同,西方國家的權力架構中,資本權力佔據了相當話語權,甚至在諸多層面能夠凌駕於政治權力之上。雖然資本權力為了維持社會秩序正常運轉,免不得需要與政治權力合作;但為了避免政治權力過於強大,對自己反向壓制,所以在制度層面也需要對政治權力予以大量的約束和限制——這就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西式民主制度。

在西式民主制度下,一方面,政治權力被橫向拆解為司法、立法、行政三個互不統屬,彼此獨立的組成部分,另一方面,政治權力又被縱向上,從中央到地方被拆解為各個不同組成部分——它們雖然在部分權力有一定隸屬關係,但這種關係並不強烈,地方與中央之間,保持了高度的相對獨立性。

當然,這種拆解有它的好處,最直接的,就是政治權力的濫用,在制度層面受到遏制。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它的壞處也很多。其中的一點就是——大大增強了地方的政治獨立性。

由於中央權力對地方的介入嚴重受限,這使得地方政權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決定本區域政治走向——即便地方的政治思路與中央背道而馳,甚至嚴重不符合國家整體利益,但由於中央政權的權力邊界有限,所以也很難在過程中加以干預,很多時候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股風潮發展壯大,而無法強力遏制。

這在東方式集權國家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的。中央集權制度決定了,東方式集權國家的中央政權,可以隨時強力清除任何實際控制區內的檯面上地方分裂行動——除非遭到更強外力的干涉。絕不至於像西班牙那樣,在沒有強勢外力干涉的情況下,任由加泰羅尼亞地方權力機構一步步走到搞公投的地步。

西式民主的制度設計,天然為地方分離獨立提供了體制內的操作空間。而在文化上,由於地方政治的高度獨立,這也使得地方文化獨立性的維持,得到了來自地方政治權力的強力支撐。

在西式民主體制下,主體文化對地方邊緣文化的滲透和同化渠道嚴重受限,甚至還隨時可能受到地方權力的政治反擊。而主體文化的政治後台——中央權力,由於不具備強力干預地方政治的機制,所以很多時候對此愛莫能助。

由於政治體制的缺陷,歐洲國家的主體文化,不能對地方的獨立性邊緣文化予以有效壓制,這就使得邊緣板塊民眾天然與國家主體存在強大心理隔閡,地方的政治獨立思潮的泛濫也就有了充分的土壤。

當然,如果光是政治體制的先天缺陷,也僅僅就是為獨立公投提供了操作空間而已,並不代表著就一定會這麼做。畢竟在之前幾十年,英國自不必說,即便是相對落後的西班牙,還是相對穩定的——雖然當時的加泰羅尼亞也有埃塔這樣的煽動獨立的恐怖組織,但總的來說,這只是一小部分人的行為,大部分人雖然對馬德里中央存在心理隔閡甚至不滿,但還沒鬧到非要鬧獨立的地步。之所以今天獨立公投落地變現,還少不了一系列大環境因素的激發。具體來說,金融海嘯後歐洲經濟的持續性頹靡,才是促發加泰羅尼亞獨立公投的成型的一大推手。

相信關注這場公投的人,這幾天對加泰羅尼亞的經濟情況已經有所了解:加泰羅尼亞是西班牙數一數二富庶地區,人口佔全國約16%,GDP總量佔全國的19%,排名第一,超過首都馬德里地區。自2003年開始,加泰羅尼亞吸引了超過1000家外國公司的直接投資,金額超過430億美元,超過西班牙吸引的全部外資的25%。

當然,首富之區瞧不上落後地區也很正常,而首富地區在地緣和人文上又具有相當的獨立特徵,這也使得加泰羅尼亞人的主觀獨立意願更加濃郁。不過,在此之前,加泰羅尼亞的這種獨立意願,並有強大到能夠支撐起一場獨立公投的地步。

畢竟獨立是要有成本的,來自西班牙政府的政治乃至軍事壓力,以及歐盟可能的拋棄姑且不說。光經濟上,鑒於加泰羅尼亞是西班牙的外貿樞紐,其本土產業也高度依賴西班牙內地的原材料乃至人力資源供應,一旦獨立,加泰羅尼亞的經濟體系必受重創。由於不能,或者不願承擔這種損失,加泰羅尼亞人在感情上討厭馬德里為首的西班牙主流社會同時,也從理智出發,主觀上也更傾向於留在西班牙國家系統內——雖然這種保留,意味著加泰羅尼亞必須承擔高昂的稅收(加泰羅尼亞10%左右的GDP都被用來補助更貧窮的省份),但鑒於留在西班牙內,可能享受更好的資源,進而創造出更多的新增財富,所以總的來說,依然還是划算的。

政治和文化上的討厭,被經濟上的收益對沖,這就是先前的加泰羅尼亞人不傾向於搞公投的主要原因。

但隨著金融海嘯和歐債危機的持續,歐盟經濟陷入長期停滯乃至衰退,而本就相對落後的西班牙更慘,直接淪為歐豬五國之一。

這下就麻煩了。一方面,隨著經濟的嚴重衰退,西班牙要想維持國家的正常運轉,必然需要從加泰羅尼亞攫取更多物質利益,以補助那些貧困地區和民眾——否則他們過不下去就要鬧事。另一方面,西班牙乃至歐盟國家的整體頹靡,導致加泰羅尼亞從西班牙的地中海外貿中所享受到的收益降低,對西班牙內地原材料、人力資源的需求也相應減少。對西班牙的依賴和需求減少,所需承擔的支出卻有增長趨勢,這使得加泰羅尼亞人的主觀政治傾向也漸漸發生變化,支持獨立的呼聲日益增長。

當民間的獨立聲勢壯大到一定層面,政治必然也會發生改變。本來,西式民主就決定了地區政權具有較高獨立性,再加上加泰羅尼亞地區又是西班牙地方政權中相對獨立性最強的一個,這意味著,加泰羅尼亞的掌權政客,具有足夠的能量來推動獨立公投的政治操作。

當然,有這個能力,並不代表一定要去做。如果本土政客能以加泰羅尼亞為依託,進軍馬德里政治中樞,進入更廣闊的政治平台,爭取更廣闊的權力施展空間,那他們也犯不著去煽動民意去搞獨立。

但問題是,加泰羅尼亞在政治、文化、地緣上的高度獨立性,在有效阻止中央權力和主流文化體系進入的同時,也同時阻礙了加泰羅尼亞本土政客入主馬德里的「上升之路」——畢竟,如此強的隔閡之下,主流西班牙人很難接受一個來自異端邊緣地區的政客。

這種政治天花板,意味著加泰羅尼亞的掌權政客實質性的喪失了體制內的進一步上升空間。既然如此,那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就,成為本土政客施展抱負(野心)的最佳選擇。個人利益的驅使,以及民間獨立傾向的增加,這種主客觀條件的具備,讓掌權政客們也樂得去通過公投獨立來謀利——能獨立建國自不必說,就算不成,也可以藉此向中央要價,得到更多的政治和經濟好處。

當然,從現在來看,公投應該還是失敗了。不過這種失敗,更多的還是來自於外部的壓力。就加泰羅尼亞自身而言,雖然僅有43%人參與投票,但其中92%同意獨立的結果,證明了即便未投票人群中大多反對獨立,但論總數,該地區支持獨立的實際人數應該還是佔優勢的。再考慮到反對獨立人群中,相當一部分並非情感上不想,而僅僅是懾於獨立導致的嚴重負面後果,那麼情感上支持獨立的比例恐怕更高。

這對西班牙乃至歐盟來說是個嚴重的長期威脅。

歐洲國家沒有中國的中央集權體制;歐洲獨立傾向地區與當事國中樞權力的實力對比,也遠不如陸台那般懸殊到讓人絕望;再加上歐洲經濟近期雖有復甦,但長期前景依然不明朗,跟中國的穩步向上全不能比——這意味著歐洲國家用經濟手段掣肘獨立傾向地區的能力遠不如中國。再考慮到伊斯蘭移民這個爛屁股倒灶的現實及長遠威脅,歐洲未來的獨立思潮,並不會因為加泰羅尼亞的這次爛尾而偃旗息鼓,相反,很有可能會隨著歐洲文明體系的衰敗趨勢,而在未來捲土重來,而愈演愈烈。

那麼,歐洲會不會走到這一步呢?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分析。

本文為雲石海外風雲系列1766節。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關注公眾號:雲石,持續收看全部雲石君原創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石 的精彩文章:

假如你是康熙大帝,你會將北亞拱手讓給俄羅斯嗎?
昔日超級大國,稱霸世界200年,卻因一場中國內戰土崩瓦解
是什麼力量讓四分五裂的德國在19世紀突然崛起?
沙特為什麼要緊抱美國大腿,肆無忌憚的狠踩俄羅斯?
斯里蘭卡親近中國而提防印度,不僅僅是距離產生美那麼簡單

TAG:雲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