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說四年內要幹掉阿里,馬雲卻悄悄把京東最大的優勢滅了——波波老師講述京東四大成長之殤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京東,很多人都知道我不是特別看好京東未來的發展,這背後當然是有深層次的理由的。
第一:我認為京東的盈利能力嚴重不足,作為一家市值五六百億美元的公司,京東的盈利能力嚴重不匹配它的市值。
從收入結構來看,京東的收入第一部分來自於它的自營收入,但是前面有強大的阿里,後面有國美、蘇寧緊追不捨,所以這一塊收入未來期望成為京東的很強盈利能力的一塊業務,我認為幾乎不大可能。
京東的第二塊很強大的收入來自於第三方服務的收入,京東的收入結構裡面,目前第三方的業務佔比差不多已經佔百分之六十幾,那從這個數據來看,未來這一部分收入,它的增長潛力已經有限。
除了這兩塊業務之外,京東還有京東的金融,還有京東的O2O、京東到家,但是這兩塊業務都是虧損的業務。
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幾乎找不到京東有一塊很賺錢的業務的出現,劉強東是這麼解釋的,他說我們就是中國的亞馬遜,我們是戰略性的虧損,我們是把盈利投入到未來獲得更大的優勢。
如果了解亞馬遜的人就知道,京東的所謂戰略性虧損跟亞馬遜的戰略性虧損是有天壤之別的。
亞馬遜不是掙不到錢,亞馬遜是有非常強的盈利能力,譬如,亞馬遜的雲計算業務是一個每年差不多能掙四五十億美元的業務,所以亞馬遜的戰略性虧損,是亞馬遜把賺來的錢大量的投入研發,大量的投入到新業務,然後來構建它的企業生態,構建企業的競爭的護城河這樣的一種戰略,所以這跟京東的不掙錢本質上是不一樣的。
第二,……
(更精彩內容,請猛戳視頻)


TAG:波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