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朝秘聞 焚書坑儒是政治陰謀

秦朝秘聞 焚書坑儒是政治陰謀

焚書坑儒想要達到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維護始皇帝獨一無二、至高無上的中央集權。排除異己,當然這些異己不是戰爭場上的對手,而是那些可以用語言、文字傳播「反動思想」的文人們。也許秦始皇還有他的高參李斯明白,防民之口勝於防川的道理。

任何歷史事件都不是隨機發生的,背後都隱藏著其必然發生的歷史規律,焚書坑儒其實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政治陰謀。我們姑且按歷史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來分析:

1.焚書

公元前231年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大臣們都早早地聚在了咸陽宮中,大家神色緊張,討論的時候儼然站成兩撥,很顯然他們今天不光是打群架那麼簡單,他們要討論的是關於大秦帝國國家體制的大問題。

其中一派,主張實行「分封制」,其重要政治基礎就是一些守舊的儒士,其中最有資歷的就是淳于越,這一派為「保守派」;另一派則主張實行「郡縣制」,主要由新勢力組成的政治集團,代表人物是李斯。

當兩方辯的不可開交的時候,贏政給李斯一個眼神,李斯明白這個眼神包含的意思,李斯清了清嗓子說道,「五帝不相復,三代不相襲,各以治,非其相反,時變異也。」今天陛下創下千古偉業,建立了不世之功,你們這些遷腐的人怎麼能理解呢?今非昔比,諸侯並橫時代,百家爭鳴。但是今天天下一統,法令一出,莫不遵從。你們這些人就是在新的政令頒布後拉幫結派,妄議法令,蠱惑百姓,這樣下去這天下還是贏氏的嗎?這句話說到皇帝心裡去了。

贏政說:以卿之見,汝之奈何?

李斯只說了一個字「焚」。

秦王也只答了一個字「可」。(足見配合之默契,目的之突出性)

至於如何焚書,李斯說道,「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

從燒的規模和種類以及留有備份這些措施上看,這場政治運動是有預謀的,而且準備充足。如果沒有周密的計劃,即李斯關於如何燒的論述,那一旦燒起來誰能控制得了局面,說不定那些具體負責燒書的士兵只要看見竹簡就燒。這些問題李斯肯定料到了。但是大家要問既然留有備份,為什麼這些珍貴的資料不見了呢,這就要問項羽了。

晚唐詩人章碣在其《焚書坑》一詩中寫道:「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2.坑儒

關於坑儒其實是一個傳說。秦始皇既然建立了卓世功勛,所以他就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他在迷茫中迷戀上了長生不老。於是大肆招募術士,於是大秦帝國除了當官的老百姓必須讓路外,那些術士的社會地位已然相當的高,所以江湖謠傳這裡待遇好,工資高,而且錢多人傻。大批江湖術士奔赴咸陽。這些術士中侯生和盧生最得真人寵愛。這時候始皇帝已經不以朕自稱了,而自稱真人。但是這些東西畢竟是水月鏡花,時間長了見不到效果,始皇帝固然著急,一著急就會殺人。這些術士們朝不保夕的,都生活在集體恐懼當中,其中最為恐懼的當數侯盧二生了。他們選擇了逃跑,始皇帝勃然大怒,下令誅殺術士。這樣就演變為大規模地坑殺術士了,後來儒士們把這些人追為烈士,於是坑殺的人憑空從術士變成了儒士。坑儒由此而來。

司馬遷在《史記·儒林列傳》中也有明言:「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故秦始皇主要坑殺乃方士術士,並非儒生。

綜上,我們可以大致得到這樣的結論,「焚書」根據史料記載確有其事,但是「坑儒」並不確切,真正坑的是術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朝 的精彩文章:

中國秦朝就開始建高速公路了,世界最早、目前最寬,至今還能用
盛極一時的秦朝,為什麼15年就迅速消亡了?
秦朝為什麼能取代周朝? 秦始皇只用了一招, 百姓心服口服
最偏遠的秦國能統一六國,這三個原因很重要,尤其是第二點
秦朝統治者真的不關心百姓死活嗎?

TAG:秦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