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金的「秩序敏感期」,別再怪孩子無理取鬧了

黃金的「秩序敏感期」,別再怪孩子無理取鬧了

吃飯時每個人都要坐在固定的位置上;媽媽的拖鞋客人不能穿;玩具玩完一定要放回原處;穿衣服一定要先穿上衣,再穿褲子,然後襪子,順序錯了就要脫下來重新穿……你的寶寶是不是有這些「不可理喻」的表現?其實,這是寶寶進入了秩序的敏感期。

1什麼是秩序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是指幼兒對秩序(指通過時空形式所表現出的事物或要素間和諧統一的運動狀態,具體表現形態有均衡、比例、對稱、節奏、韻律等)極端敏感的一個非常重要和神秘的時期。秩序感是人的生命進化的結果,是人類文明之光,是人的基本情感需求。

在這一時期,幼兒對事物的秩序有強烈的需求,並逐步獲得和發展起對物體擺放的空間或生活起居習慣的時間順序的適應性,即秩序感。人類的秩序感是與生俱來的:胎兒對秩序感就有生物感應,3個月的嬰兒喜歡與長得對稱、比例、均衡的人臉交流。當寶寶被被在雜亂無章、陌生的環境中時,寶寶會哭鬧。

按照蒙台梭利的觀點,兒童具有兩重秩序感,內部的秩序感和外部的秩序感。內部的秩序感使兒童意識到自己身體的不同部分和它們的相對位置,外部的秩序感則指向幼兒對外部世界存在的規律和關係的感知與理解。如果成人不能提供一個有序的環境,孩子便沒有一個基礎以建立起對各種關係的知覺。孩子從外在的秩序環境里逐步建立起內在秩序時,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構。

2兒童在秩序敏感期的表現

其實,在胚胎和嬰兒初期,幼小的生命已經對秩序產生了極微弱的、無意識的生物感應。例如,胎兒會由於懷孕母親的身體不適和情緒失調而產生躁動和不安,出生二個月的嬰兒會因為看到對稱和比例均衡的人臉而顯露出高興和激情,這種情緒是嬰兒對獲得了一種自然感性秩序需要滿足的表達,是安全感的外露。

1-3歲的幼兒由向內的秩序感逐漸轉向向外的秩序感,有強烈的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慾望,對物品擺設的位置、動作發生的順序、人物的呈現、物品的所有權等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如若遭到挑戰就會感到不安、焦慮,甚至會表現出極端的激烈反應,這時也是執拗的敏感期。

執拗敏感期過後,在3-4歲,會出現追求秩序完美的關鍵期(有時也會同時出現),可稱之為完美敏感期。接著,幼兒對秩序的敏感會上升到對規則的要求:無論在什麼地方,我遵守規則你也必須遵守規則,人人都要遵守規則。並且逐漸從服從規則轉變為能把一些生活常規內化。

到了5歲之後,由於幼兒對秩序關係的感受越來越明確、越來越深人,會對時空秩序感和具有美感價值的秩序感即秩序美感特別關注。當他們畫畫時,會注意結構比例是否合理,比如近大遠小等;當他們搭積木時也會注重空間結構的美感,等等。因此,這一階段也可稱為審美的敏感期。

對孩子成長的價值

孩子成長過程中有若干的敏感期,而秩序是生命的第一需要,也是影響一個人終生的習慣和品質。人生初期出現的秩序敏感期將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影響。

1秩序感是安全感的基礎

熱愛秩序是孩子的一個特點:對於孩子來講,秩序是生命的一種需要,就像呼吸需要空氣一般,當它得到滿足時,就產生了一種自然的快樂,這種快樂意味著一個人對他自己環境里的所有細節方面都能支配,「一個人能閉著眼睛到處走動,僅僅只要仲手就能拿到他所要的任何東西」,這是一種心靈的適宜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孩子會獲得穩定的秩序感,從而形成使得心靈寧靜和愉悅的安全感,免於對未知的恐懼。

馬斯洛在談到人的安全需要時指出,「兒童在安全方面的另一種表現,是喜歡某種常規的生活節奏。他們彷彿希望有一個可以預測的有秩序的世界。」「安全感似乎是一種兒童與成人感情聯結的心理背景,它成為兒童與別人交往和探究物理環境的『安全基地』」。因此,安全感的滿足又有助於孩子與周圍的環境和人之間依戀感的建立,這些都為社會性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秩序感是道德的基礎

秩序感是個體生命中對道德發展有奠基作用的早發性情感,是藝術、宗教和道德活動的源泉,是心靈的某種秩序或結構。處於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已經開始關注和認識外在事物間的規則關係並按照他們所理解的關係來組織和應對周圍世界了。

比如,在玩「過家家」遊戲時,可能會把大茶杯放在大茶托上,會給大娃娃用大杯子,相對地,給小娃娃用小杯子。這種對外的秩序感為他們發展出道德意識奠定了基礎,因為道德即人與人、人與物之間所建立的各種規則。

3秩序感是智力發展的基礎

人的智力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建立在孩子在其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礎之上的。在人的思維發展起始階段,智慧中普遍存在著一種基本的結構成分——秩序關係,這使得處於感知——運動階段的孩子主要表現為靠自己的肌肉動作和感覺來應付外界事物,通過不斷地與外界交往,使動作慢慢協調起來。智慧的發生正是基於這最初的秩序性、協調性動作以及孩子對它們的感知覺經驗-秩序感,正是這種經驗,成為促進邏輯思維形成的基礎性情感。

例如,媽媽每次上班前都要換衣服拿包,孩子一看到媽媽有這個動作就知道媽媽一會要走了,就會哭著讓媽媽抱。由此可見,秩序感會幫助孩子進行初步的思考和邏輯因果的推演。

如果在這一階段孩子能夠獲得良好的秩序感,在之後的運算階段才會順利地形成對比、分類、序列等具體的思維形式。

4秩序感是調理生活的基礎

孩子在秩序感的作用下,往往會以為世界是按照特定的秩序存在的,如果父母能夠尊重孩子的這個特點,因勢利導,盡量給孩子建立科學規律的作息安排、布置整潔有序的家庭環境、呵護孩子的物權和歸位意識,則孩子更容易養成條理的生活習慣。而條理性的背後,就是得到充分呵護與尊重的秩序感。

5秩序感是審美的基礎

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隨著人們對自然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在自然規律中所體現和涵蓋的對稱、均衡、節奏及和諧等元素被人們所發現和歸納,構成人們審美情感的基礎要素。

在孩子的秩序感中就存在著這些審美情感的基礎要素。孩子會因為物體位置的變化、對稱的破壞而哭鬧,直到恢復原狀才破涕為笑。孩子會對富有節奏感的聲音著迷,也會伴著和諧的樂音而律動。秩序感促使孩子產生美的感受,形成美的記憶和對美的判斷的標準。

如何度過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對寶寶的成長有重要的價值,那麼,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要如何因勢利導,讓寶寶順利度過敏感期呢?

1給寶寶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活環境

有的職場媽媽上班後,將孩子採取在外婆家、奶奶家和自己家輪流撫養的做法,這是非常傷害孩子秩序感的做法,頻繁更換的生活環境,使孩子很難產生穩定的秩序體驗,進而衝擊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安全感,所以,在孩子出生後,盡量讓孩子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活環境中成長。

2營造整潔有序的空間環境

首先,家庭中的環境布置最好選擇簡潔、明快的風格,傢具不宜過多,在滿足家庭基本需要的情況下,盡量減少傢具和雜物的堆放,把更多的空間節省出來,保持較為空曠的場地,這樣既可以為寶寶提供更多活動的空間,也可以消除繁雜的物品給寶寶造成的心理壓力和可能產生與寶寶自有秩序感的衝突。

其次,在家庭房間的安排上最好能夠做到功能明確,讓寶寶意識到:客廳是待客休閑及用餐的地方,卧室是睡覺的地方,書房是看書的地方,廚房是做飯的地方,衛生間是洗漱上廁所的地方,從而讓寶寶認識到不同的生活場所有著不同的活動內容和意義,增強寶寶的場所秩序感。

再次,家裡的日常用品最好擺放有序,每次使用後一定注意及時歸位。孩子的東西更要注重擺放有序,家長不要隨便去變換它們的位置。盡量不要對孩子居住的環境有太大的改變,尤其是長途旅行時一定要特別注意。比如頻繁地為孩子更換床鋪、居室、生活環境等等。即使不得已,也要給孩子一個適應期和過渡期,並且要為孩子可能的不適應做好各方面的準備。

最後,有條件的家庭,在為寶寶準備的自有生活空間里最好陳設一些低矮的兒童專用傢具,讓寶寶能夠目之所及、手之所觸,避免給寶寶造成空間上的壓迫感,從而增強寶寶的探索慾望、自信心以及對環境井然有序的滿足感。

3給孩子提供有規律的生活

給寶寶建立有序的生活,比如睡前儀式,吃飯儀式,每次都儘可能統一步驟,讓孩子可以掌控,不僅滿足寶寶對秩序感的要求,還有利於培養寶寶的好習慣。

4尊重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爸爸媽媽要知道秩序敏感期的存在是與幼兒的心理發育特點密切相關的,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難以逾越甚至是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階段。

面對孩子在這一時期出現的種種看似不可理喻的行為,要試著更多地去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如果孩子產生的是合理的或非原則性的需求,要接納孩子的情緒並盡量滿足他們在秩序敏感期的「有序願望」,順應其秩序感發展的需要;對於原則性的需求,如果不能夠滿足孩子,就需要靈活變通,通過擁抱、講道理、轉移注意力、尋找替代目標等平息孩子的情緒,切記蠻橫「鎮壓」。

5滿足並利用秩序感培養好習慣

當孩子看到某些物品放置無序時,他彷彿受到了某種刺激、某種指令,強烈地希望把物品回復原位。比如,一塊肥皂躺在洗漱台上而沒有放在肥皂盒裡,或者一隻椅子放在不恰當的地方,一個2歲的孩子會突然注意到它,並把它放回原處。只有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才會注意到這些細節上的不協調,而更大一些的孩子和大人很少會注意到這一點。

秩序感是孩子的一種需要,當它得到滿足時,孩子就會產生真正的快樂。秩序感也讓孩子認識到每樣東西在環境中所處的位置,讓孩子能夠適應環境,能夠在細節上支配環境。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才能感到平靜和快樂。因此,當孩子樂於去做一些關於秩序的事情時,大人不妨滿足他的這個需求。

同時,引導他們自己收拾玩具和日用品,這不僅能讓孩子形成整潔有序的習慣,還能使孩子獲得更完善的成長空間。

東方愛嬰,專註早教19年

專業服務0-3歲寶寶家庭,2000萬媽媽信賴的早教品牌

800家早教中心遍布全國300個城市,每周為20萬家庭提供優質早教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愛嬰 的精彩文章:

夫妻關係應該高於親子關係,你做對了嗎?
太准了!1分鐘發現孩子7種獨特天賦,快給孩子測測吧
應對入園焦慮

TAG:東方愛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