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對電視、手機和電腦都上癮了怎麼辦?
精英家長養成記
親們,今天我們特邀清華心理學博士、兒童早期教育專家宋教授,在擁抱未來精準教育微信群做專場育兒問題答疑(百群同步直播)
【國家認證一級心理諮詢師】
【國家認證特級家庭教育指導師】
【美國哈佛青少年教育研究交流學者】
【清華大學心理學博士導師】
【NLP親子訓練師】
有需要幫助,解決寶寶成長問題的群友,可以把問寫詳細後好發給
群管理劉若曦:rxdd66(名額有限,先提交先解答)
目錄
1、如何快速解決寶寶不吃飯?
2、寶寶對電視、手機和電腦都上癮了怎麼辦?
3、孩子經常發脾氣的原因是什麼?
4、造成寶寶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有哪些呢?
5、輕鬆解決孩子喜歡買玩具的問題?
1、如何快速解決寶寶不吃飯?
【問題背景】
提問人: 寶媽-子涵-3歲
宋教授好,我家寶寶吃飯非常困難,不是亂動就是注意力不集中。要麼就是沒吃幾口不想吃,要麼就是直接不吃了。
那我就喂他吃飯,但是喂飯也不安穩,要麼各種亂跑追著喂,要麼就是喂的時候也不好好吃,喂到嘴裡了都還不吃,請問老師應該怎麼辦呢?有沒有什麼方法呢?
宋教授回復:
寶媽下午好,也許寶媽不知道,美國著名兒科醫生心理學家 本傑明·斯巴克先生曾表示,通過長期研究,他發現,「每個兒童生來就有一套自行調節進食數量和種類,滿足正常發育需要的精妙生理機制。」
也就是說,寶寶清楚自己想吃什麼,該吃多少。如果孩子吃得不高興了就會有抗拒吃飯的本能,硬逼吃飯反而會影響其食慾和正常發育。
其次,寶寶在18個月就能學習自己吃飯,如果家長放手,他能很快掌握吃飯方法,但如果家長怕寶寶營養沒跟上,進而強制性喂,這是在剝奪孩子學習吃飯本事的舉措,這實屬育兒的下下策哦。
現在我們換位思考,體會一下自己不想吃飯,父母還要硬塞的填鴨式的情景,此刻的你是什麼感受呢?說真的,寶寶的情緒和吃飯有很大關係,只有先解決厭食問題,才能解決進食問題,而厭食的根源就是家長對寶寶的吃飯,太斤斤計較啦。其實,寶寶每養成一個壞習慣,我們通過育兒三大思維模式,都能找到家長佔據的主要因素,古人言,虎父無犬子。所以寶寶為什麼這樣,咱們家長要反思反思啦。
好,我告訴大家,大家一定要記錄下來,對寶寶今後的健康進食是會非常有幫助的:
1、避免在飯點前吃過量的零食或食物
2、吃飯坐固定座椅(吃飯椅)
3、做些孩子喜愛吃的飯菜,盡量多樣化
4、讓孩子一起參與做美食(比如包餃子)
5、可以以遊戲的方式跟孩子比賽吃飯,或者互相為對方夾菜。
6、每天孩子想吃的可以點菜,並提些意見。
7、把主動性交回給孩子,多鼓勵孩子。
8、少吃多餐,「三餐三點」到「三餐四點」之間,每一餐的進餐時間在15到30分鐘之間為宜。
這個問題的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寶寶自己吃飯=耐心+細心+策略+吃飯時間
這中間呀,耐心和細心要的就是家長不要急,跟孩子的語氣要溫柔方式來說。還有就是吃飯時間。你想讓孩子吃多久才能完成。規定的時間到了,就要告訴孩子。時間到不能吃了。
但根據孩子情況而定。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所以根據年齡而定。而策略就是我們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運用育兒思維模式去給出對應的解決方案,比如上面的8招,不過一定要記住需要不斷的堅持。
改掉孩子的壞習慣是一條長線,所以在讓寶寶養成自己吃飯的習慣時,爸爸媽媽們需要讀懂寶寶的內心需求,耐心地引導寶寶,在這期間一定也會出現新的問題,那麼咱們要運用育兒思維模式,從讀懂,溝通和引導三個方面去分析,這樣就能解決一切育兒上的問題。
2、寶寶對電視、手機和電腦都上癮了怎麼辦?
【問題背景】
提問人:寶媽-小若-4歲男寶
宋教授好,我提一個問題,我家寶寶對電視、手機和電腦都上癮了,一給他關掉就哭鬧。
還有就是讓他去看書或者怎麼樣的時候,就一定要讓他做完之後獎勵給他多久看電視或者玩手機的時間。這個都不知道怎麼改掉他的壞毛病了,求指點。
宋教授回復:
寶媽下午好,客氣了哈,3-6歲的孩子的大腦發育以及他自身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人一生中最快也是最重要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學習模仿能力也是最強的時候。
所以在這個階段,孩子周圍的環境,以及父母的各種動作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所以我們說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如果你發現上面有髒東西,擦鏡子是沒用的,只有把髒東西擦乾淨,鏡子上才幹凈。
咱們通過育兒思維模式就能很容易分析出下面的6大原因:
1.寶寶受家庭環境的影響愛看電視,比如寶寶生活的空間總有電視,容易受到電視的干擾;寶寶身邊的人總愛看電視,把電視當背景等。
2.沒有時間陪孩子,為孩子安排的日常活動也很單一,就把讓孩子看電視當作帶孩子的便捷之道,久而久之,孩子就容易沉溺於看電視。
3.由老人帶養的孩子。如果老人愛看電視,寶寶也會受影響,而且老人體力有限,戶外活動時間缺少。
4.有些家庭內部電視作為背景一直開著,孩子就很容易被電視的畫面所吸引。
5、父母愛玩手機,寶寶會受影響,也喜歡玩手機,玩遊戲。
6、家裡的電腦用來玩遊戲,寶寶也耳濡目染也喜歡玩遊戲。
咱們看這些原因,實際上並不是第一天有了這些因素,第二天孩子就看電視上癮了,壞習慣是慢慢積累,經過漫長的潛伏期,問題就開始集中爆發出來。並且在潛伏期的這個階段,咱們並不能察覺到孩子有什麼異樣。
而等到情況慢慢開始顯現,就說明潛伏期已經過去,問題開始爆發了。那麼咱們要改變這樣的情況,同樣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那麼按照我們三大育兒思維模式,咱們可以推導出下面的一些做法,當然,我這是根據大家的普遍情況推導的,如果具體到某一個家庭,咱們最好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運用育兒思維模式去推導最適合自己家的做法:
1、選擇節目,控制時間。
2、孩子房間不放電視機 。
3、父母以身作則
4、養成閱讀習慣。
5、開展親子活動或陪孩子玩遊戲
6、鼓勵做家務
7、飼養小動物
8、對於過度迷戀電腦遊戲的孩子要與孩子談判
咱們要幫助寶寶消滅一個壞習慣,一定是建立另一個好習慣來趕走一個壞習慣,並不是直接強制性地去消除這個壞習慣。如果這樣做就會違反客觀規律,一定會反彈。
這是通過把握孩子的成長規律,運用育兒思維模式去分析得出來的結論,並不是咱們隨意的經驗發揮,憑空臆想。現在時代在進步,咱們教育孩子的方法也應該隨之進步。
讓孩子養成好習慣,是一段時間的事情,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咱們最好制定一個寶寶成長計劃表,按照這個計劃表來幫助寶寶建立好習慣。
可以預見的是,在執行這個計劃的過程中,一定會產生很多新的困難,遇到困難咱們如果掌握了育兒思維模式就具備了處理任何育兒問題的能力,就能夠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找出最優的解決方法了。
3、孩子經常發脾氣的原因是什麼?
【問題背景】
提問人:寶媽-涵蕊-4歲女寶
老師好,我家孩子4歲多了,最近發現孩子最近的脾氣超級暴躁,很沒耐心,讓她玩玩具,只要他一下不會的就會把玩具扔掉發脾氣,也因為他的暴躁脾氣,睡覺也很難入睡,每次睡覺都要哄好久,因為他的脾氣導致我也越發沒耐心,請問我應該怎麼引導?
大家先看一下,如果是你們自己,你們會怎麼處理這個問題呢?咱們一起思考,這樣我們教的寶寶進步的就會更快
孩子脾氣暴躁,多數由以下三大原因導致:
1、父母過分的溺愛,使孩子形成「唯我獨尊」的心態。一旦某次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孩子就會大哭大鬧,這時父母要是讓步,就會更助長孩子愛發脾氣的行為習慣
2、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出現問題,很多父母會因為安全等因素,而限制孩子很多探索周邊事物的行為,孩子長時間處在被控制,必然會引發父母與孩子之間,控制與反控制的矛盾,使孩子的小脾氣爆發出來
3、父母的言傳身教影響了孩子。無論孩子多小,他的心都是極為敏感的。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父母的言行,舉止,性情,脾氣等等,都會在孩子的內心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好的,其實孩子沒有多少耐心,這是很正常的,因為對孩子來說,忍耐也許僅僅意味著等待2-3分鐘,如果2-3分鐘後,他的需要還不能得到滿足,他的哭聲和脾氣就會越來越大。
以此來看,嬰幼兒時期各種身心需要得不到真正的滿足,可能給孩子帶來很多不良情緒,導致孩子脾氣變得暴躁,行為出現偏差。
孩子2歲左右,開始逐步意識到自己的需要和主張,渴望得到認可和關注,從而進入人生第一個「逆反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讓父母覺得特別有主意,愛發脾氣,不聽話。
有幾個小建議,希望對寶媽你有幫助:
1、咱們可以引導孩子逐步發展行為控制的能力。那到底該怎麼做呢?
寶媽平時可以給孩子的日常行為制定一些明確、合理的規則,當孩子能較好地遵守規則時要及時表揚和鼓勵孩子,而當孩子出現消極行為時,可採取冷處理或適當處罰的方法,讓他明白自己的錯誤。
寶媽你還可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制定每日活動計劃,為他提供認知社會的機會,減少孩子違反規則,與家人發生衝突的機會。
2、寶媽你需要學會控制自身情緒,給孩子正面影響。
如果作為媽媽的你本身脾氣比較暴躁,那就應該在孩子面前盡量控制自己的暴躁情緒,避免當著孩子的面大聲爭論或爭吵,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家人對孩子的態度要一致,當孩子發脾氣時,我們不能自己跟小孩子一樣跟小孩子對著發脾氣。
3、平時要多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包括你的愛。很多家長經常會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導致孩子覺得父母不關心他,不愛他,所以他就會開始故意製造「麻煩」來引起父母的關注。
父母平時要多關心孩子,經常撫摸、親吻、微笑等來安慰孩子,給予足夠的安全感和愛。一旦孩子明白父母的愛,就不會感覺失去安全感而變得脾氣暴躁了。
4、當然了,寶媽不要變相地助長孩子的壞脾氣。當孩子發脾氣時,家人千萬不要用「別發脾氣行嗎?」「我們好好說好不好?」等請求式的語言來哀求孩子。
更不能為了及時制止孩子發脾氣的行為許下不合理的承諾。這些做法雖然能在短時間內縮短孩子的不愉快的時間,但是也會讓孩子的錯誤得到強化,讓他們會有一種感覺,通過發脾氣控制成人的行為傾向。
我們做父母的要知道,教育孩子的過程,每天都是一場現場直播,是沒有撤回一說的哦。
我前幾年經常去往哈佛作深度青少年教育問題的交流,發現孩子雖然每天都在成長,但是期間可能會出現層出不窮的問題,我們研究組的人員發現,90%父母都是在憑著自己的感受和經驗去嘗試教育,不懂得科學、系統和權威的育兒方法,完全不清楚孩子發脾氣行為背後的具體原因。
總習慣於使用我們中國傳統教育的典型教育方法——「棍棒教育」,打完孩子之後,看起來是聽話了,但是也嚴重影響親子之間的關係。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性格、家庭、生活環境全都不一樣,我們要因材施教,針對性,系統,科學地教育孩子,建議多多學習一些系統性的育兒方法,不要因為自己的懶惰而阻礙了寶寶的成長
4、造成寶寶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有哪些呢??
【問題背景】
提問人:寶媽-小路-7歲女寶
老師好,我孩子是5歲的女寶,我發現照顧孩子的時候,感覺孩子什麼都好奇,什麼都想玩,每次看到一個東西,玩一下然後又不玩,接著又跑去拿其他的東西,吃飯的時候喜歡跑去玩玩具,拿起玩具又跑過去翻繪本,一點都坐不住,幼兒園老師反饋的情況也差不多,吃飯睡覺都不能好好完成,想問一下有什麼好辦法幫孩子改正?
宋教授回復:
寶媽寶爸們,我們繼續看這個問題,時間不多,所以接下來就不跟大家互動了
寶媽好,對於你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到,你家孩子的注意力過於分散,這是造成現在情況的主要原因。
注意力,是指一個人專心於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
而從兒童行為心理學上定義,孩子的注意力分散,我們稱之為:注意力障礙,用專業術語來說:其主要表現為無法將心理活動指向某一具體事物,或無法將全部精力集中到這一事物上來,同時無法抑制對無關事物的注意。
那造成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你要明白一定,你肯定沒有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自由,如果你經常粗魯地打斷,或者介入孩子在做的事,會促使孩子無法專註做某件事情,比如孩子玩玩具,讓孩子先吃飯,孩子在寫作業,父母給孩子水果零食等等,其實都是對孩子注意力的一種變相傷害
第二,沒有重視孩子獨立能力上的培養,對於孩子吃飯的時候,因為吃的慢,所以搶過了直接喂飯,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對的,又如早上孩子起床穿衣服,孩子動作太慢,父母急急忙忙幫孩子穿好,。
當孩子學習自己吃飯還是穿衣服的時候其實也是對注意力的一種鍛煉,因為要完成這件事情需要孩子自己去思考,讓專註力得以凝聚,因為家長的「熱心幫助」,孩子就失去了這思考的機會。
第三、沒有培養孩子「安靜」的能力,這裡的安靜,就是說不管獨處還是在幼兒園學校,或去別人家裡做客,又或者是在公共場所,不太會咋咋呼呼,不亂跑亂跳,不會像猴子似的坐不住!
但是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到了一些場合玩瘋了,卻只認為這是孩子天性的釋放,這也是對自由界限的認知不夠所造成的。
早年我們在哈佛進行專項課題研究時,發現在注意力的培養,德國是做的最好的國家之一,德國的父母非常注重對孩子的注意力的培養,從孩子的生活習慣,吃飯,穿衣,玩玩具,學習,看書,寫字,據相關機構調查,德國3歲小孩子平均專註時間長達46分鐘。
而中國的小孩子現在僅僅有11分鐘,這個時間恰恰也反映了我們的早期教育才剛剛起步,中國傳統教育更多的是通過自身的經驗和感覺去教孩子。
並非科學系統的教育方式,不過呢每個孩子性格不同,習慣不同,生長環境不同,這種隨性的教育,與其說是對孩子的教育,不妨稱之為小白鼠試驗教學,因為90%以上的家長都是沒有經過科學系統的早期教育學習,看似把寶寶教好聽話了,可是很多問題都只是處在潛伏期。
如果你的孩子注意不能集中,一定要針對以上三個原因進行科學的教育,因為注意力這個對於孩子性格的形成,孩子以後上學和工作都有重要的影響,學會怎麼引導孩子,具體可以諮詢黃老師,因為每個孩子的進步都離不開專業的老師指導和家長的配合,需要根據家庭和家長以及孩子的情況進行定製化的學習改變方案。
好了,回答完畢!希望你們家寶寶越來越優秀。
5、輕鬆解決孩子喜歡買玩具的問題?
【問題背景】
提問人:寶媽-曉曉-5歲女寶
老師我家寶寶,家裡明明已經有很多的玩具了,但每一次出門看到同類型的玩具還是會吵著要買新的,不給她買又會大吵大鬧跟你犟上了,這該怎麼辦?請教授指導一下
宋教授回復:
大家先好好看下這個問題,如果是你們,你們會怎麼去做呢?思考越深,等下你們的收穫就會越多,對寶寶今後的成長就越有幫助。
這位寶媽,晚上好,首先跟你說聲抱歉,因為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所以每個疑惑不能隨便對待,因此一個問題會佔用很長時間,也是是對大家的負責,希望寶媽能夠理解。
好,我們回到問題,孩子喜歡買買買,剛才若曦群主跟我說,這個問題她之前已經在群里分享過了,其實我想了一下,我們解決孩子問題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我們孩子產生的問題始終還是在於我們本身父母和家庭的環境,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面,這個是任何一位父母都無法逃避的問題。
孩子的成長會有特定的規律,孩子要真正的快樂成長,那我們必須要有一套系統的,並且正確的育兒思維模式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孩子之所以喜歡各種買,首先還是因為孩子喜歡這個東西的情緒作用,對於孩子來說,無非就是玩具和零食,其實孩子控制不住想買東西,原因在於孩子對於購物沒有建立規則感,
當然這個跟我們之前的教養方式有很大的關係,比如:
1、是不是孩子每次要買東西都會盡量滿足,即使超出自己的承受範圍,
2、我們是否每次都會用一些買東西為條件,然後讓孩子去要求孩子做一些事情
3、孩子每次都以哭鬧逼迫我們妥協,讓孩子認為哭鬧可以達成他的內心需求。
如果家長不懂得孩子的成長規律,以上三點都是經常觸犯的錯誤教育方式,也是因為這些錯誤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養成這樣索求無度的性格或者壞習慣。
就像寶媽你剛才說的,那我們該怎麼辦?
每次出門前,媽媽都和孩子來一次內容約定,跟寶寶一起計劃把約定的事情說好後,就大拇指貼大拇指當作蓋印章,算是約定好了。
如果出門後孩子仍然提出要求,就可以和他做一個大拇指貼大拇指的動作,提醒他:「我們今天有約定喲!」如果孩子仍然哭鬧不止,媽媽應該把孩子帶到角落,重複提醒他,並告訴他:「他沒有遵守我們勾勾手的約定!」
倘若孩子還是不聽,就必須態度堅決地帶孩子離開現場。總之,要讓孩子了解到約定是不能被破壞的。當然,約定不是全面禁止性的,也可以約定「只買一個」或是「以後再買」等。
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感這個是每一位家長在孩子人格健全建全時期必須要做的事情,這個需要我們家長掌握孩子的成長規律,通過正確的育兒思維模式,在孩子每一個敏感期給予正確的引導與幫助。
如果沒有正確的育兒思維模式,有可能你看似解決了問題,但實際你是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埋了一個坑,只是不知道什麼後會暴露而已。
群友反饋:
——END——
擁抱未來精準教育針對3-6歲孩子家長,提供一套科學、系統、有效的育兒方法。
課程由親子閱讀、識字遊戲、育兒思維、讀懂孩子、有效溝通、情緒管理、制定規則等內容組成。獨創「育兒日記點評系統」幫助每一位家長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成長的先進育兒方法。
99天幫助家長把寶寶培養成好閱讀、好習慣、好懂事、好專註、好情商的五好寶寶,讓孩子真正贏在起跑線上。
只需一部手機,隨時隨地可以聽課,哪怕不在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也能零距離與著名教育專家交流,隨時為您提供最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
我們永遠承諾:
鄭重承諾一:
我們對我們的課程和服務有100%的信心,家長可以免費學習21天,有任何不滿意,12小時內退全款,淘寶交易,在免費學習期間資金由支付寶第三方託管,安全可靠。
這21天是給家長一個二次選擇的機會,21天完全能夠檢驗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是是否適合您。
在此學習期間,我們陸續會給家長寄出價值400元左右的精美禮品,即便申請退款,我們將不再收回這些禮品。正因為我們對我們的課程和服務有100%的信心,才敢提供這樣的服務
鄭重承諾二 :
報名參加課程之後,在99天的學習過程中,不再收取任何其他費用。
鄭重承諾三:
在99天的學習中,我們為每一位家長配備了專屬的育兒導師,每周一對一提供7*14小時的全程「伴讀」。
99天*14小時=1260小時的伴讀服務,只為一個共同的目標:培養五好寶寶
課程報名諮詢:劉若曦 rxdd66
覺得咱們今天的內容對您的家庭教育有所幫助的小夥伴們~
記得掃碼關注哦~
GIF/1K


※寶寶有點小脾氣 巧用一些手段來處理
※寶寶的「寶馬」不是寶
※這5類孕媽容易懷先天性缺陷寶寶,端正孕期態度是保胎的關鍵
※婆婆的一個舉動,讓三歲寶寶遺憾終生,醫生檢查後怒吼:糊塗呀!
※這幾種飾品再好看也不能讓寶寶戴!銀手鐲、長命鎖均存在著安全隱患…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