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紫禁之巔,頂級多核心之爭,你選哪一家?Intel or AMD
今年年初,AMD憑藉Ryzen5、Ryzen7終於能在高級CPU領域與Intel一戰,打破了原本高端CPU只能選Intel的尷尬局面。而且,Ryzen5和Ryzen7發售不久,AMD又再5月底的台北電腦展發布了銳龍Threadripper(線程撕裂者),最終打進了頂級CPU領域,直指Intel旗艦Core i9 7900X
價格對比
兩家的旗艦產品已經發售了一段時間,價格已經明朗,在某東價格兩者相差500大洋。那究竟是便宜的Intel性能強還是價格高的銳龍Threadripper性能更強呢?
規格對比
從上圖可以看出,雖然睿頻和功耗1950X不及7900X,但是三級緩存、核心/線程數1950X卻大距離拋開7900X,感覺這500大洋貴得有點道理。雖然看這豪華的規格貴得有道理,但實際性能是不是也一樣強呢?下面我們一起看卡
CPU性能測試
通過理論性測試看出,1950X在單線程下略顯不足,但憑藉多線程優勢比7900X強不少
物理運算測試
雖然1950X比7900多了12個線程,但3DMARK的測試中優勢不太明顯。大概比7900X強10%左右
WinRAR壓縮測試
由於7900X憑藉Skylake-X對WinRAR演算法的優化,即使核心數不及1950X,但是速度還是比1950X快的
設計軟體性能測試
X264 FHD是測試視頻編碼轉換效率的軟體
Premiere可以有效測試CPU的編碼能力,耗時越少則性能越強
CineBench最新的是R15版,對CPU性能的檢測更加準確,得分越高代表性能越強!
POV-Ray也是一款測試CPU 3D渲染性能的專業軟體,數值越大越好表示。
PhotoShop是目前最專業的平面圖形處理軟體之一,時間越短表示性能越強。
ArcTime是一款視頻壓縮和內嵌字幕的軟體,時間越小越好
設計軟體測試小結:這些專業的設計軟體對硬體要求極高,從上面幾項測試得分看出,1950X憑藉多核心多線程的優勢,大多數專業設計軟體都強過7900X
遊戲性能測試
遊戲的測試,也是大部分玩家非常感興趣的,因此選用了幾款帶Benchmark的遊戲:《全境封鎖》、《古墓麗影10》、《奇點灰燼》及《荒野幽靈行動》以4K的解析度最高特效的情況下,以幀數作為測試的標準,幀數越高代表性能越高。
在遊戲測試方面,1950X和7900X可以說是平分秋色。實際上目前大部分遊戲都很少對超過6線程以上的CPU進行優化。如果你是狂熱遊戲玩家,把錢花在顯卡上比花在CPU上的遊戲體驗效果更為明顯。但如果你是一名設計師,需要用到許多處理軟體,1950X和7900X絕對是不二之選。
如果你們問我,我會買那個,我肯定想都不用想就直接告訴你們,兩個我都不會買,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沒錢,哈哈哈哈。土豪的你會選擇那個呢?
PS:某寶上兩者價格基本一樣


※面對AMD,英特爾拿出了珍藏多年的i9
※新冒出来的Efinix会革掉FPGA的命么?
※Intel 8代酷睿零售价抬升背后:物理堆核实质是良心
※酷睿8代售价上涨被吐槽,但看完这些你就明白了
TAG:int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