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武術與古代哲學思想

武術與古代哲學思想

武術與哲學

「道」與「氣」古典哲學用「道」字來表示宇宙萬物的本源,中華武術汲取這一思想,認為「道」也是武術的最根本的本質特徵。《老子》雲:「道者,萬物之奧」,「似萬物之宗。」又雲:「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無」即是「道」。太極拳理論的「無極」一詞,即源自《老子》。王宗岳《太極拳論》說:「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太極拳原理是由無極而太極,進而才有動靜、陰陽等千變萬化。《太極拳論》又說:「雖變化萬端,而理惟一貫。」在萬千變化中貫穿著一個「理」,這個「理」就是武術的本體,也就是「道」。《老子》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太極拳的根本思想亦認為根本的「理」,生出了陰陽、動靜、剛柔、虛實等等相反相成、互為因果的千變萬化。孫祿堂著《拳意述真·自序》寫道:「天道者,陰陽之根,萬物之體也……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術曰內勁。所以內家拳有形意、八卦、太極三派,形式不同,其還虛之道則一也。」指出「道」是拳術的根本。

古典哲學還用「氣」代表宇宙萬物的根本。「氣」即「道」的體現。《莊子》說:「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通天下一氣耳。」在武術理論中,「氣」佔有重要地位,「氣」被視為武術的原力與本根,是武術生命的精微所在。武術的功能、神韻等等,都是「氣」的演化與體現。太極拳、少林拳、形意拳、共家拳等許多拳種的文獻中都有不少有關「氣」的論述,指出「氣」是中華武術的本源。

天人合一中國古典哲學的又一根本念是「天人合一」。所謂「天」並非指神靈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兩層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二是天人相應,或天人相通。是說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馬一E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與自然的一致與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張「天人合一」,《禮記·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認為人只要發揚「誠」的德性,即可與天一致。漢儒董仲舒則明確提出:「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號》)成為見千年來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觀點。

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體現到武術中,首先表現為習武者追求人與自然的統一。因為天人合一的思想認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並且是自然界最優秀的部分,天地萬物與人共同構成了一個整體,而人則是這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主導因素,人道和天道是相近的。基於這樣的思想,使得習武者尤其重視人與自然的統一。清代楊氏傳抄太極拳譜中有雲:「乾坤為一大天地,人為一小天地也。」而「所謂人身生成一小天地者,天也、性也、地也、命也、人也、虛靈也、神也、若不明之者,烏能配天地為三乎。」「要知天人同體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氣。」所以在練習武術的過程中,人們總是在追求人體與大自然的和諧相通,使人順乎自然,其運動也要服從大自然的變化規律,以此來求得物我、內外的平衡,達到陰陽平和。正因如此,自古習武者都非常注意在練習的過程中使人體和四時、氣侯、地理等外在的自然環境相協調,因時因地採用不同的訓練內容和手段,選擇優美清靜的自然環境作為練功修身養性的場所,從而充分發揮人這萬物之靈的創造力,使個人的身心皆融於大自然之中。若逆天時地利而動,則不利於健康。這也是中國武術因地域不同而形成眾多拳種和流派的原因之一。

為了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古代習武者常象天法地,師法自然,從大自然中吸收營養,模擬自然界中各種事物的動作、姿態、神情,結合人體運動的規律和技擊力一法的要求,以創造和豐富武術,並以自然界的現象來喻拳理,所以武術中有許多以自然界各種事物來命名的拳種和動作。如南拳中的虎鶴雙形拳,是以虎、鶴兩種動物的動作為基礎,結合人體運動特點和技擊技術而創造的拳種。形意拳中的十二形,則是以十二種動物的動作為依據,按形意拳的動作和勁力特點演化而來。此外,蝗螂拳、鷹爪拳也是分別模仿蝗螂、鷹的動作,取其形,會其意而創造的拳種。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至於動作名稱,諸如青龍獻爪、燕子穿林、白鶴亮翅、金雞抖翎之類的名稱極多。不僅如此,以自然現象闡發拳理的例子也很多。如王宗岳說太極拳是「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不僅說明了太極拳的技術特點,也表明了演練時還要注意養成「腹內松靜氣騰然」的內心活動,皆是以江海之勢喻拳勢。又如長拳的「十二形」,說「動如濤、靜如岳、起如猿、落如鵲、立如雞、站如松、轉如輪、折如弓、輕如葉、重如鐵、緩如鷹、快如風」,也是以十二種物象來說明對演練時動作的十二種變化的要求,其中絕大部分也是取自然界的物象來喻拳勢。

由於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具有重和諧、重整體的思維特點,這種思維特點表現在武術中則是追求動作的「合」。「合」,就是說動作的和諧、協調。最為典型的是所謂「內外三合」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這實際上是要求由內在的心、意、氣到外在的四肢、身體的各個部位都達到相互協調。應該看到,協調既是人的一種本能,又是人們有意識地培養和訓練,使動作達到完美的一種能力。「合」是武術特有的技術要求和獨具特色的理論。

天人合一的思想還決定了中國哲學主張人的道德原則和自然原則一致。張載肯定天人合一是「因明致誠,因誠致明」。「誠」是最高的道德修養,「明」則是最高的智慧。這種「誠」表現在武術中就是武德,「明」則表現為技藝超群。這也正是古往今來,德高望重的武術家不斷追求自我道德完善和技術完美的原因。古代人們崇尚武德,是依據習武者掌握有一定的技擊技術的特點,來調整人與人,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努力做有益於社會的事。為此,在習武者之間常有一些戒律、法規,隨著歷史的變化,其內容雖多有變動,但基本宗旨不變,即要求習武者成為見義勇為、有高尚道德的人同時習武者還把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研習作為道德修養的手段,認為這是一種內修的功夫。他們崇尚勤學苦練的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藝水平。過去人們常將武術訓練稱為「練功夫」,功夫是指做一件事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訓練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多,技術水平也高,所以前人常竭畢生之精力於「練功夫」,致使「功夫」作為武術的代名詞在世界上流傳,這正是他們孜孜以求技藝之精的結果。

太極與陰陽太極與陰陽的觀念是中華傳統哲學的核心,對中華文化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太極與陰陽的觀念均來自最古老的哲學著作《易經》。太極一詞的含義為最初的本始,一切事物的本源。《易經》雲:「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哲學發展至宋明趨於成熟,對中華武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陰陽對立統一的樸素辯證法觀念亦是《易經》最基本的思想。《易繫辭》雲「一陰一陽之謂道」,說宇宙間萬事萬物的變化均為對立而統一的陰陽相互作用的顯現。陰陽變化的觀點對武術的影響十分深遠。

「太極」和有關太極的思想對武術的影響集中表現在太極拳上。清代王宗岳著《太極拳論》寫道:「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其思想直接源於周敦頤的《太極圖說》。至於以太極作為拳種的名稱,則遵從占人所主張的「取象與天」的思想。

太極本指原始的渾沌之氣,它無形無嗅,但有動靜。因為太極是無形之體,不能作由此至彼的移動,所以這種無形體的太極之動不是人們平常所說的物體位移,而是一種內在的動。這種內動便分出陽,動極而靜便又分出陰。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太極之動的存在,有一種神秘色彩而發人思索。也正因如此,前人在論述武術的拳理時並未很明確地對武術中太極義蘊做出解釋。清代楊氏傳抄太極拳譜中說:「任君開展與收斂,千萬不可離太極。」「太極者圓也,無論內外、上下、左右,不離此圓也;太極者方也,無論內外、_上下、左右,不離此方也。」這些解釋總是給人以一種飄忽不定、難以捉摸的感覺。但這種太極的內動在有關的拳譜中,特別是太極拳理論中仍有論述。如王宗岳在《十一三勢歌》中說:「轉變虛實須留意,氣遍全身不稍滯。」「腹內松靜氣騰然。」以後武禹襄解釋敷、蓋、對、吞四字秘訣時說:「此四字無形無聲,非懂勁後,練到極精地位者,不能全知。是以言氣,能直養其氣而無害,始能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矣。」李亦宙說:「氣雖尚在自己骨里,而意恰在彼皮里膜外之間,所謂『氣未到而意已吞也』。」楊氏傳抄太極拳譜說:「太極練法,以心行氣,不用濁力,純任自然。」「蓋太極練功,沉肩墜肘,氣沉丹田。氣能人丹田,為氣總機關,由此分運四體百骸,以氣周流全身,意到氣到。」可見這種不是位移的內動,主要體現為心、意、氣的活動『。《宋書銘傳抄太極拳譜》的《無極歌》、《太極歌》也都是用這種太極內動來闡釋太極拳理。這種內動推而至外,從太極拳的動作要領中也可體現出太極渾沌之氣的內動特徵。如武禹襄所說的「視動猶靜,視靜猶動」,「邁步如臨淵,運勁如抽絲」,「氣宜鼓盪,神宜內斂」,都體現了一種對不見於形的內動的理解和追求。

在《易傳》中關於太極的論述並不多,主要論述的是陰陽變化的思想。如提出「生生之謂易」、「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剛柔相推而生變化」等許多哲學命題。在武術的理論和技術中常用這種陰陽變化之理作為演練和技擊的基本思想。

明代程宗猷在《耕余剩技》中說:「槍法亦不過二手持以陰陽,一仰一覆運用而已。」清代吳殳的《手臂錄》中說:「練封閉時,兩手陰陽互轉,則機活而法圓。」這種以陰陽變化來描述武術動作的例子在古籍中很《易經》並未提及陰陽而只談剛柔,到《易傳》中才由剛柔而及陰陽,陰陽和剛柔本是同一個概念,而陰陽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和抽象性。就武術而言,剛柔是武術力法中一個極重要的內容,可以說任何一個拳種都強調剛柔相濟。明代俞大酞在《劍經》中說「剛在他人前,柔在他人後。」剛力屬陽,主攻,鬚髮力在前;柔力屬陰,主防,須隨對方的力而用。清代王宗岳在《太極拳論》中說:「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清代武禹襄在《太極拳解》中說:「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收即是放,連而不斷。極柔軟,然後極堅剛。」這些拳理都反映了《易傳》中「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分陰分陽,選用剛柔」的思想:剛柔相摩相易,才有事物的發展變化,這是事物的一般規律。所以在練任何拳種時都要知剛知柔,用剛用柔,不能死守剛或死守柔。)因法而用,才能算是知法而懂勁。

其他諸如攻守、進退、動靜、快慢、起伏、奇正的變化和運用等也都反映了陰陽變化的思想。這種變化的思想構成了武術技法原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人在論及武術時常提到一個「神」字。如吳殳著《手臂錄》『寫道:「兩腕封閉,陰陽互轉,百法藏於其中,神妙莫測,為槍之元神也」;「神化,我無所能,因敵成體,如水生波,如火作焰」;戚繼光著《紀效新書》日:「遇敵制勝,變化無窮,微妙莫測,窈焉冥焉,人不得窺者謂之神」;「變化莫測,神化無窮」。此處的「神」字表現的是事理的玄妙、神奇,它是對陰陽變化的表述。《易傳》說「陰陽不測之謂神」。習武者想要達到很高的技術水平而克敵制勝,就必須深切地了解在雙方對抗時的陰陽變化之理,習演精熟,因敵之勢隨機而用,以求達到「神」的境界。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說首見於《尚書·洪範》。中國古代思想家試圖用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五種物質來說明世界上萬物的起源和多樣性的統一。五行相生相剋則意味著事物的相互促進和相互排斥,這些都具有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的因素。

「五行」說在許多武術拳種的理論中都有所涉及。如清代楊氏傳抄太極拳譜,以中醫理論為基礎,較為詳細地論及五臟、五官和七情六慾的關係,並說「明斯理,則叮與言修身之道矣」。在《抉氏武技書》中也有類似的論述,並由此而論及練功的方法。

「五行」說在武術中最集中地表現在形意拳的五行拳中。五行拳是形意拳的五個基本拳法,為劈拳、鑽拳、崩拳、炮拳、橫拳。形意拳的拳論說劈拳之形似斧,性屬金;鑽拳之形似電,性屬水;崩拳之形似箭,性屬木;炮拳之形似炮,性屬火;橫拳之形似彈,性屬土。進而用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說劈生鑽,鑽生崩,崩生炮,炮生橫,橫生劈;而劈克崩,崩克橫,橫克鑽,鑽克炮,炮克劈。並用「五行」說論及形意拳有踩、撲、裹、束、決五勁。應該說從武術技擊方法的攻防來看,不同方法之間確實存在相互攻防、相互變化和相互化解的關係。以「五行」說來解釋各種方法之間的這種關係有其合理的因素,也便於習者記憶。但若說五行拳各取形於五種事物,故而分屬五性,並因此而合於五行相生相剋之說,似亦有失牽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的功夫心得 的精彩文章:

難道中國功夫消失嗎?那麼多小孩在學跆拳道

TAG:我的功夫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