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豐臣吉秀想征服大明朝,印度和東南亞,不料在朝鮮被大明打的連爹都叫不出

豐臣吉秀想征服大明朝,印度和東南亞,不料在朝鮮被大明打的連爹都叫不出

豐臣秀吉(天文6年2月6日- 慶長3年8月18日,即1537年3月17日- 1598年9月18日)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及大名。

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治國有方,多年戰亂的日本一時間國泰民安。他見日本已經安定,遂萌發了建立一個亞洲大帝國,他決心到比日本更廣大的空間施展一番。首先要征服朝鮮,再來征服中國,後再征服印度及整個東南亞。

1592年正月,豐臣秀吉發布出兵朝鮮的命令。5月,豐臣乘朝鮮李氏王朝黨爭內訌、兵備鬆弛之機,派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等率兵15萬餘人入侵朝鮮。日軍在釜山登陸後,長驅直入,兩個月內相繼佔領漢城、開城和平壤,隨後直奔咸鏡道,逼近中國邊境。次年1月,明朝總兵李如松率軍3萬餘人赴朝參戰。2月,朝鮮軍民在中國軍隊支援下,經激戰收復平壤、開城。鑒於駐守漢城的日軍兵力較強,朝中聯軍圍而不打,在城郊切斷敵供給線,燒毀敵糧庫。5月,日軍被迫退守慶尚、全羅兩道沿海城市,並派使臣要求議和,企圖利用談判之機集結力量捲土重來。

1593年8月,朝日雙方開始"議和"。由於日本提出苛刻的領土要求,致使談判最後破裂。慶長二年(1597年)2月起,豐臣秀吉陸續增兵14萬、戰艦數百艘再犯朝鮮。日軍以小西行長、加藤清正兩軍為先導在釜山登陸,分東西兩路齊頭並進,連佔慶尚、全羅、忠清三道。1597年戰事再起,但在明、朝聯軍打擊下日軍遭到慘敗。1598年秀吉在朝鮮戰場敗局已定,李舜臣以僅存的12艘艦船和130名水兵為基礎重建水師,於10月在鳴梁海峽迎擊日軍(330餘艘艦船、2萬餘人),利用有利地形和潮汐條件擊毀敵船30餘艘,消滅日軍4000餘人。慶長三年(1598年)8月,豐臣秀吉病死,遺囑撤軍。至年底,殘餘日軍或逃或被殲,戰爭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土蜜 的精彩文章:

《徐霞客遊記》中就記載了保山南紅瑪瑙

TAG:牛土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