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陰郄穴:緩解治療心區痛、盜汗、胃出血、子宮內膜炎等
陰郄穴歸屬手少陰心經,有緩解治療心區痛、盜汗、胃出血、子宮內膜炎等作用,陰郄穴的位置: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0.5寸,本文圖解陰郄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1、所屬經絡
手少陰心經
2、穴點陣圖
3、位置
在前臂掌側,當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0.5寸。
4、取穴方法
坐位。伸肘仰掌,用力握拳,在手前臂內側可觸摸到一條大筋(尺側腕屈肌腱),從腕橫紋沿此肌腱的外側向上半橫指,拇指指甲中點所對,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5、功效
陰郄穴為心經之郄穴,位於手腕處,有溝通心腎之功效。
6、主調病症
心痛,驚悸,盜汗,吐血,失音等。
7、穴位配伍
陰郄穴配大椎穴治陰虛盜汗;
陰郄穴配巨闕穴、心俞穴治心痛。
陰郄穴配內關、心俞治心痛;
配百勞、肺俞、定喘治肺結核;
配後溪治盜汗。
陰郄配心俞、神道,有通陽行氣,寧心定悸的作用,主治心痛,心悸,神經衰弱。
陰郄配尺澤、魚際,有清熱涼血止血的作用,主治衄血、吐血。
陰郄配後溪、三陰交,有清虛熱,斂陰液的作用,主治陰虛盜汗,骨蒸勞熱。
陰郄穴可治起夜
有些人喝水多後,晚上會起夜,每天晚上接連起幾次,這種癥狀。按摩陰郄穴就管用。中醫認為,按摩手少陰心經的陰郄穴,有助於促睡眠,愛起夜的人按摩此穴,可有效緩解起夜的毛病。
為什麼陰郄穴可治起夜呢?
中醫認為,陰郄。陰,水也。郄,空隙也。陰郄名意指心經經水由本穴迴流心經的體內經脈。本穴物質為通里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與心經體內經脈相通,經水即由本穴的地部孔隙迴流心經的體內經脈,故名陰郄,具有溝通心腎之養生功效。
點擊閱讀下面好文章:
1、腎不好?只需一分鐘,一個動作幫你改善!
2、中醫養生長壽三大法寶:養精、養氣、養神
3、活力旺盛的樂觀派,足少陰腎經解讀
4、低頭踮腳,病能治好!這個小動作,就是這麼神奇~
5、穴位按摩手法,按走身體小毛病!
穴位大全 | 手少陰心經大全 如何補心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膀胱經】意舍穴:緩解治療噁心、嘔吐、腹脹、腸鳴、泄瀉、黃疸、飲食不下等
※按揉它,專治胃病
※【腎經】彧中穴:緩解治療咳嗽氣喘、嘔吐、胸痛、不嗜食等
※【膽經】陽交穴:緩解治療面腫、癲疾、胸脅脹滿疼痛、坐骨神經痛等
※咳嗽老不好怎麼辦?按摩穴位讓你快速止咳!
TAG:穴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