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富豪衰落的原因那麼多 沒有遠見排第一
富豪衰落的原因那麼多,沒有遠見排第一丨看世界
馮侖風馬牛
政府是客戶
今天講的晉商,與明清時期其他商幫最大的不同是巨有錢,且雄霸商界500 余年。晉商到底有多有錢呢?在清代,晉商壟斷了富豪排行榜前 20 名的位置。想一想,一個晉中地區,住著馬雲、馬化騰、王健林、許家印等富豪,是何等富有。據史料統計,把山西幾個縣域中富戶的家產加起來,數量就超過了一億兩白銀。這個數量甚至比當時國庫的存銀還要多,可以說『富可敵國』。
山西晉商最有名的是八大家:祁縣的喬家、榆次的常家、太谷的曹家、介休的侯家、祁縣的渠家、臨汾的亢家、介休的范家和太谷的孔家。
太古的曹家是白手起家,以船幫、駝幫和票幫為中心,擴散到多個行業。船幫主要針對日本貿易,駝幫則做蒙古和俄羅斯的茶葉貿易,商幫、票幫是在原有典當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他們有 800 多家分公司,光駱駝就 30000 多頭,堪稱清朝物流界的順豐。
從古至今政商關係是繞不開的話題。晉商的生意做到這麼大,怎麼處理和政府的關係呢。在當時,從大的社會環境來講,宋元明清的中國,是一個政府不斷放權給民間的時代,那時候的政商關係實際上不存在商人天天要靠行賄官員才能生存。政府和商人只是客戶關係,比如著名的六必居醬菜,政府是它最大的客戶。
鴉片戰爭之後,政府更加重視商人的作用。戰敗後,中國要給英國賠償 2100 萬銀元的賠款,摺合成中國的白銀有一千多萬兩,這些錢三年必須付清。其中第一年要付幾百萬兩銀子,束手無策的政府只能叫各省攤派,把銀子運往北京,可各省和戶部的能力有限。當時平遙的錢莊就跟朝廷打包票說:我們來匯兌這些白銀。最後,平遙錢莊如期把白銀運到了北京。當時道光皇帝非常高興,御筆親題『匯通天下』4 個大字。
▲在平遙隨處可見這四個字
直到現在,政商關係仍然是敏感話題。有些企業因為處理不好政商關係而走入末路。馬雲的湖畔大學專門研究過:中國企業死亡率第一原因就是政商關係。
說到底如何處理好政商關係?要管好自己,不涉是非。馮叔曾經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大夏天衣服穿得很暴露,就有色狼騷擾你。你走正道,那壞人就不來找你了。你非要在夜總會門口穿的很暴露,抹個口紅,挺個胸脯,那壞人肯定來找你。關鍵看自己,而不是怪別人,你永遠不要埋怨別人。』政府也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今年還把保護企業家精神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
人才是最大的投資
晉商能有這麼大的成就,和採用股權激勵制度有關係,而且晉商極其重視員工的利益。從當時員工的生活水平和收入就可以看出來。
當時晉商的掌柜、夥計都是由東家提供食宿。他們當時的伙食有酒有肉,冬天午飯頓頓加黃酒,天冷還加兩個火鍋。早飯也很豐盛,油茶、麵茶配有各種餅子。
一位夥計,第一年銀子 2 兩,第二年 4 兩,逐漸增加到第 14 年的 100兩。還可以享受頂身股,3 年一分紅,從 0.5 厘起,過 5 年加 1 厘。一位身股 2.5 厘的掌柜,可以分得銀洋 8000 元。在當時這些錢可在城內買宅院兩處,郊外買良田二三十畝。
▲晉商豪華的住宅彰顯財富和地位
晉商極其看重員工的利益,這與他們重視傳統文化的習慣分不開。許多商人深受中國儒家的熏陶,他們懂得『仁者愛人』的道理。宋代大學問家蘇軾就曾說過:『夫君子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著大,則必有所忍。』晉商用這個道理指導生意,就出了一批儒商。他們懂得做人之道和經商之道結合起來,寬厚待人,給予員工必要的付出,這就是『有所待』和『有所忍』。
好的管理架構應該是用好的機制選拔人、用價值觀引導人、用好的工資福利來保障人、用好的事業來發展人。馮叔認為,人是企業第一位的成本,好的企業,一定要在人身上投資,要不斷地發現優秀的人才,而且還能很好地培訓他們。
▲《喬家大院》丨人才是靈魂
除了技能,投資人才,最重要的還是投資在他的價值觀上。價值觀的投資相當於給人生裝上一個 GPS。人生觀就是人一生的衛星定位導航儀,有了它,孩子在人生的任何時候都能找到方向,找到方向就有生存能力。這就相當於在沙漠或戈壁灘上,有一個 GPS,能正確使用,你就知道往哪兒去,就能活下來,但如果沒有這個 GPS,或者定位定錯了,你就會走錯方向,甚至死亡。
讀書有什麼用,我可是富二代
企業繼承在晉商中也很重要。拿曹家來講,往往是每一代人分房不分家,在家庭股東會議上決定每一個房分多少股份,而每家持有的股份對外由家族統一持有。
然後在每一代人當中選擇出一個更有能力的人總負責。怎麼選法呢?簡單粗暴地投票!投票的標準是:第一,他要有培養潛力;第二,要能接受歷練;第三,口碑要好。
▲第一票號的前世今生
說到這裡,馮叔談起了自己的一個德國朋友。一次吃飯的時候,這位朋友說,要回德國接管家族事務,原來這位朋友的家族是德國一個 300 年的商業家族。這個家族選接班人也很有意思。家族的最高組織是管委會,後代年輕人通過競爭進入管委會。
競爭勝負的評判標準也很奇葩:把一位年輕人派到一個家族沒有去過的市場,之後這十年家族不會給你一分錢。十年以後,誰的市場大誰就自然進到管委會了。馮叔的這位朋友特別幸運地抽到了中國地區,也幸運地遇上了中國最好的發展時期,於是在中國的事業越做越大,遠遠超出了其他的競爭對手。
與這位繼承家族產業的德國朋友相比,晉商的繼承人缺乏學習意願。眾所周知,文化水平高低,決定你認識能力的高低。學習能力強,你才能形成一個制度安排把各方面的人凝聚到一起。但是明清晉商掙錢太多了,多到什麼程度呢?讓他覺得讀書沒用,『讀書做官掙的俸祿,還不如我當三年學徒就直接進票號賺得多』。於是就形成這樣一個傳統:秀才進票號,改邪歸正。一流的人經商,末流的人讀書。慢慢地就有了不愛讀書的傳統,晉商整體的文化素質逐漸就下降了。也就意味著社會一旦發生大的變化,無法順應社會的潮流。
▲急劇變化的年代,看清局勢很重要
慈禧逃亡山西,回京以後她遞了兩次橄欖枝給晉商。1903 年,她派袁世凱在天津開辦一家新式銀行,滿心希望山西票號能積极參与,哪知山西票號並不領情,婉言謝絕了。1904 年,戶部尚書鹿鍾霖奉命組建大清戶部銀行,也盛情邀請山西票號入股,並派人參與籌辦和經營,山西票號北京分庄的經理多數贊成鹿氏之提議,均躍躍欲試。
不過山西票號為獨裁製,重大事項必須請示總號定奪。票號總經理墨守成規,毫無遠見,竟復函票號北京分庄經理,既不準入股,也不準派人參加組建,以致坐失良機。後來,鹿鍾霖就讓江浙綢緞商來籌辦,江浙財團就這樣後來居上。不久,戶部銀行改組為大清銀行,再請山西票號參加協辦,無奈山西票號又不應召。看不清趨勢,政府性的橄欖枝他們接不起來,到辛亥革命爆發,晉商的 21家票號倒了 18 家,想改變可為時已晚。
今天的企業家依然會想,企業在什麼時候開放,開放到什麼程度,用什麼樣的制度吸納更廣泛的生產要素和資源,這不管是對一個企業家還是一個階段的民營企業發展來說,都是特別重要的。這就是晉商留給我們的一些值得回味的東西。
一百年後,晉商當年壯闊山河的光芒雖已褪去,但也正是因為晉商 500 年的沉澱和那些傳奇商人的熏陶,才醞釀了今日晉商商依舊雄渾的氣勢。有一些人因為煤炭價格的漲跌與煤老闆的揮金如土而出現在人們視野之內;卻也有一部分,他們不斷進取,創業致富,靠著超人的眼光和執著的眼力,成為新晉商。
圖來自網路
編輯丨小明 責編丨小也
總編|喻瀟瀟 顧問|王淑琪


※美前財長薩默斯:特朗普在稅收改革方面做虛假陳述
※爭吵的歐盟:從歷史走向必然?
※鐵了心要廢奧巴馬醫保!特朗普稱簽行政令只是開始
※中國建材附屬北新建材首9月多賺逾1倍
※意外!三星電子CEO在公司利潤創紀錄後宣布辭職
TAG:新浪港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