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它們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國產紀錄片

它們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國產紀錄片

日前,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IDFA)公布了今年的入圍名單,入圍影片數量達402部。其中,有五部來自中國的紀錄片作品入圍。

它們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國產紀錄片

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IDFA)創立於1988年,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紀錄片節。今年,已成功舉辦30屆的IDFA,為世界範圍內的導演、製片人、買家、投資人和觀眾提供了廣闊的交流的平台。近年來,不同風格及類型的中國紀錄片作品頻頻亮相阿姆斯特丹,其中不乏年輕導演的精彩作品。

接下來,小編帶領大家一起看看本次入圍的五部優秀紀錄片。

入圍單元:長片主競賽

(Competition for Feature-Length Documentary)

潘志琪 《二十四號大街》

片長:88分鐘

在中國杭州,一條正在建設中的二十四號大街,吸引了大量來自農村的農民工和家屬,他們在此搭建棚戶居住,形成了一條與城市文明截然分明的棚戶街區。

它們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國產紀錄片

住在棚戶區的老蘇,年輕時背叛了父母包辦的婚姻,他帶著女人琴,離開故鄉,在各個城市漂泊。來到二十四號大街的棚戶區後,他們開餐館,打臨工,挖地種菜,在城市裡嚮往著農耕生活。但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城裡已經逐漸沒有了他們生存的空間,他的棚戶和菜地總因工地開工而面臨搬遷。老蘇萌發了重新回到故鄉的想法,但他又將如何面對他過去的婚姻、家庭和已經物是人非的故土?

它們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國產紀錄片

《二十四號大街》劇照

影片跟隨老蘇,從中國沿海城市一條正在建設的二十四號大街,再到他西部農村的故鄉,見證了中國社會的快速發展與轉型,也記錄了這個高速發展的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生存命運。

導演潘志琪北電碩士,現在浙江傳媒學院任教。中國在本屆IDFA上四部傳統競賽紀錄片中,他是經驗最為老道的作者。通常來說,要做到院線水平的紀錄片,拍攝團隊就算再精簡也需要兩個人,一個掌鏡一個錄音。《二十四號大街》中則有大量鏡頭僅由導演一人兼攝影師,靠機頭麥收取聲音。這樣的做法在影音質量上可以說是一種賭博,但顯然拉近了拍攝者和拍攝對象的距離,為長達六年的跟拍打下了基礎。

它們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國產紀錄片

▲ 導演潘志琪(左)和拍攝對象

這樣的關係讓導演得以進入十分私密的空間拍攝一個特殊的家庭故事。這一段個人經歷賦予人物以個性,讓老蘇瞬間立體起來,而非單純地「代表」一個群體。這是一個大時代中小人物的故事,但導演也在塑造人物上花了不少力氣。宏大敘事只有通過具體的故事,才能觸動人心。

新晉紀錄片競賽

(Competition for First Appearance)

蕭瀟《團魚岩》

片長:101分鐘

影片從一個村中三代人的日常生活展開:近八旬的外婆仍在不停勞作,操持家務。她面對日益臨近的大限,每日燒香拜佛,並要求外地打工的兒子回到身邊。舅舅回村後只能靠山吃山,拮据度日,生活日益艱難和迷茫;而表弟厭倦了打工,回村飼養土雞,卻創業失敗,負債纍纍;同時,鄰居李叔在外工傷弄瞎眼睛,也迫不得已回到山裡休養,頓時失去了經濟來源……

它們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國產紀錄片

重巒疊嶂的山緊緊束縛著他們的命運,正如村口的那塊名為「團魚岩」的巨石。相傳有隻神鱉苦苦修行升天,卻被天雷擊中,身首異處,落此為岩。村子以這岩石命名,亦是這深山神話的迴響。

它們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國產紀錄片

▲ 導演:蕭瀟

畢業於中國美院攝影系的蕭瀟,把自己長片處女作的每一幀都拍得可以抽出來作靜像。他回到幼年生活過的湖南農村,那個他稱為「精神故鄉」的地方,拍自己的外婆、舅舅、表弟和鄰人。全片放棄色彩、僅用黑白,對光影和構圖提出很高的要求,而對於迂迴餘地很小的實拍紀錄片來說,這樣的要求近乎苛刻。

把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山村拍出詩意來並不難,但要讓這種詩意是「人」的詩意而非山光雲影的詩意,靠得正是創作主體貫穿始終的存在。通過不合「常理」的鏡頭運用和考究的構圖及對動物和自然意象的使用,實驗電影用影像的藝術魅力將注意力拉回到生活瑣事上來,喚醒我們被影視工業產品催眠的眼睛。

荷蘭紀錄片競賽

(Competition for Dutch Documentary)

王申《芳舟》

片長:95分鐘

愈百萬中東難民通過希臘進入歐洲避難。雅典唐人街的風雲人物,旅居希臘15年的大姐大陳雪艷(Suzanna)四處遊說,組織起一支希臘華人志願者團隊,扛著各自商店裡的義烏鞋帽、廣東牛仔褲走出封閉的唐人街,到海島、邊境、難民營救助新到來的敘利亞客人。

它們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國產紀錄片

陳雪艷此舉也是為了彌補自己對意外去世的父親的遺憾,贏回與自己常年分居的女兒的心。面對華人朋友的反對、希臘丈夫的不配合、西方誌願者的質疑、以及隊友對救助方法的異議,一向雷厲風行、我行我素的陳雪艷能否趟出一條自己的路?

它們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國產紀錄片

▲ 導演:王申

90年後導演王申,回族,本科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電視編導專業,研究生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電影編劇專業。《芳舟》為其研究生畢業一年後完成的個人長片處女作。

合作共處與遷徙、歸化一樣是難民問題中常見的概念。導演王申在影片自述中說,「共生」是他為難民潮到的答案,而這也是整個多元文化社會的根基。

中片主競賽

(Competition for Mid-Length Documentary)

寧佳偉《驚蟄》

片長:63分鐘

該片以家鄉的漁民作為此次實驗性影片的創作題材,探索人與自然的微妙關係。海面被凍冰封住,影像通過一艘等待冰海融化出海捕魚的漁船探討漁民生存現狀的議題。全片無任何對白,客觀與主觀鏡頭交錯,現場空靈的作業聲直接刺激觀者的視聽。

它們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國產紀錄片

如果說《團魚岩》的黑白影像是其風格的最明顯標誌,那麼《驚蟄》完全放棄對白的做法也讓這部作品顯得與眾不同。導演以家鄉遼寧的漁民為題,在冰封的海面上「探索人與自然的微妙關係」。

它們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國產紀錄片

▲ 導演:寧佳偉

導演寧佳偉,1988 年生,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新媒體藝術系。從一開始的主觀視角到後來鏡頭、音樂、音效的運用,導演放棄了電影工業閃轉騰挪的障眼法,並不試圖刺激感官,而是邀請觀眾睜開眼睛細讀影像的魅力。

紀錄片實驗室·擬真非虛構作品競賽

(IDFA DocLab Competition for Immersive Non-Fiction)

趙琦《洞》(The Cave)

片長:13分鐘

敦煌,曾經是歐亞大陸的交通要塞,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佛教傳入中原的樞紐,人類四大文明體系在這裡相遇,藝術、技術、經濟盛極一時。這些被留存在莫高窟的圖像,如同中古時期的紀錄片,吸引著無數旅人長途跋涉,只為一睹真容。

它們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國產紀錄片

莫高窟匯聚了華夏文明的精粹,而線性紀實影像等傳統表現方式很難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受並和其中的場景發生更密切的互動。此次,我們選擇以全新的形式向觀眾展現平日不向遊客開放的莫高窟第285號窟。

它們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國產紀錄片

▲ 導演:趙琦

趙琦 ,中國知名紀錄片製作人、導演,第一位同時獲得艾美獎、伊文思獎、金馬獎、聖丹斯大獎和亞太電影大獎的中國人。

《洞》(暫譯名)用VR技術展示敦煌石窟。從宣傳片段來看,這並不是一次簡單的視覺旅行,它的藝術性應該在於對敦煌壁畫的重現和重新表達。比起國際上對新技術的探索,中國電影人普遍對VR缺乏關注。據悉,這是中國第一個參加國際競賽的VR作品。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