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窮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窮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著名小說《安娜卡列尼娜》開篇的第一句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九州爭鳴學堂

也可以理解為: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窮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同一所學校,同一所班級,每個孩子成績卻層次不齊,為什麼?

不是因為孩子笨,不是因為老師偏心,不是因為孩子沒有努力學習,而是因為,不同的家庭不能為孩子提供同樣的優質物質及環境。

正如前段時間很火的帖子:「寒門再難出貴子」博得多數人的爭論,大家各抒己見。但是,不得不承認優渥的家庭孩子確實比清貧家的孩子多了很多機會和擁有著他人無法企及的高起點。

放學了,你的孩子在家做作業,或者幫助父母做家務,做農活,而他人的孩子在上優質的輔導班,在上興趣培養課……

但是,也不否認很多清貧孩子同樣努力學習,不負眾望,為家庭分擔,讓父母享福。正如前段時間綜藝節目《見字如面》中的那個戳中萬人淚穴的《對不起,媽,我生病了》的作者,父母傾盡一切他不負眾望考上了清華大學,終於可以成為家的保護傘,卻被病症奪走了孝順父母的機會。

讓母親柔弱的肩膀在此扛起來家庭的重擔。

現如今,很多孩子都是衣食無憂,生活優渥,同樣也有很多孩子過著食不果腹,小小年紀就承擔家庭的重負。讓孩子明白錢的重要性不是俗,而是讓孩子明白這個社會離不開金錢,而金錢確實能做到很多事情。

今日微博發布一則關於「密歇根大學的研究結果:幸福不幸福完全與金錢有關」具體如下圖:

或許你認為金錢買不到健康,但是金錢可以買到藥物

在家人生病住院時,你當然希望家人用最好的醫療產品,及藥物,你希望家人儘快恢復和得到周全的照顧,而這些都是需要金錢來完成的。

所以,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財務觀念,讓孩子懂得金錢在有些時候是很重要的。

或許你認為金錢買不到知識,但是金錢可以買到教育的機會

近年來,大涼山貧困山區的孩子廣泛得到外界關注,那裡生活條件艱辛,多數孩子由於家庭原因而不能接受教育,早早輟學在外打工幫扶家裡和供弟弟妹妹上學。

他們不想上學嗎?當然想,但是沒有錢。

或許你認為金錢買不到智慧,但是金錢可以買到大量的書籍

這裡摘錄一段網友葉紫的話:

「有錢的人不一定智慧就真的深很多,但是沒有錢的人肯定智慧要少很多,由於從小的底子比大家薄,所以我格外珍惜可以學習的機會,有時間有機會就借書買書來看,或是去參加些小培訓班,出門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

看完以上,在外常年拼搏的父母也要讓孩子懂得金錢的重要性,努力奔波都是為了家人能擁有好的生活及為孩子創造好的未來。

謝謝一直奔波勞苦的爸爸媽媽們,或許有一天你成家就會懂得他們的良苦用心。

看著這大千世界,覺得活過這輩子真是一種福分
沒有任何人的恩情比父母情最深
一輩子很長,願你我都不用將就
「情商低」也許是比「智商低」更可怕
嗜睡其實是一種病,千萬不可忽視

TAG:南貓的信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