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士兵戰死後會有人給收屍嗎?會給家人撫恤嗎?

古代士兵戰死後會有人給收屍嗎?會給家人撫恤嗎?

在戰國時期士兵的武器,服裝以及馬匹都是自己佩戴參戰的,有的時候部分食物也要自己尋找,普通食物還是提供的(當然戰場上所繳獲的普通武器,裝備及食物口糧和錢物歸自己所有)而且是沒有什麼軍餉的,更沒有「撫恤金」。可以說士兵以及人民是屬於皇帝的。

士兵的食物:

夏商時,軍隊糧食的解決方法以掠奪為主。大多數人民還習慣於畜牧狩獵生活,因此,征戰中的食物肉類占較大比例,而且都是自行狩獵做飯的。西周、春秋戰國時,農業生產日益重要,出現較穩定的農業生產部門乃至有了勞役服務性質的井田制,因此,軍隊食物中穀物的比重逐漸增大。

秦漢時,有專門機構和人——大司農,負責軍用糧餉。漢朝擔保以農為本,發展生產,朝廷修建了許多糧倉屯積糧食。而且,軍隊中也出現了軍屯,即由駐軍屯田自給。因此,軍隊口糧以穀物為主。除穀物外,士卒的食鹽也由國家供給。據史料記載,士卒每人每月配給食鹽3升。

秦漢以後,農業社會中以農為本的思想始終未曾動搖,穀物成了軍隊中的主要食糧。

至元代,蒙古本是一個游牧民族,在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軍隊,幾乎沒有屯田,其軍隊的糧秣軍需多依賴對外掠奪來補充。其掠奪到的駱駝、牛羊、馬畜均可充當軍隊糧食。到窩闊台時期,耶律楚材改定賦稅制度,對中原人民實行科稅,並鼓勵屯田以應對不斷擴大的戰爭。穀物也漸漸取代肉類成為軍隊的軍糧。之後的明、清,軍隊的食糧仍以穀物為主。

此外,蔬菜之類的也會有配給,但不多,也沒有定例,屬於有或方便的話就給,如果在一些運輸不方便和農耕落後的地方,由於保鮮技術的落後,就很難得到蔬菜水果之類的東西,即便有,也是供給那些較高級將領。而且軍隊所稱的「糧草」只是包括:小麥,大米,馬糧等普通農作物 ,所以根本無法與現在相比。

還有一些時候,由於戰場環境惡劣,糧草接濟不夠及時。有可能會發生吃戰死士兵死屍的情況。這在現代戰爭也不可避免:例如中國遠征軍在抗日作戰的時候,圍困松山很久。日軍就拿中國兵的死屍在充饑,而他們最喜歡吃的就是中國士兵大腿、臀部和生殖器。在亞洲,有「吃什麼補什麼」的說法,這些士兵或者百姓認為男性生殖器是強身健體的。所以,也不排除由於士兵身體健壯,吃掉他們生殖器會對身體有益的想法存在。

還有,那時候一般吃飯都不用碗啊,碟的,好點的有的用荷葉、樹葉,頭盔等當碗,兩根樹枝就當筷子,不好的根本不用,直接用手捧的。有的就將食物脫水做成「罐頭」(如竹筒飯,腌肉、乾菜),知道肉鬆(把肉風乾讓後做成粉末裝在牛犢裡面一帶牛犢7個士兵可以吃6個星期)的來歷嗎,他就是元朝成吉思汗時發明的,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壓縮餅乾,就是這種濃縮軍糧,我們的祖先背著它征戰南北,讓敵人聞風喪膽。

士兵的行軍:

由於當時沒有足夠的馬匹,大多數士兵都是以步兵形式的,而騎兵和戰車都是很少的,所以在那個沒有交通工具的年代,十年征戰都是用腳走出來的,想像下當年紅軍的2萬5千里的長征,就可以想像出當年的古代士兵日夜奔波的場面,大多數急行軍的時候都是用腳跑出來的,由此完全可以想像他們有多麼強壯。

而且當時並沒有現在高科技的地圖以及地理知識,只有很簡單的地圖,往往也會照成軍隊迷失方向。

士兵的薪水:

最早唐朝以前其他朝代基本都實行服兵制,戰時徵兵,士兵沒有薪水或只有很少的薪水,平時種田的種田、砍柴的砍柴,有的花銷還要自己掏錢。

唐代士兵還需要自備戰馬和武器。但戰場的繳獲可以歸士兵所有,算是額外收入吧。唐玄宗時期出現了募兵制度,士兵成為職業軍人,平時都有軍餉拿了。

宋代士兵是中國歷史上除了八旗兵以外薪水最高的,因為宋朝實行的是募兵制而非徵兵制,士兵都是以當兵為職業,禁軍的薪水每年大約45貫,廂軍大約30貫一年。

明代以後是衛所制,士兵分有天地,自種自食,薪水很少。明代只有邊軍薪水比較高的,大約一年20兩白銀。

清朝也是衛所制,但清朝有八旗軍。八旗是由國家供養,每個士兵月俸6兩銀子。

至於「撫恤金」,只有清朝有叫「撫恤銀」。春秋、戰國、秦時代的士兵只是入伍後全家可以減少賦稅徭役,榮立戰功後可以領取獎賞,應該是沒有安家費的。

當然,當時也是有僱傭兵的,最早的僱傭兵應該在三國戰亂時期出現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曾說事 的精彩文章:

圍魏救趙過程中楚國為什麼無動於衷?
如果武松和李逵生死決戰的話,最後的結果會怎樣?
除猶太人之外,哪個群體是歷史上受到迫害最多的?
為什麼宋朝之後本沒有篡位者,之前卻有很多?
中國古代最強的是哪個朝代?

TAG:小曾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