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在航母問題提出新概念,配合這款全新裝備,未來可能實現嗎?

中國在航母問題提出新概念,配合這款全新裝備,未來可能實現嗎?

從近日軍博上面曝出的航母的模型照片來看,上面的殲-20艦載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殲-20的機長比蘇-33/殲-15都要短,全長差不多20米;它的翼展也比蘇-33/殲-15要短;空重也輕於蘇-33/殲-15,而且它的升力表現優越,所以起降速度也低於蘇-33/殲-15。

要說在航母上運作,殲-15在任何一點上都沒有殲-20方便,雖然殲-20需要隱身塗層的維護,但是殲-15比起來卻是比殲-20更大、更重、而且降落速度也高很多。而與FC-31相比,它擁有FC-31所沒有的優點,不如大航程、長時間滯空、還能以持續高速完成大範圍的攔截作戰能力。同時,FC-31表現的劣勢也比較明顯,比如在甲板上佔用了比重型機多很多的地勤工作量,還需要多次空中補給加油,佔據了航母大部分的艦載機出動和回收能力。

雖然FC-31的本身性能與殲-20相差甚遠,但是在需要的維護車輛重量、數量、地勤人員工作量都與殲-20差不多。但是以相同的作戰能力標準來看,需要FC-31的數量是遠高於殲-20,與此同時,甲板上的車輛、人員也會增多。車輛和人員的增多會導致甲板工作的失誤率和事故率呈直線上升。

降落是艦載機運作的最大難題。大數量的艦載機密集降落是對航母的指揮調度能力要求比較嚴苛的,所以FC-31的大數量會導致更高的復飛數量和更長的滯空時間,進而導致更高比例的戰機在空中消耗燃油殆盡。相比殲-20,FC-31的有限燃油攜帶和較短的滯空時間都是比較糟糕的,所以,美國海軍就一直在推進減機增效政策。

艦載機數量提升帶來的作戰能力提升效果會受到多方面的實際因素影響而降低,而且在艦載機本身的性能和相關支持需求的制約下,在一定程度後,總體戰鬥力就開始下降,甚至會引發嚴重的高事故率。殲-20與FC-31不同的是,它在航母上需要的搭檔是艦載預警機和隱身輔助機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母 的精彩文章:

排水量高達8萬噸 搭載近90架艦載機 戰力超過美國「小鷹」級
你只關注大陸航母,可曾注意到守護在他身邊的「超級奶媽」
瘋狂的沙俄水上飛機飛行員創「奇蹟」:擊落德國飛機還俘虜飛行員
最新消息!海軍少將公開表示:中國下一艘航母直接上電磁彈射
航母的建造:光有技術還不行,關鍵還得有這個

TAG:航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