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黃花崗起義令各國震驚:起義人員不是富家子弟,就是留日學生

黃花崗起義令各國震驚:起義人員不是富家子弟,就是留日學生

(黃花崗起義的油畫作品)

1911年4月27日早晨,廣州黃花崗起義發動前夕,四川籍革命黨人熊克武奉命接應香港方面的起義人員。可是一直等到下午四點,船到了,人還看不見。

同盟會組織鬆散的缺陷在這一刻暴露無遺,黃興讓位於香港的起義總部派人,那邊卻還想再拖一天,所以一個人都沒派過來。更有甚者,原在廣州的一部分人也連招呼都沒打一聲,就自顧自地搭船去了香港。

黃興集中敢死隊員,一共才一百二十人,諸如分路攻擊水師炮台之類,已不可能實施,只能劍發一處,主攻督署。

所有認識喻培倫的人,都反對他參加起義:「你是炸彈專家,留下來的話更有用處,不必前去冒險。」

(清末時的廣州城門)

喻培倫連連搖頭:「讓別人去犧性,我的人格何在?再說我是為了革命才研製炸彈,現在做出了炸彈,讓大家拿著炸彈去冒險,我倒不去,那怎麼行。」

有人勸他,說又不少你一個。

喻培倫不樂意了:「別小看我,我一個人比你們幾個都強。」

4月27日下午五點,在兩廣總督的衙門前,來了一頂四人抬轎。遞上名片,是駐廣州的法國總領事。

門衛沒看出任何異樣,遂抬手放行。

他們沒想到,從「總領事」到四個抬轎的「轎夫」,都是革命黨人,領頭的便是熊克武。

「總領事」來訪,張鳴岐必定要出來迎接,到時熊克武便甩出炸彈,實施刺殺行動。

黃興已將起義軍分成兩路,由他自帶一路敢死隊守在督署前門外,喻培倫則率另一路人馬埋伏於督署後門外。按照事先約定,一聽到熊克武的炸彈聲響,兩路人馬即一前一後沖入接應。

(電影《辛亥革命》中的起義場景)

炸彈響了,前門敢死隊在黃興的率領下,一手持短槍,一手拿大刀,口袋裡裝滿炸彈,吹著號角沖了進去。

後門的喻培倫亦聞聲而起,他說自己一個能頂幾個,實在是毫不吹牛,其擲彈技術的熟練和準確無人能及,僅用兩顆炸彈,就在院牆上炸開了洞口,眾人沿著洞口一擁而入。

然而其實熊克武並沒能炸到張鳴岐,炸的是包圍上來的警衛。

張鳴岐如今不僅是兩廣總督,還代理廣州將軍一職。廣州將軍一般都由滿人擔任,由漢人代理該職以前沒有先例,然而張鳴岐並不為此而高興,相反憂心忡忡,時刻擔心步孚琦的後塵。

正因為天天懸著顆心,張總督已如驚弓之鳥,在安全防範上極為謹慎。熊克武他們雖混過了門衛,但在直入衙門二堂時還是被警衛瞧出了破綻。

督署內一場混戰,熊克武沖入三堂找張鳴岐,卻遍尋無人。這傢伙已經溜掉了,匆忙之下,連家屬都未能顧及。

抓不到張鳴岐,起義軍只能先行撤退,就在這時,李准率水師發起反擊。

(電影《辛亥革命》中的林覺民)

喻培倫可謂神勇無比。廣州房頂上有可通行的走道,他獨自在上面躥來躥去,只要官軍一衝過來,就猛投炸彈,打得官軍再也不敢輕易靠近。

相持到半夜,起義軍決定分散撤退,也就從這時候起,熊克武再也沒見到喻培倫。

失散之後,熊克武的處境十分危險,他不是本地人,連廣東話都不會說,隨時可能遭到逮捕。只能說,那並不是一個最黑暗的年代,彼時的老百姓尚有淳樸厚道的傳統,雖然大多數人都像魯迅《葯》中所描述的,對革命缺乏了解,但沒有人會下作到去向官府告密,相反,更多的人還伸出了援手。

當時民間紛紛傳說,革命黨是一群很奇怪的人。他們原本都是有家有室的讀書人,卻甘冒「誅九族」的危險去「造反」,更令人驚異的是,歷朝歷代的造反者,不是想當皇帝,就是為了追求升官發財,唯獨他們竟然不是奔著這個去的。

(台灣 電影《碧血黃花》,林覺民起義前寫「與妻書」)

從自己樸素的人生哲學中,老百姓得出結論,這些人乾的一定是好事情,自然也都是一些好人。包括黃興在內,從廣州脫險的革命黨人大多得到了廣州居民的收留和掩護。熊克武也是如此,事後,在地下黨人的幫助下,他被轉移到香港,從而轉危為安。

其他人就沒有如此幸運了。四川籍黨人中,喻培倫、但懋辛先後被俘,除但懋辛幸免於難外,喻培倫等均被處決,後被集體葬於廣州城外的黃花崗,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因各國對廣州起義的內幕尚不知情,兩廣總督張鳴岐特地將「造反土匪」們的經歷和照片列印成冊,分送各國駐廣州領事館。各國領事不看猶可,一看履歷,喻培倫這些人不是富家子弟,就是留日學生,「中國正在發生革命」的傳聞由此得到證實。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

早逝的年輕人沒有一個是土匪,他們全是懷抱救國救民理想的優秀分子和熱血青年。隨著他們離去的腳步,古老帝國的風鈴在不斷搖晃,向人們傳遞著一種難以抑制的悲傷。

廣州起義又失敗了,但這是最後一次失敗,不到半年,武昌起義便宣告成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交山野語 的精彩文章:

打勝仗的馮國璋反遭袁世凱差評:頭腦里沒有政治
中國留日學生和藝妓賭酒,不醉不休
一次關鍵時候的兵諫,它對清廷的打擊竟然比武昌起義更沉重更致命
日軍司令恭恭敬敬地獻上寶刀,稱他為「久已仰慕大名的中國將軍」
當年的日本關東軍竟有這麼狂妄:「蘇軍都是不經砍的烏合之眾!」

TAG:交山野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