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35元衣服,餵飽8億人,這個國外跪求的中國男人,才是我們的真男神
這樣的男人,
才是我們的男神。
國民男神
前一陣,
明星戀愛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
有人脫粉,有人哭鬧,
甚至還有想不開的,選擇輕生。
相比於這導致網路癱瘓的娛樂八卦,
有一條「重磅新聞」則被輕易蓋過去。
非凡君的男神:
袁隆平
,
研發的「海水稻」試種成功,
最高畝產620.95公斤。
你或許不了解
這有多大意義。
簡單來說:
現在海水也可以種糧食了!
往大了講,
世界142.5億畝鹽鹼地,
中國15億畝鹽鹼地,
都可以「變廢為寶」,種植糧食。
如果在一億畝鹽鹼地上推廣海水稻,
按畝產300公斤保守估計,
年產量至少能養活8000萬人。
寸草不生的鹽鹼地
你或許更不了解的是,
就在前不久,
這個樸素的87歲老人,
剛剛攻克了
水稻去鎘技術
。大米去鎘是個什麼鬼?如果你知道1931年震驚世界的日本富山縣「骨癌病」鎘米事件,就知道大米鎘污染帶來的後果有多嚴重。
輕則咳嗽骨折,
重則痛不欲生,自殺解脫,
而這一未引起國人足夠注意的
鎘米污染致病,被袁隆平悄不聲息地化解。
「這樣的男人,
放在古代都能封神。」
而87歲的袁老,
卻從不在意這些虛名號、大派頭。
他留給人的身影總是步履匆匆
彎腰穿梭在稻田之中。
穿35塊的衣服,買10幾塊的領帶,我們似乎早習慣了他
填飽全球十幾億人肚子的成就,而開始慢慢將其遺忘,
甚至還有人覺得我們早已豐衣足食,
他干這些就是「吃飽了撐的」。
但其實在國外,
他是滿世界跪求的國寶級男人,
連走在非洲街頭都會有人認出,
親切地喊他「父親」。
或許,
我們真不該將他淡忘。1953年8月,袁隆平被分配到偏遠的山村教書,坐著燒木炭的汽車一路顛簸,來到離黔陽縣城安江鎮4公里外的安江農校。
這一待,就是16年。
期間他經歷了1960年罕見的天災人禍,眼看一個個因饑荒水腫的病人倒下,他心疼得輾轉反側,卻又無能為力。
一幕幕殘酷場景,讓他下定決心,發揮自己的才智,培育出畝產800斤、1000斤、甚至2000斤的水稻新品種。
可這一世界性的難題,談何容易?日日夜夜苦苦尋覓,他終於發現了第一株「天然雜交水稻」。欣喜若狂的他精心培育試種,卻以失敗告終。
1964年,他又好不容易找到6株雄性不育植株。正培育倒騰得興緻勃勃,卻因歷史原因,試驗的罈罈罐罐被砸個稀爛。
袁隆平不忍放棄,他撿回來幾兜秧苗,悄悄藏在學校後面的臭水溝。但辛苦保留下的秧苗卻再次被毀。
1968年5月的一天,試驗田被人踩得稀爛,秧苗被拔光。從田埂邊的污泥里,袁隆平撿回了5根半埋著的秧苗,繼續幹活,絲毫沒有追究是誰幹的,
"他是那種摔摔打打都不記痛的"。
1970年,試驗田所在縣城發生7.2級地震,人們紛紛撤離,但袁隆平就是不肯走,「我的試驗田就在這,我往哪走?」
陣陣餘震里,他在田邊搭了個棚子繼續研究,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他研究出了「野敗」,成為所有雜交稻的母本。
正是有了「野敗」,
才有了養活8億人口的雜交水稻。
那時不比現在,
飢餓還是全球性的難題,
全世界有8億飢餓人口,
每年有1萬多名兒童活活餓死。
而中國在那樣特殊的歷史環境下,
情況尤甚,
扒樹皮,吃觀音土···
全世界都在尋求解決飢餓的良徑。
「外國人沒有搞成功的,
中國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美國、日本等當時科技發達的國家,從1926年開始急不可耐投入大筆資金、設備,研究雜交水稻的培育,幾十年過去卻一無所獲。
當他們聽聞中國人研究出了雜交水稻,先是質疑、震驚,確認這一消息後,趕緊打聽是誰,沒想到得到的答覆卻是:一名鄉村老師。這對他們的「打擊」不言而喻。
年輕時的袁隆平
1982年,國際水稻研究所的學術會議上,所長斯瓦米納森先生親自引到袁隆平走上主席台,隨之屏幕上出現袁隆平的頭像和「雜交水稻之父」的稱號。全場起立掌聲雷動。
各國的專家一致認為:
袁,是當之無愧的雜交水稻之父。
而在國內,袁隆平也獲得
國家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
特等發明獎。
轉眼1988年,
全國一半的稻田都在種雜交水稻。
這國外人眼中的「東方魔稻」,
讓他們吃驚又羨慕不已,
美國、德國、法國等等幾乎全世界國家,
都在排隊請袁隆平講課指導。
世界糧食獎創立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諾曼·博洛格在世界糧食獎頒獎儀式上與袁隆平握手致意,親自給他頒獎。
2006年,
他還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4年,
被提名諾貝爾獎。
他的辦公室里擺滿了各種證書和獎章,
但老頭子本人
卻沒有被各種榮譽堆得高高在上,
堅持在一線做科研。
有次爬田埂,
旁邊人想扶他一把,
被他一下擋開了,
"
你以為我老了啊,
我躥田埂比你年輕人還快當!
"
成名後的他依然低調,
喜歡自在隨意的生活。
拉小提琴
打排球
玩象棋,
輸了還像孩子般耍賴皮。
學游泳,
救人是唯一的動力。
連今年被曝光的「豪宅」,
也堆滿了科研儀器,
被他全部用來搞科研,
沒有一點住宅氣息。
「我不在家,
就在試驗田裡,
錢夠用就行,
最值錢的是腦袋裡的東西。」
1998年,湖南一家事務所評定"袁隆平品牌"價值一千億,但他卻堅持不註冊。
偶爾出差逛街,也買幾十塊的便宜衣服,有次到香港中文大學作報告,他就扎了條剛在街邊用10元錢買的領帶。
但在科研方面,他卻「大手大腳」,毫不摳門,早在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勵他的1.5萬美金,他就全都拿出來,成立雜交水稻基金,獎勵有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名利對我沒什麼用處,能下田就是最好的。」
我最大的夢想就是:田裡的水稻長得像高梁一樣高,稻穗像掃帚一樣長,顆粒像玉米一樣大,我在田裡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乘涼。
為了這個有些浪漫的夢,
他如今一把年紀,
還在學英語,
只為跟國際最前沿的科技接軌。
或許他就是有些人說的
「吃飽了撐的」。
但吃飽後的老人,
不是躺著刷娛樂新聞,
而是心中記掛著千千萬萬挨餓的人。
87歲的高齡,
還能搞科研,
接二連三攻克難關,出創新,
把各種不可能變為可能,
給世人帶來一次次震撼驚喜,
他才是我們心中的真男神。
圖片源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藝 非 凡
| 極 致 生 活 方 式 發 現 者 |
轉 載 須 知
除註明外,內容均為藝非凡原創
轉載需回復「轉載」二字


※連續兩年成為CNN評選的街頭小吃美食之都No.1!當地政府想要取締它,卻被全世界吃貨攔下!
※她將睡過的男人名字寫在帳篷里,也用霓虹燈點亮了最浪漫的情話
※院子里的鵝卵石,美到讓鄰居嫉妒
※全球熱銷1000萬支!25歲到125歲!只要120秒去眼袋!從史泰龍老婆火到中國的...
※這條火遍日本的透氣無痕有機棉內褲,月銷10000條,每個妞都想要!
TAG:藝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