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我想為獨生子女正名
「你們這些獨生子女啊。」
每當別人這麼說,我就滿腦子問號,我們這些獨生子女又怎麼了么?為什麼又把我們標籤化。
正如大家老是把90後標籤為:懶惰,自私,任性一樣,總有人喜歡把獨生子女區別對待,當他們做了某事之後,他們總會把事情的原因和獨生子女牽扯上關係,甚至覺得這就是「獨生」所造成的後果。
前不久,在和朋友討論一個話題,最後她說「你們這些獨生子女真好,萬千寵愛於一身,也難怪你爸媽總是那麼不放心你。」
雖然我不止一次聽過這種評價了,但我真想說,難道你不是獨生子女爸媽就不疼你了?難道你不是獨生的爸媽就很放心你了?
獨生子女,似乎成了爸媽限制我的原因
說起爸媽不讓我出省讀書,他們總把原因歸結為我是獨生的,爸媽不捨得我出省,但我真切覺得,不管獨生與否,這只是和爸媽的想法有關,跟是否獨生真的扯不上半點關係,就算有眾多兒女,爸媽也是想把孩子留在身邊的吧,哪個父母真的不想能經常見到孩子呢。
不僅如此,爸媽只要管得嚴一點,也總會有人把獨生歸為原因之一。小時候媽媽不讓11點後回家,別的孩子就會說,「也難怪,你家只有你一個,怎麼都會看得緊一點。」嗯?我想說,難道你家有四五個你爸媽就真的不管你了嗎?
我做錯事,真的是因為我是獨生的嗎?
某些新聞在描述主人公時,總會用「家中獨子」來描述一個可能做錯事的年輕人,似乎新聞中那些驕奢淫逸,任意妄為,不負責任的行為和他是「家中獨子」這個標籤是脫離不了關係的,久而久之,家中獨子似乎就形成了人們的刻板印象,他們嬌生慣養,自私自利,吃不了苦,若再加上優越的家庭背景,那麼他們富二代且獨子的標籤便就會成為他們犯錯的直接原因之一。
有兄弟姐妹的人犯錯可以歸結為他們自身品德,素質的問題,但獨生子女所犯的錯除了要被歸為以上問題外,還要和獨生扯上關係,獨生或許在如此家庭環境下真的會被養成不少壞習慣,但我認為這和「獨生」是沒關係的,應該是家庭教育的問題,難道一個家庭教育不好的家庭,就真的會因為非獨生而培養出一個比家庭教育同樣也不好的而更為優秀的子女嗎?
「你父母真想得開」
從小,我就聽這句話無數次了,特別是以獨生女的身份告知那些長輩時。
小學時某次和某位老師說我家只有一個孩子時,老師說「你父母思想真先進啊。」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不知道是怎樣的思想禁錮,才會讓大家覺得家裡只有一個女生就是思想先進的想法,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原因,大家覺得只有一個女兒就是「想得開」。
我倒是奇怪,是有多想不開才會為了要生一個兒子而打掉肚子的女兒。
其實從小我就知道,大家對這個身份冠以的「千金小姐」、「大小姐」等稱呼是帶著惡意與嘲諷的,但對於這些長輩啊,如果當場反駁與拆穿,我是不是又要被冠以獨生子女更任意妄為的名聲了?
除此之外,覺得更好笑的是,每當媽媽說家裡只有一個孩子的時候,某些人會跟我說,「你怎麼不叫你媽媽多生一個?」
我叫我媽媽生我媽媽就會生?這跟我說不說有什麼關係??
比較好的情形是,他們會直接說「你要好好讀書呀,以後要好好孝順父母。」
「嗯,好的好的。」
可怕的是,爸媽也來測試我
還記得小時候,我在吃著某樣東西,我爸總會問,「給我一半好不好?」我當然會義無反顧地說好。「我以為你會說不好呢,因為大家都說獨生子女比較自私,所以你要學會分享啊。」
又一次帶有惡意的測試,還是來自父母。
無奈的是,我有點習慣了,那些或好或壞的對於獨生子女的揣測,我都默默接受了,因為,無力反駁。
但更可怕的是那些無形的壓力
「不敢死,不敢遠嫁,特別想賺錢,因為他們只有我。」
前不久看到這樣的言論,我又開始害怕起來了,且不說從小父母只對我一個人說要好好讀書,在成長的過程中,你是有意識地感覺到父母把期望都放在你一個人身上的,你能感覺到他們對你的培養,對你的關愛,對你的寵溺,所以每次考不好,其實我的第一反應都是又讓父母失望了。
就這樣背負著這個包袱,我也漸漸成長。
記得以前爸媽也問過我要不要一個弟弟妹妹,我很堅決地說不要,不可否認的是,我當時的確是因為不想有某個人的出現而打斷我當時可「獨佔天下」的生活,但上大學後我就開始後悔了。
爸爸在外工作,應酬,我在外上學,家中經常只有母親一人,那些獨自看電視,一人的笑聲獨自回蕩在客廳里的日子一定不好受吧。有一次媽媽跟我說,我好幾天沒說話了。那種難受和無奈,讓我想立刻回到小時候說出一個「好」字。
曾經我也想過,如果我嫁到一個獨生家庭,那麼兩個人的工資就要養四個老人,兩個中年人,兩個孩子(假設生兩個)。突然就覺得結不起婚了,當然,我可能想太多了。
說了這麼多,其實最想說的是,請不要帶著有色眼鏡看待獨生子女,我們小時候也很孤獨,我們會分享,我們不自私,我們也有很多壓力,請不要再把我們標籤化。
晚安。
唯稀∣一個特別的公眾號


TAG:唯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