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製造真的要完蛋了嗎?
一直以來,「日本製造」在國人眼中就是「高品質」的代名詞。
工藝精緻、外觀精美、品質上乘、環保節能等是日本產品的特色,哪怕價格相比國貨有點貴,還是受到很多人的青睞。
以精細、嚴謹著稱的日本「工匠精神」更是備受推崇。日本人嚴謹細緻的工作態度,給世界留下深刻印象。
然而,自帶光環的日本製造,近年來卻屢屢因各類醜聞陷入爭議,令人大跌眼鏡。
神戶制鋼把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全禍害了
始創於1905年的神戶制鋼,日前曝出造假醜聞,承認旗下多家工廠長期篡改部分鋁、銅等製品的強度、尺寸等出廠檢驗數據,以次充好。
鋁製品被廣泛用於汽車、新幹線和飛機等事關人命的運輸機械。作為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神戶制鋼的問題鋁製品提供給約200家公司。
受影響的不只有包括豐田、三菱、日產在內的眾多日本汽車企業,還波及歐美公司。美國巨頭通用汽車(GM)、福特汽車也開始調查。
「你家的車用的是不合格日本材料嗎?」美國彭博新聞社在報道開篇提出的這個問題,不禁讓人感慨,一旦日企開始造假,全世界都跟著遭殃。
也許你還沒有買車,但你出行總離不開坐車吧,說不定這部車那部車就用了不合格的材料,簡直防不勝防。
英國高鐵也受到影響
神戶制鋼副社長梅原尚人本月8日在東京召開記者會,致歉稱「出於完成出貨目標的壓力,篡改數據,對此深表歉意,正在反省」。
他在記者會上坦言,篡改數據並非個別人所為,而是獲得管理層默許,是公司整體行為,而且這樣的集體違規行為已持續了有10年之久,但他否認有來自總部上層的違規指示。
目前,受影響企業正在進行調查,如涉及性能安全,或將引起大規模召回。
日本大公司為何「又雙叒」出問題了?
近些年,日本製造業頻現造假、違規、瞞報等醜聞,引發消費者質疑。諸多知名日企紛紛陷入虧損、變賣業務的泥潭,有的甚至面臨破產。
日本高田公司生產的問題安全氣囊引發全球汽車召回事件。擁有84年歷史的高田公司今年在日本和美國同時申請破產保護。
東芝財務醜聞規模之大讓人詫異,跨度長達8年(2008年至2015年),跨越老中青三代社長,財報「注水」金額高達2000億日元。
三菱汽車公司承認在燃油及經濟性測試數據中造假,其造假行為最早可追溯到1991年。
因被曝出使用無資格員工負責整車檢查,日產汽車近日向日本國土交通省申請召回「NOTE」和「賽瑞納」等38款車型,合計約為116萬輛。
……
這些作為行業標杆的大企業,暗地裡弄出這樣一系列不當做法,嚴重破壞著消費者對它們的信任。
對日本人來說,鞠躬的程度表達不同的意思。如:彎15度左右,表示致謝;彎30度左右,表示誠懇和歉意;彎90度左右,表示懺悔、改過和謝罪。
於是每次在企業醜聞被曝光後,總會看到高層在記者會或股東大會上90度鞠躬的別樣「風景線」。
可是這並沒什麼(嗶—)用,如果道歉能解決問題,還要警察幹什麼。企業出了問題,而且還是十幾二十年的老毛病,高層肯定是一清二楚。
然而為了保自己任上一時太平,大家心照不宣,在問題沒有被曝光前都裝聾作啞,希望能瞞天過海。
日本傳統上有「恥感文化」一說。但不得不指出,這些年,日本製造業界的「恥感文化」正被「隱瞞文化」、「篡改文化」、「歪曲文化」所壓制。最終的結果就是,整個日本製造業的信譽或受到動搖。
坦誠地說,日本的製造業相當發達,尤其是高科技領域。也許在某些領域它降一個標準,依然領先其他國家企業的水平。但如果總是自甘墮落,始終不是個辦法。
日本製造真的要完蛋了嗎?也許會,也許不會。
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
轉載請聯繫我們,獲得授權


※漫畫《好想告訴你》即將迎來最終話 12年連載落下帷幕
※日本校花評選中國留學生奪冠,島國網友沸騰了……
※《魔笛MAGI》8年連載迎來最終結局
※拯救劇荒!盤點2017年最受期待的十部秋季日劇
※中日黃檗文化交流大會10月11日上午在福州舉辦
TAG:日本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