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Photoshop色階的正確用法和原理

Photoshop色階的正確用法和原理

當我們對一張圖像進行處理的時候,首先校色是第一位的,調色才是第二位的,當一張照片校對準了顏色後再進行下一步,調色是對片子的藝術再加工。

調色的重點主要集中在「圖像」—「調整」中,這裡面有非常多的調色命令。從「色階」到「飽和度」再到「反相」等等。其中「色階」「曲線」「色相飽和度」這三條命令是最重要的。這三個命令裡面涵蓋了基本的調色理念,當然其它的調色命令各有自己的特點。

色階命令的特點

色階是表示圖像亮度強弱的指數標準,也就是我們說的色彩指數,圖像的色彩豐滿度和精細度是由色階決定的。色階指亮度和顏色無關,最亮的只有白色,最暗的只有黑色。

一張圖片的明暗信息就是通過色階直方圖描述出來的。如果我們感覺一張圖的色彩有問題,首先是打開色階直方圖,通過色階直方圖就能判斷出圖像的明暗關係。

我們不看圖像,通過色階直方圖就能判斷出這張圖像的大的明暗關係。如果說畫一張素描,明暗關係拉不開的話,就看上去畫面整體發灰,缺少層次感,數碼圖像也就是這樣的道理。

色階直方圖從左至右是從暗到亮的像素分布,分別映射出黑色三角代表最暗地方(純黑),白色三角代表最亮地方(純白),灰色三角代表中間調。

大家可以看到,這張圖像就是上面的色階直方圖的明暗信息。暗部像素少,亮部像素也少,那麼畫面就是灰濛濛的,也就是說暗部沒有最深的顏色,亮部也沒有最亮的顏色,那麼這張圖像就是對比度較低的照片。

當我們把黑三角向右拉到直方圖最深的位置,白三角拉到直方圖最亮的位置,那麼整個圖像的明暗關係就拉開了,畫面也有了層次感。

1

為什麼要修改色階曝光度等

修改色階其實就是擴大照片的動態範圍(動態範圍指相機能記錄的亮度範圍),查看和修正曝光,調色,提高對比度等作用。曝光過度就會亮度溢出,如圖:

曝光不足則會暗部溢出

這樣的照片就是不行的,除非是特殊藝術效果需要。不知大家發現沒有,當調整色階過後,色階就發生了斷層,那是因為調整就是重新分配色階分布狀況,所以會引起間隙。

打個比方,比如10~20的東西,我們要將它變成0~30,那麼自然中間會有間隙了。

這種間隙也是代表照片細節的破壞,所以才有人說,後期越多,照片破壞越嚴重。

2

為什麼是說擴大動態範圍

輸入色階和輸出色階本來是處於同樣位置的,當我們調整過後,點擊確定。

我們可以看到,暗部更暗了,暗部到亮部像素都有分布了,然後這張照片的對比度就提升了。

3

為什麼要這樣調整,原理是什麼

大家可以看看,這是原圖的直方圖:

這張就是原圖的直方圖,讓我們修改下,將黑色滑塊向右移動到有像素的邊緣,將白色滑塊向左移動到有像素的邊緣,例如,將黑色滑塊移動到26色階,白色滑塊移動到222色階,這表示要將26色階變成0階(純黑),222色階變成255色階(純白)。

那麼,就是說,26色階本來有一種顏色(假定成灰色),我們將它變成0色階,就是黑色,那麼整張圖的灰色部分全部變成黑色了,所以會變暗,白色滑塊亦然,所以黑的更黑,白的更白,那麼整張圖的對比度就加強了。

調整後,從黑到白的地方全部有像素分布了,而以前只是在中間有,所以現在有很黑的地方,也有很白的地方,所以對比度就提高了。

灰色滑塊是幹什麼用的,灰色滑塊指的是中間調,它可以改變中間調的亮度,是因為它左邊代表整張相片的暗部,右邊代表整張相片的亮部,當我們將灰色滑塊右移,就等於是有更多的中間調像素進入了暗部,所以會變暗,反之亦然。

4

如何盡量避免色階斷層導致細節丟失

在ps中,我們有很多圖像模式可以選擇,通常照片都是8位通道的,而16位通道蘊含的色域更廣,我們可以先將圖像轉換成16位通道。

出現了斷層,那麼我們再將模式轉回到8位通道

總結:色階主要作用就是對圖像進行校色,就是先把圖像的黑白灰大的關係拉開,而後再進行色彩效果的處理。

好了,色階的基本教程就到這裡了,還有一些其他的,比如調色,大家可以切換通道的選項到紅綠藍分別去調整,查看曝光正確與否在前面也說了,就是暗部溢出和亮部溢出之類的,希望大家可以去實踐。

本教程寫的有點淺,歡迎大神們指正和補充。

如果本教程對您有所幫助,請推薦給你的朋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瘋狂設計人 的精彩文章:

TAG:瘋狂設計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