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FDA即將批准在臨床上使用基因治療方法

FDA即將批准在臨床上使用基因治療方法

iNature:針對致病突變的治療可能成為美國批准使用的首例。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顧問為該機構首次批准基因治療以治療由遺傳突變引起的疾病鋪平了道路。10月12日,一個外部專家小組一致投票表示,治療遺傳性實名症的治療效果超過其風險。 FDA不需要遵循其顧問的指導,但以前它往往需要遵守。 加州斯坦福大學遺傳學家馬克凱(Mark Kay)說,這是第一次這樣的治療方法。 「事情開始看起來更有希望進行基因治療。」

1

基因替換

Luxturna由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Spark Therapeutics公司製造,旨在治療具有兩個突變拷貝的名為RPE65的基因的個體。 突變會影響眼睛對光的反應能力,最終導致視網膜光感受器的破壞。

該治療由裝載有RPE65基因的正常拷貝的病毒組成。 將病毒注射到眼睛中,其中基因被表達,並提供RPE65蛋白的正常拷貝。

在一項招募31人的隨機對照試驗中,Spark表示,平均來說,接受治療的患者提高了導航專門障礙物的能力。 這個改善在公司收集數據的整年中持續下去。 但是,對照組總體沒有改善。 這足以說服FDA諮詢委員會,治療的好處超過了風險

2

遙遠的預期

這個認可是對過去20年來一直奮鬥的領域的一個重要的信心投票。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兒童醫院首席科學官大衛·威廉姆斯(David Williams)說,在20世紀90年代初,基因治療是紅熱的。 「你不能讓年輕人離開現場,」他說。 「每個人都想進去」。然後,一名參加基因治療臨床試驗的年輕患者死亡,認識到用於治療免疫障礙兒童的基因治療可能導致白血病。

第一例接受基因治療引起死亡的患者(Jesse Gelsinger)

投資者退出基因治療,一些學者越來越鄙視。儘管歐洲的監管機構在2012年批准了一項這樣的治療方案,但是由於導致嚴重胰腺炎的病情,許多人懷疑它有效。 (該公司宣布,在10月25日到期時,不會更新其藥物銷售許可證。)「你在這個領域太聰明了,」一位同事告訴凱。 「這是一個偽科學。」

但是一些研究人員不斷地堵塞了這個問題,改進了將基因穿入人體細胞的載體。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臨床試驗開始顯現出希望,製藥公司對開發罕見遺傳疾病的治療更有興趣。投資者逐漸回歸。

現在,對基因治療載體的需求如此之高,供應商被超額認購,研究人員必須等待18個月至2年才能獲得臨床研究所需的一些試劑。

3

治癒還是糾正疾病?

在過去幾年中,基因治療已經在臨床試驗中顯示出一系列疾病的前景,包括血友病,鐮狀細胞病和稱為Wiskott-Aldrich綜合征的免疫疾病。 10月4日,威廉姆斯及其同事發表了一項基因治療試驗結果,以治療腦性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ALD),這是一種影響神經系統和腎上腺的破壞性和有時致命性疾病。在接受治療的17名男孩中,15名中的大約2年的研究期間,疾病進展停止。

ALD疾病腦切片

8月30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了第一項基因治療,即免疫細胞被設計用於治療癌症的治療方法。與Spark的療法不同,癌症治療不針對特定的致病突變,並且被施用於從身體移除並被再灌注的免疫細胞。

這就是為什麼研究人員說,FDA對voretigene neparvovec的批准將是一個里程碑。斯坦福大學的兒科血液學家馬修·波特斯(Matthew Porteus)說:「基因治療的一般概念正在替代或補償缺失的基因。 「我太激動了。

但是Spark的治療也突出了這一代基因治療的局限性。雖然治療似乎改善了視力,但仍然不清楚病毒將持續多長時間表達正常的RPE65基因,因此其效果將持續多久。 「這不是治癒,」凱說。

類似地,腦ALD治療似乎減緩了大腦中疾病的影響,但預計不會在身體其他部位出現癥狀,這可能在生命的後期出現。

Kay說:「我認為在我們能夠治癒這些疾病之前,我們還需要對技術進行重大改進。 「但是一路上可能會有改善的治療方法。」

溫馨提示:iNature是介紹一流的,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提供專業的完整的同行解析;另外也會介紹全世界知名的實驗室及業界大師;同時為公眾提供一個了解生命科學及科研過程的平台。掃描或長按下方二維碼可關注「Plant_ihuman」,了解科學領域最新研究進展。另外,iNature公眾號也開通了「愛科學愛自然」頭條號,歡迎大家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ature 的精彩文章:

Science揭示影響肥胖的基因可能來源於古人類尼安德特人
5mC RNA修飾突破性進展
生命科學領域的突破性技術(一)
2篇science同時揭示細菌可以抵抗瘧疾
史上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最綜合全面分析

TAG:iNatu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