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印度國旗國徽和唐僧大有關係,玄奘除了取經還是位紀實作家

印度國旗國徽和唐僧大有關係,玄奘除了取經還是位紀實作家

作者:風千里

眾所周知,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注重記錄歷史的民族,中國的史料以其完備、詳實、跨越年代久遠而著稱,從官修史書到民間筆記雜文,事無巨細地記錄著中國人的千年旅程。

中國豐富的史料不光對研究本國的歷史意義重大,對研究周邊國家的歷史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有些國家的歷史研究者,甚至要以中國史料為基礎才能有效的開展相關研究工作,印度就是一例。

你現在要是去問任何一個印度人,尤其是佔印度人口大多數的印度教徒,你心中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君王是誰?估計有很大的幾率他們會脫口而出:阿育王。

沒辦法,就現在這個民族主義思潮流行的世道,是個民族都要找出自己歷史上的偉大君主。而在印度歷史上,只有阿育王的孔雀王朝,和奧朗則布的莫卧兒帝國最大程度上接近了完成統一印度本土的大業,而奧朗則布,首先有點暴君的味道,而且整個莫卧兒帝國對於印度本土而言就是個異族異教政權,奧朗則布還以壓迫印度教聞名,要求普通印度人粉他,對他們而言是有點難以接受的。而對於莫卧兒王朝,印度人更容易欣賞阿克巴的文治與寬厚,以及沙賈汗的情史。除此之外,信奉印度教的馬拉地帝國奠基人希瓦吉也可以是個選項,但整個馬拉地帝國在時間上比較靠近近代不說,帝國瓦解的速度也太快了,粉他又不足以體現印度文明古國的高度。

而阿育王就太符合印度人心中的一代聖主形象了。首先年頭夠久遠,比秦始皇還要稍早。其次文治武功沒得說,拓展領土也足夠給力(雖然孔雀王朝真實的勢力範圍一直存疑)。於是乎,但凡有點民族主義情懷的印度人,都喜歡粉他。

但一直到英屬印度時期,幾乎沒有印度人知道有阿育王這個人,其實阿育王的很多事迹也都出現在漢譯佛教經典里,但是一來佛教在印度早已衰落,二來西方考古學家最先接觸,也是最容易理解的是旅行家式的紀實文獻《大唐西域記》而非深奧的佛教經典。

19世紀30年代,就有個喜歡考古的英國工程師亞歷山大·康寧漢姆(Alexander Cunningham)師傅來印度開展了一些挖掘工作,但由於印度嚴重缺乏嚴謹的文獻資料,康師傅的考古工作幾乎就如同瞎子摸象一般,挖掘出的文物讓康師傅根本找不到線索開展研究,直到他遇到了英譯本《大唐西域記》,康師傅才眼前一亮,原來這本書簡直就是古印度歷史和地理的系統指南啊,玄奘走到了哪裡,看到了什麼建築,當地有什麼人文掌故,有什麼歷史都記載的非常詳細(玄奘師傅如果放在今日,絕對是名遍馬蜂窩窮游網的旅行達人),康師傅就在這位導遊跨越時空的引導下,開始了一次又一次足以震撼世界的考古發現。

熱衷於考古的康師傅

康師傅從玄奘的著作中讀到了阿育王的故事,然後根據玄奘的記述,在佛教遺址鹿野苑挖掘出了著名的阿育王石柱,發現了當時鐫刻的阿育王敕令。這些發現,不光重塑了印度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君王,而且還極大影響了現代印度。比如,在鹿野苑發現的阿育王石柱柱頭,後來被定為印度的國徽。

而柱頭三座獅子下方的法輪圖案,也被直接用在了今日印度的國旗之上。

康師傅又根據玄奘師傅的記載,發現了桑吉佛教遺址,並根據玄奘的描述,復建了桑吉大塔。

又根據玄奘的記載,發現了玄奘曾經留學過的納蘭陀寺的遺址。

之後,康師傅欲罷不能,又根據玄奘的記錄發現了菩提迦耶的大菩提寺,並根據玄奘的描述,重建了大菩提寺的重要建築,金剛寶座塔。

之後根據康師傅以及後來的一些考古學者的研究成果,再結合部分漢譯佛教經典,以及先前希臘學者麥加斯梯尼的著作《印度史》,人們才最終重新拼接起歷史上孔雀王朝的歷史和阿育王的故事,也進一步讓印度學成為國際上的顯學。

印度現在擁有的27項世界文化遺產中,有5項遺產的發現與研究與中國僧人法顯和玄奘的記錄有關。

可以想見,如果沒有法顯、玄奘以及義凈這些中國僧人赴印度留學時的記錄,重塑古印度史,幾乎是不可能的。

正所謂,印度人的歷史來源於中國人的記載,當然也有英國人的考古發現。

(本文為作者授權發布,未經許可請勿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進擊的熊爸爸 的精彩文章:

母親33年每天為犧牲兒子做「潑水飯」,只因擔心兒子在那邊吃不好
優秀軍事電影是大國軍隊的必修課,這方面解放軍仍需向外軍學習
革命老區到底窮不窮,看看美女為演習部隊開道就知道!
關曉彤這種擱清朝時怎麼嫁人?要派丫頭先和准駙馬試婚

TAG:進擊的熊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