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不要過度鍛煉,從醫50年國醫大師研究結果說醒國人
點擊上方"岐伯有道"可關注我們
人老了都會有病、高壽的人基本上很少過度鍛煉……這話不是亂說的,這是從醫50年以上,國家衛生部認定的「國醫大師」陸廣莘教授的研究所得。
陸廣莘
1948年開始從事中醫工作,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主任醫師,首屆國醫大師。
陸廣莘教授,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主任醫師,首屆衛生部認定的「國醫大師」稱號獲得者,高壽88歲的陸廣莘教授和一般的醫生不一樣,他認為中老年人健康關鍵在於:用腦(治腦)。
陸廣莘教授說:
人老了,都會有病。也許他有三四種病,但他完全可以帶病延年。
你大致是健全的就行了,也許個別零件完了,但身體的網路是完整的,那你一樣是個健康人。常用腦的人長壽。
吃藥就是老三樣,又不貴又有效!
談到中老年人多少會涉及的用藥問題,陸廣莘教授也公開了自己的備藥方子:
就是老三樣。吃一包「補中益氣丸」和「加味逍遙丸」,可以抗抑鬱,一個星期吃兩次,每天吃也可以。
感冒了,拉稀了,皮膚過敏了,蕁麻疹了,用「防風通聖丸」,家庭常備就夠了。
這幾種葯,都是老中醫才知道高性價比中成藥,適用面廣,也有效。建議大家可以購買一些備在家裡,不要亂吃藥效不明的保健品。
每天適度快步走,腦袋血液足
腦供血不足引發頭暈、頭痛、老年痴呆,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陸廣莘教授也知道腦供血的重要性,因此很注重這方面。
陸廣莘教授上樓是兩步一跳的,走路是小跑,走快路是他自己對於日常保養、治病養生的門道,他說:
你看人的頭在最上面,最需要克服地心引力。健步行走可以把下肢的血液泵到大腦。
「腦為元神之府」,大腦供血、供氧情況直接標誌著人的健康和衰老狀況。
無需用藥,通過快步走的形式,就能保證腦供血。
老了反而不要鍛煉太多!
很多人都把運動歸為長壽的一個必備因素,其實根據陸廣莘教授的常年研究發現:
人年輕的時候要鍛煉,高壽老人鍛煉沒意義,反而容易損傷已經虛弱的身體。
陸廣莘教授特別提醒我們粉絲中60歲以上的:
適度活動活動就可以了。關鍵是用腦子,你腦子思考的問題是高遠的,你會長壽的。
我是1952年北大足球隊的,年輕時代的體育運動,對後半輩子有很大作用。老了反而不要鍛煉太多,老人骨頭不靈了。
降糖、降脂不用藥,多嚼幾下!
除了血壓這個問題,血糖血脂也是中老年人必須要注意的。當然了,血糖、血脂、血壓這三者之間也是有關係的,這個血脂清了,血壓也會有所改善。
多數人都是用藥治療,當然必要的用藥是一定的,除了用藥以外,陸廣莘教授還說:
我1958年做過一個試驗,50個糖尿病人,讓他們嚼半小時海綿吐掉。
結果所有人的血糖、血脂都降了,說明咀嚼可以降血脂、血糖,防止糖尿病。
具體到生活中,陸廣莘教授建議我們:
吃飯吃得快,血糖就會升高,慢慢吃,飯後再活動活動,就不容易造成脂肪積存。一個人能夠活動活動,並且注意咀嚼,大腦退化就可以比別人晚幾年。
快走補腦,
三種成藥,
多嚼降糖,
這簡單的幾句話,是陸廣莘教授多年研究、自用結果,只有從醫50年以上的老中醫才知道、才敢說。
建議大家把這個科學的、經過實踐檢驗的、非常好的養生經驗告訴朋友們!
醫院檢查,你沒有病,但你難受。
今天檢查沒病,明天檢查沒病,後天檢查為什麼就到晚期了?
怎麼回事?
很簡單,醫療重視的是臨床、重視的是指標和數據!
急症重症靠醫院,未病靠自己!
過去還可以稀里糊塗長壽,因為過去的天是藍的,水是無污染的、食品是安全的。
現在不改變觀念,學習健康知識,很多人會稀里糊塗死亡!
亞健康你不在意!
預防調理你怕花錢!
學習健康知識你沒時間!
你不認可!你不相信!你不給自己機會!
腦血栓了!腦出血了!患腫瘤了!卻不是傾家蕩產就能留住你的命的!
沒病的時候大家求你養生。但是病了,家人卻會在街上跪著求別人捐款!
如果一場疾病需要三十萬,親朋好友一人借一萬,需要向三十個人低頭!而且有可能落得人財兩空的結局!
與其含淚求助,不如含笑養生。
因為我們不想看到更多絕望的眼淚,
所以,請珍愛自己身體!珍愛自己生命!這才是最大的放生!
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無知!(無醫學知識)
黃帝內經提倡治未病,即沒有生病的時候就開始養生!
養生保健比治療重要!
人先天皆有不足,唯有後天多愛自己!
學習中醫,一人學習,全家受益!——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重要的是 - 還可以傳給子孫後代!
投稿郵箱: 53283977@qq.com
溫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下面是你最愛的微信榜單, 家庭倫理道德思想, 中醫知識, 國學傳統文化, 並提供最新的免費公益傳統文化培訓, 開啟幸福圓滿人生...
快去關注吧,還等什麼呢?!
①
長按二維碼
,選擇「
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
一鍵關注。②複製「微信號ID」,在「添加朋友」中粘貼搜索關注。
你本善良
jrbchm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國學傳統文化,家庭倫理道德思想,性理療,講病治病,佛法
岐伯有道
yidaoyiruchan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學習古中醫, 傷寒論經方傳承
對經方有興趣者,可加微信
jrbchk
交流
聖賢治要
daodeism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聖賢治世精要, 國學傳統文化, 家庭倫理道德思想, 歷史文化
改變我們眼中的世界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人從生下來的那一剎那,就踏上了回去的旅途,這中間的所有經歷都叫命運,而所有的過程和感悟都是收穫,這所有的收穫都是補課,而生生世世的補課都是為了邁向涅槃! 當我們內心的世界改變了,我們眼中的世界就改變了,我們的世界也就改變了!


※中醫是怎麼認識和治療高血壓的
※「心好累」,試試補心養血湯
※中成药归类及功效大全
※【純乾貨】古經方如何治療上熱下寒證?
TAG:岐伯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