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真的說一不二、皇權真的不受限制嗎?沒錯!但這個朝代例外
[回味宋朝(八)] 受到抑制的皇權
端木松容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人們普遍認為,在中國古代專制社會,皇權是幾乎不受限制的。然而,對北宋南宋來說,卻有一些例外……
許多人都這樣認為:古代皇帝至高無上,擁有生殺予奪的大權,想讓你三更死,你絕對活不到五更。
真是這樣嗎?
應當說,在整個專制社會,這話絕大多數時候是沒錯的。但在一個朝代,卻是例外。
這個朝代就是宋朝。
《清明上河圖》訴說了當年的昌盛
翻檢宋史,如果出以公心的話,就不能不承認,皇權其實受到了很大的抑制。從某種程度上說,已被關進了「籠子」里。
我們不妨先來看一個小故事。
作為趙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三度拜相的趙普對大宋朝的建立、發展貢獻巨大。
在執政思想上,趙普提倡法治,崇尚凡事應「講道理」。
有一次,宋太祖趙匡胤問他:「天下人間,什麼東西最大?」
若是百姓,多半會回答天大地大;若是官員,多半會回答皇帝最大。趙普的回答呢,是「道理最大」。
光憑趙普這一席話,就足以將歷史上那些所謂的名相甩下幾條街
宋太祖聽後,頻頻點頭,此後多次在百官面前提起此事,大讚趙普所言不錯。這一觀點也被後世的趙宋皇帝和宰相認可並繼承。
正是由於宋朝皇帝願意「講道理」,在這個朝代才出現了許多中國歷史上聞所未聞的事情。
最讓人感慨的,是「靖康之恥」(1127年)發生之前,由於宋欽宗、宋徽宗父子準備和金人議和,因而撤掉了主戰派將領李綱、种師道的職務。
皇帝想撤誰用誰,當然是他的權利,輪得著三五小民來管嗎?
還真有人敢管!
當時,宋都汴京城太學裡的學生們聽說後不幹了,他們天天到皇宮門外靜坐抗議,還給宋欽宗寫信要求朝廷恢復李綱、种師道的原職,懲辦主張講和的大臣李邦彥、白時中等。
此外,太學生們還發動廣大百姓一起抗議。
宋朝太學的學風如何,已大抵可知
宋徽宗、宋欽宗父子怎麼處理的呢?他們並沒有以某種罪名將這些太學生逮捕、開除甚至砍頭,而是聽從他們的意見,恢復了李綱、种師道的職務。
這也許不是中國歷史上最早聯合起來表達訴求的學生團體,但應當是第一個涉及此類事件卻仍然得到了善待的學生團體。
其實有宋一代(包括南宋),無論是雄才大略的宋太祖,勵精圖治的宋神宗,還是治國無能的宋徽宗,處於窮途末路的宋度宗……作為萬乘之君的他們,被大臣、甚至太學生們「挑釁」並且取得成功,是常見的事。
因此許多人(包括如今一些所謂的「有識人士」),都認為宋朝的最高統治者太慫,太軟弱。對內,如上所述。對外,則被遼、西夏、金國欺負得像只可憐的小羔羊。
宋朝對外軟弱嗎?也許吧,也許。但這既有軍事、國策方面的原因,也有皇帝性格、秉性方面的原因,這裡暫不討論。
但宋朝皇帝對內的「軟弱」,在我看來,卻是那麼的難能可貴,因為這代表的是——對道理的尊重,對民意的尊重。
就說到這裡了吧……


※皇帝一生氣,後果很嚴重 但在這個朝代,人們卻可以和皇帝較勁
※孕產花錢是大多數人的感嘆 如果活在宋朝呢?答案也許你想不到
※宋朝官員上朝時的帽子為什麼有兩個長耳朵,這個有什麼作用?
※人類穿越回宋朝,可能是一望無際的「海洋世界」!
※從范仲淹到王安石-北宋兩場失敗的變法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