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30年,世間再現林黛玉
洞見
(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數百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免費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曉妮
來源:她刊
(ID: iiiher)
去年的國慶節,一部小戲骨版的《白蛇傳》讓大家耳目一新。
而今年的國慶節,小戲骨們竟然攜著世間經典《紅樓夢》捲土重來了!
眾所周知,87版之後,再無《紅樓夢》。
這部劇的翻拍幾乎公認是誰拍誰糊,但萬萬沒想到,這群10歲的小孩竟然在30年後讓人再次驚艷!豆瓣評分也飆到9.3分這麼高。
髮型、妝容、服飾,小戲骨版紅樓夢都是致敬87版,就連選的小演員,眉眼間也同老版神似形似。
小黛玉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並非故作深沉,自帶一股我見猶憐的氣質。
因為小戲骨周漾玥本身還是個孩子,所以並不如陳曉旭版憂鬱,表情時常似喜非喜,很微妙。
初入賈府前,轎子里這一掀簾的張望,懵懂不安卻又故作鎮定的樣子,十足就是林妹妹本人。
她寫詩作對,有才女的矜持和文思;
她惜花葬花,眼神里有融化不開的憂鬱傷感;
而偶遇寶哥哥,眼底的欣喜簡直藏都藏不住。
和寶玉讀西廂的戲份也還原了,新舊兩版放在一起,實在是讓人恍若隔世。
小黛玉這麼傳神,寶釵怎麼會落下呢?
鍾寶兒演的小寶釵也超級圈粉,和87版的張莉氣質神韻十分相像。
寶釵撲蝶這一幕,美到像是畫中人,人比牡丹艷,確實美到了眾人。
相比孤標傲世的黛玉,小寶釵是溫柔嫻靜而妥帖的,而鍾寶兒也將這種氣質抓到了。
少女角色還原度這麼高,那成年角色呢?
看看小王熙鳳你就知道了,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一出場就看得出是鳳辣子。
雖相貌並不相似,但這精於算計的犀利氣質,足以讓人記得住小鳳姐的表現。
主角各個驚艷,配角各個精彩,不得不佩服小戲骨劇組,是從哪裡找到這麼形神兼備的小演員?
看這小小的史湘雲,
怎一個嬌憨了得。
一個湘雲醉卧,你就說美不美?
青年守寡的李紈,從妝面到打扮都是素凈的,小演員的表現也一直沒有用力過猛。
身為皇貴妃的賈元春,也絕不僅僅是華麗美,小演員每次的蹙眉都很有戲。
一家姊妹四個,各有風流態度,絕不讓人弄混。
扮演賈母的小戲骨,雖然臉上一個褶都沒有,可神情確實慈祥仁厚的,架子也絕不是孩童的模樣。
出身鄉下貧農家庭的劉姥姥就更傳神了,一個農婦的形象躍然於熒幕之上。
看到這,明白了嗎?
小戲骨《紅樓夢》之所以評分能到9.3分,不是因為有什麼流量明星、宣傳有多賣力,甚至不一定因為小演員們演技有多逆天,只因為兩個字:
用心
。10歲出頭的小孩子,人生閱歷太有限了。
但是她們為了自己喜愛的演戲這回事,調動了全身力氣去打磨演技,所以讓觀眾看到的是一部走心的作品。
小黛玉在船上看著外頭的景色,淚眼婆娑,無聲落淚,哭得恰到好處,這份悲傷做不是給別人看的。
初入賈府時,雖強作鎮定,但眼光仍是怯生生的,看人總是低著眼。
「破皮破落戶」王熙鳳哈哈大笑著登場,小黛玉欲和大家一起笑,卻也不得不姿態矜持,轉頭偷笑。
想來黛玉初入賈府時也是10歲,恰好是小演員同樣的年紀。
在寶釵面前,倒是一副古靈精怪的樣子浮現出來。
小孩子演憂鬱,總容易「為賦新詞強說愁」,但小黛玉卻並非如此,眉目神情,無一不愁。
她的病弱不僅僅是化妝來支撐,讓人看得不尷尬,全是以演技在撐啊。
寶釵也是如此,眼珠轉了三轉,心裡已經有了想法。
她勸起人來有理有據,天生帶著一股讓人信服的勁兒,根本不像個年僅12歲的女孩子。
小寶釵把這個角色的賢淑明達,融在自己渾身的每個細胞,一個動作和眼神都能讓人感嘆:這個女孩確實辦事妥帖穩重,待人溫柔而重視對方感受。
就是面對生病的黛玉,她也是掏心窩地說出自己的建議。
僅僅大了兩歲,寶釵身上的那股姐姐感,已經演出地相當透徹。
這群小演員,真無愧於「小戲骨」,也難怪有人會說:「若是現在的流量小花小草們,有這樣的敬業態度去演戲,我就謝天謝地了」
每個角色,都在孩子們的演繹下,讓人可以一眼辨出。
王熙鳳的精明心機,全靠一雙銳利明亮的眼睛。
元春省親時,王夫人和賈母都哭得淚眼婆娑,而身為貴妃、看多了世態炎涼的元春,雖也掉淚,卻仍是克制的,不便將過多感情寫在臉上。
飾演李紈的小演員,從始至終都是一副「嫂子樣」,年紀明明差的不多,但是演出的年齡感卻不虛。
小女孩們雖然是孩子心思,但是也往往會有小脾氣小性子,誰都想演漂亮的角色。
可飾演劉姥姥的羅熙怡完全沒有「偶像包袱」,一切忠於角色,演什麼就是什麼樣,才不管是不是上鏡會「變醜」。
演賈母的陶冰藍,見到外孫女黛玉,瞬間老淚縱橫,哭戲和情緒全都到位了。
看幾集小戲骨版《紅樓夢》就會明白,這些孩子演技吊打市面上的流量小花小生,確實不是空口無憑。
都是天真爛漫的年紀,卻已經懂得「認真」二字,苦點累點怕什麼?
用心欲專不欲雜,喜歡演戲,就全力以赴、用心去打磨演技,孩子都能做好的事兒,大人們怎麼就不能呢?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放學後別催孩子寫作業,花20分鐘做這件事,孩子成績暴增
※花錢見人品
※如果真相太殘酷,「謊言」也是善良
TAG:洞見 |